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济南市商河县地名研究.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316881
  • 上传时间:2017-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49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商 河 县地名语词文化内涵一、 “商河县”语源简析“商河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Shānghé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 实体),位于山东省北部偏西地处北纬 37°06'~37°32',东经 116°58'~117°26'东邻惠民县、阳信县,西接临邑县,南连济阳县,北靠乐陵县面积 1162 平方公里人口 59.8 万县人民政府驻地许商街道办事处,在省会济南北方向 90 公里处为济南市辖县商河,始为河流名称,见于《水经》,迄今 2000 多年据载,商河源于杨墟县东(今禹城、齐河两县大部),迳平昌县(今临邑县德平镇)故城南、乐陵县(今城东南大顾家村)故城南、初乡县(今商河县沙河乡)故城南,又东迳富平县(今惠民县东部的桑落墅)故城北,分二水注于海因为是一条河流,故在南北朝后期(公元540 年前后), “商”字加了水旁成为“ 河 ”但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因多年沙淤,逐渐干涸,改道南行,先后被讹传为马颊河、笃马河,最后终因多沙而被称之为沙河二十世纪末省市县投巨资对沙河进行疏浚,是全市最大的调水蓄水工程,干涸多年的古商河又绿水常流,杨柳垂岸,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既是林果水产养2殖基地,也是人们垂钓游玩的娱乐休闲场所,堪称济南北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在 河流域置 河县,是时河县同名并存唐《元和郡县图志》载:“ 河, 县北一十五里汉成帝鸿嘉四年,河水泛溢为害,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通海,故以‘商’字为名”但在 河沙塞改名之后, 河县犹在,故“ ”字又去掉水旁,复为商河旧名,沿用至今 《太平寰宇记》、 《齐乘》及明、清、民国《商河县志》均有记载商河因许商开凿而得名,商河县因置于商河之阳而得名许商这位古代良吏,关系着商河县的由来与发展,早在明清及民国时期,人们就以“名宦”载入史册,祀于名宦祠进入二十一世纪,富裕了的商河人民更加缅怀这位古代先贤,于 2005 年春,由商河县民间文化研究会倡议,全县各界与旅居外地的仁人志士踊跃捐款 70 多万元,为许商塑铜象一尊,矗立在新建广场,寄托着 59 万商河人的思念,映示出商河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多变,从而鼓舞人们正视困难,励精图治,更启迪和激励全县领导干部为民兴利除害、廉洁勤政,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商河县政区沿革简况《元和郡县图志》载:“ 河县本汉 县,属平原郡,东汉省隋开皇十六年置 河县,属沧州,贞观元年属德州,十七年改属棣州”时为一个不足千户的六等县北宋元佑元年(1086 年) 河县改为商河县。

      明初属济南府,宣德元年(1426 年)改属武定州清初,3商河县复属济南府,雍正十二年(1734 年)改属武定府道光十六年(1836)前,将商河县东北部的归化镇划为惠民县民国二年(1913 年)商河县属岱北道,寻改为济南道14 年(1925 年)改属武定道十六年(1928 年)商河县直属山东省政府二十五年(1936 年)隶属第五行政区1938 年日伪盘距商河县城,1939 年7 月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县东北部的韩庙成立,由鲁北行政委员会领属,1940 年改属冀南行署第八督察专员公署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于 1942 年 9 月在商河、惠民两县结合部成立商惠县,属冀鲁边区三专署1945 年商河县全境解放,恢复商河县建置,属渤海区二专署同时,县境变化较大,商河县西南部的孙庵等 117 个村庄划归临邑县,东南部的三岔口等 10 个村庄划归惠民县;划入的有临邑县东部的贤圣寺、胡集等 30 个村庄,惠民县西南部的常庄、翟家、岔道等 7 个村庄1949 年改属泺北专署1950 年属德州专署1956 年改属惠民专署,同时原德平县撤销,其所属怀仁区及奎台区的南部 76 个村庄划入商河县1958 年商河、乐陵两县合并,初称商河县,1960 年改称乐陵县。

