
《》练习题.doc
12页《“”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目的是为了( ) A.解放思想,排除“左”的思想的干扰,推动改革开放B.让全党重视我们的方针政策究竟是姓“资”还是姓“社” C.检验我们的工作是不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 D.完全改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4.总结我们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 )A.没有重视发展生产力 B.没有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D.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5.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消灭私有制7.邓小平反复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不断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8.“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综合国力是否增强 B.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C.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D.国内生产总值9.邓小平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权宜之计 B.社会主义的一个大原则C.为了扩大收入差距 D.一个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10.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 )A.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是否做到消灭了剥削C.是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D.是否做到在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公平11.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 )A.我国还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条件 B.我国实践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C.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D.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12.是否实现(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A.人民当家作主 B.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 ) A.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C.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D.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且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4.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1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 )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实现社会公正 C.消除剥削现象 D.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2.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5.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 B.基本目标 C.基本政策 D.基本纲领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C.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阶段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方面的基本特征是( )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仍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具有落后性,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C.具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仍停滞于小农经济的水平1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制度的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有( )A.详细的描绘 B.具体的设想 C.极其原则的设想 D.全是乌托邦空想1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权宜之计 D.已经过时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遇到的争论是( )A.和平与发展 B.姓“社”姓“资” C.理论与实践 D.生产与生活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 )A.城市到农村 B.农村推向城市 C.城市农村同时开始 D.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 )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一场阶级革命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B.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D.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6.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著名论断是(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中国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是( )A.建立经济特区划 B.企业承包制 C.对外开放 D.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实施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 ) A.体制创新 B.理论创新 C.知识创新 D.科技创新9.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开始于( )A.1980年 B.1984年 C.1990年 D.2001年10.我国兴办经济特区主要是从以下什么条件考虑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地理11.1984年4月,我国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个。
A.10 B.12 C.14 D.1612.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是(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不同社会制度的试验B.让这些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基地和窗口作用C.由这些地区专搞开放,保证其他地区专搞建设D.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在这里设立特别行政区13.进入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其显著点是(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已经基本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1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5.发展和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发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B.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C.发展对外贸易 D.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B.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统一C.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D.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公有制体系4.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A.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