      1961 年 9月商、乐分治,商河县复属德州专署1964 年将韩庙公社的樊屯等 12 个村划归乐陵县,胡集公社的大、小邓家划归临邑县,郑路公社的卢家、史家等 6 村及潘桥公社的孙家、王家划归济阳县;同时,济阳县的白桥等 5 村,乐陵县的崔洼等 2 村,临邑县的张太华、斜庄一并划入商河县1990 年元月,商河县改属济南市商河县归属变化频繁,但县名依旧,县城稳定商河县城的始4建距今也近 1400 年据史书记载:621 年(唐武德四年)筑县城内城,周围三里,辟以四门,垒以砖瓦,上建门楼,东曰明晖,西曰镇远,南曰承恩,北曰拱辰1511 年(明正德六年),筑外城,周围九里其后,由于遭兵燹等多种原因,累毁累修,大都因旧基修缮,至建国前,县城仅存县衙、学宫、城隍庙等几个砖木、土木混杂的小建筑群,县城占地 1.13 平方公里,6200 人建国后,县城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八面扩展,高楼毗连林立,已经搭造起商贸、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新框架,城区面积达 20 平方公里,人口在 80000 以上三、商河县地名语词特征由于商河县历史悠久,村落众多,决定了它丰富的地名文化据对商河县以及 12 个乡镇、1082 个自然村的考证分析,具有七个显著特征。

      一是古老特征商河县因商河而得名,商河又因许商开凿而得名,1400 多年来,商河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1018个自然村中千年以上的 338 个,占自然村总数的 32.2%;500--1000 年的 587 个,占自然村总数的 57.7 %;200--500 年的 85 个,占自然村总数的 8.3%;除解放后从老村中分离出的几个新村外,都是 200 年以上的老村二是时代特征商河县因历史悠久,土著村落众多,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梁王冢村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兵燹,瘟疫疾病,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商河县人口急聚减少,村中十室九空,荒无人烟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河北等地移民迁入商河,先后落于 678 个村清顺治年间河北武邑、枣强移民迁居商5河县,专设一乡管理,故有“七十二官庄”之称,如大官庄、小官庄、李官庄等三是地理特征商河县古今水流众多,有五条古河故道和七十二洼,形成了它典型的地貌景观,不仅商河县因境内商河而得名,还有 87 个自然村也以所处地形河、洼、沟、桥、岭为通名,占自然村总数的 8.7%如宽河、栾洼、河沟、张河湾等村四是家族特征商河县共有 188 姓,以姓为村名的 457 个,占自然村总数的 46.6%。

      如张老庄、刘辛庄、宋家等其中以族中先人姓名为村名的 54 个,如张四湖、李大忠、王尔茂等,占自然村总数的5.3%同姓村则以方位、大小区别,如东燕、西燕、前邵、后邵、大高家、小高家等一村一姓一家族、几村一姓一家族或一村几姓几家族的特点尤为显著五是行业特征据县志载,明代由南京迁都北京后,商河县成为南北通衢,商贾聚集,手工业作坊悄然兴起,故村名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以店、铺、坊、园、集为通名的自然村有 62 个,如钱铺、牛铺、油坊、豆腐店等村,占自然村总数的6.1%六是宗教特征商河民间信奉佛教、道教,寺庙众多以寺、庙、庵为通名的自然村有 46 个,如龙桑寺、玉皇庙、李家庵等,占自然村总数的 4.5%七是防御特征旧时为防御兵匪扫扰,部分村庄筑围扎寨,练兵演武不少村庄以城、镇、营、寨、围为名,如棘城、兴隆镇、胡家营、赵家寨等,故商河有“三镇六营一十八寨”之说总之,全县自然村名的词语,形象地展现了商河县的历史渊源、地貌景观、家族发展、行业兴起和宗教信仰,鲜明地揭示了商6河县丰富的地名文化地名实体文化一、深厚的历史文化(一)文物古迹商河的文物古迹虽不很多,但足能佐证历史上起商周,下迄现代,都有文物发掘,如商代的纺轮,战国的陶罐、刀币,汉代的红陶兽,唐代的镇墓兽,宋代的古钱币,明代的玉环,清代的瓷器及名人字画等。

      其中国家二级文物 9 件,三级文物 60 件,待定文物 100 余件,一般文物 300 余件境内有古遗址 20 余处,其中 2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古遗址(1)商代芦坊遗址 位于郑路镇芦坊村徒骇河北岸,面积300×200 米,低于地面 5 米,出土青铜器、陶器、石器,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商代东温桥遗址 位于玉皇庙镇东温桥北,面积 400×600米,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等3)齐麦丘古城遗址 位于怀仁镇古城村,面积 1000×1000米,城墙遗迹可见,西有跑马道,发现石夯、石磨、瓷罐、豆柄、鬲足、陶盆、松叶纹瓦当器物等4)秦汉台子刘遗址 位于胡集乡台子刘村面积 150×1507米,台 45×45×3.5 米,残留大量 绳纹筒、几何花纹残砖等5)晚商至汉唐村落遗址 位于怀仁镇东信村南,面积100×200 米, 现有遗 址 30×27×4.9 米土 质文化层:底为晚商,中为春秋,上为汉唐文物有青铜器、石器、蚌器、陶器、青铜剑、双翼铜箭镞、石刀、蚌刀、豆柄、鬲足等2、古建筑明福胜寺 位于县 城西南隅,明成化四年建主持和尚 泽智与徒弟浩全募缘精铜八千斤,于成化十八年铸成大士文佛,高 3米、重 2 吨,盘坐于大雄宝殿。

      木雕释迦、弥勒侧立左右此外,县城还曾有文庙、火神庙、马神庙、先医庙、城隍庙、观音庙、真武大帝庙、碧霞元君祠、社稷坛、文昌阁、奎星楼等,现已荡然无存3、古墓葬(1)战国梁惠王长子墓冢 位于郑路镇梁王冢村,面积200×150 米,墓冢 40×50×4 米,出土物多 为鬲足、鬲沿瓦片、石斧等2)小官庄汉墓群 位于韩庙乡小官庄,有五座 汉墓组成,现存大冢、磨冢、平冢、信家冢,其中最大冢 50×55×5 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后唐马胤孙墓 位于展家乡小孙家村北面积 8000 多平方米,有石人、石兽、石桩、石碑等,拟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元代古墓 位于县城西北角里许,商中河东岸,由前室、8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中室壁绘有一车一马,四块墓表分别刻有“徐总管至元二年正月初二日记”、 “徐总管之坟”、 “张氏”、 “妻张氏”后室穹隆顶,顶盖为圆形青石,刻有莲花纹,绘有荷花状图案,室壁为墓主图,1 人坐,数侍从站于前左耳室有甬道5)明刘桢墓 位于孙集乡大刘家村,占地十余亩,有石兽、石桩、墓碑,汉白玉质墓碑和莲花碑座青石质墓志铭,倪谦撰文、徐世英篆盖、李应桢书丹,拟定省重点保护文物二)历史事件商河县一马平川,草茂粮丰,又因黄河天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战国以后,诸侯争霸,多次兵及商河,许多战事发生在此。

      1、古代重大战事 公元前 280 年(周赧王姬延三十五年)赵奢率兵攻占齐国麦丘邑(今商河县)818 年(唐元和十三年),曹华任棣州刺史,淄青刺史之子李师道对曹华任刺史不满,自郓发兵骚扰,兵及商河, “遂破县城,杀戮甚惨”曹华率部迎击,杀死李军两千余人,俘虏众人,恢复县治1262 年(蒙古中统三年)5 月,蒙古绪王也只里部至商河境,侵扰居民,践踏禾稼1368 年(至正二十八年)3 月,朱元璋遣徐达等北取中原,占领商河县1426 年(宣德元年)9 月,汉王高煦据乐安州叛,帝率兵亲征,9兵及商河,县境多被其害1506 年(正德元年)河北佃户刘六等起义,南下山东,自阳信、乐陵、海丰来商河1511 年(正德六年)义军赵燧攻商河县城未克,转向西南1631 年(崇祯四年)登州游击(官名)孔有德奉令率军援辽,于吴桥反回戈东指,攻克商河县城1643 年 1 月 21 日(崇祯十五年十二月二日)清兵自河间至商河,知县刘国会、典史王传芳率民固守,粮尽无援,城陷身亡2、捻军战于商河 1868 年(清同治七年),太平天国梁王 张宗禹联合西捻军转战冀鲁边界地区,同年 4 月进攻商河县城,县令孙颂清募军护城东关人王海清(道光年间武进士,开始任梧州守备,后升至左江提督,同治六年因眼疾回乡)和城北帽杨村石英魁、石秀魁(两石系堂兄弟,懂兵法、有武技、善骑射)应招率兵守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