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白糖基本情况.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295673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食糖概述    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食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一公斤食糖可产生3900大卡的热量)1、 生产食糖的原料    生产食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其次还有甜菜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甘蔗是适宜种植在热带亚热带的作物,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沛的雨量,一般要求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5500℃-6500℃,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地球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都种植甘蔗,主要分布在南美、加勒比海、大洋洲、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地区  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少量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北部等    一些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既生产甘蔗糖又生产甜菜糖    从全球看,利用甘蔗生产食糖的数量远大于甜菜,两者的比例大致为7:32、食糖的种类    根据加工环节、加工工艺、深加工程度、专用性等不同,食糖可以分为原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红糖等。

      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为白砂糖,我国生产的一级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3、食糖生产    工厂利用甘蔗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原糖,呈浅棕色甘蔗制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亚硫酸法或者碳酸法直接生产白糖(一步法);另一种是先用石灰法制造原糖,然后在精炼厂再回溶、提净,再次结晶成为精炼糖(二步法)欧美等发达国家制糖历来是进口原糖,加工成精炼糖我国糖厂全部采用一步法生产    甜菜制糖都是用渗出法提糖和用碳酸法澄清直接生产白糖,不生产原糖4、制糖生产期    由于所处纬度和气候不同,世界主要食糖输出国(地区)的制糖生产期(糖料收获期)不同习惯上,世界食糖生产销售年度期从9月至翌年8月计算    我国食糖生产销售年度从每年的10月到翌年的9月,开榨时间由北向南各不相同一般讲,我国制糖生产期从11月至翌年4月甜菜糖榨季从每年的9月底或10月初开榨,到次年的2月结束。

      江西和湖南10月底或11月初开榨,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区11月中或12月初开榨,云南省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开榨,到次年4月-6月结束5、白砂糖保存    白砂糖存放时间受气候条件、加工质量、保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加工质量好、气候条件好、保管条件好的情况下,白糖可存放2-3年;而在加工质量差、气候条件差、保管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保存半年左右 目前,我国白砂糖的出厂质量大都能达到国标(GB317-2006)一级标准,但是,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不同工厂生产的一级白砂糖保质期差别较大白砂糖保管不善或保存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受潮、溶化、流浆、结块;二是色值变化,颜色变黄;三是污染,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超标二、我国白糖的生产流通与消费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欧盟,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以来我国食糖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产销基本平衡1、生产情况    我国食糖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周期性导致食糖生产这种周期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如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3年;二是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三是糖料大幅度减产或增产,导致价格的大幅涨跌,从而影响第二年的播种面积。

          近十年来,食糖生产大致上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2007/08榨季食糖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484.02万吨,同比增加23.7%,是历史上超过1000万吨产量的第四个榨季其中甘蔗糖产量1367.91万吨,同比增加27.30%甜菜糖产量为116.61万吨,同比减少7.03%2008/2009榨季受上一年霜冻的影响,宿根蔗涨势不好,蔗糖出现大幅减产2009/2010榨季受干旱影响,同时上一年度种植效益不佳,蔗糖继续保持减产,预计本年度食糖产量为1100万吨 我国18个省区产糖,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白砂糖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其中,全国产糖量的95.5%集中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五个优势省区    近年来食糖生产在产业发展优势地区集中度越来越明显,广西产糖量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0年产量增两倍,产量占全国的比例由原来的34%增加到目前的63%;新疆甜菜糖产量07/08榨季略有减少产量仍占甜菜糖总产量的52%,成为全国主要的甜菜糖产区    截止到2007年9月,全国共有制糖生产企业(集团)139家,开工糖厂296家,其中甜菜糖生产企业(集团)24家,糖厂45家;甘蔗糖生产企业(集团)115家,糖厂251家;炼糖企业9家。

      2、进出口情况(1)我国食糖进口政策    食糖生产和世界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各国政府对食糖贸易的高度保护,为保护并维持本国国内食糖市场供求总量平衡和国内食糖价格稳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设置了一整套保护政策,把本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相对隔离开来    加入WTO后,我国对食糖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1999年发放160万吨,以后5年内每年增加5%,2004年配额增长到194.5万吨,此后这一数额延续到目前1999年至2003年配额内进口原糖关税为20%,白糖为30%,配额外进口关税为76%从2004年配额内进口关税统一降低为15%,配额外进口关税降低到50%,并同时打破国家对食糖进口的垄断,非国有企业也可以进口目前我国关税水平远远低于世贸组织135个成员国(地区)97%的平均关税水平    根据2003年颁布的《农产品(行情论坛)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每年9月底出台第二年的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目前,我国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分为国营配额和非国营配额,国营配额占70%比例,私营配额占30%进口关税配额证自每年1月1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有效2)我国食糖进出口情况    我国食糖以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直靠进口来弥补缺口,是世界食糖进口大国。

      为稳定供应,我国与古巴签订有长期进口原糖协议,每年从古巴进口原糖40万吨进口原糖大都直接转入国家储备近几年来,我国食糖进口基本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其中一般贸易的比例在70%-80%之间我国食糖进口主要来自:古巴、巴西、泰国、韩国等国;出口目的地主要是香港、蒙古、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糖106.4万吨,比上年增长36.5%;价值3.8亿美元,增长18.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55.5美元,下跌13%2009年我国食糖进口量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7个月月均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其中4月份当月进口18.4万吨,创2007年8月以来的峰值8月份开始逐渐回落,12月份跌至年内最低谷,仅有2万吨与此同时,2009年我国食糖进口平均价格整体呈上行走势,12月份进口均价拉升至年内最高水平每吨607美元,同比上涨39.9%,环比上涨26.2%2009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食糖83万吨,增长34.1%,占同期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78%;以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12.8万吨,增长2.5倍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0.1万吨,下降6.9%在进口地区中京、鲁、粤三省市进口食糖量占9成以上,且增势迅猛。

      2009年,北京、山东、广东三省市分别进口食糖62.1万吨、27.6万吨和9.6万吨,分别增长22.9%、72.6%和1倍,上述三省市合计占同期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93.3%在进口国别中,古巴是最大进口来源地,自巴西进口激增2009年,我国自古巴进口食糖43.8万吨,增长7.4%,占同期我国食糖进口总量的41.2%自巴西进口23.6万吨,激增812倍,占22.2%此外,自东盟进口14.8万吨,增长1.1倍;自韩国进口12.4万吨,下降5.1%3)进口糖的流通    我国进口糖主要以原糖为主,进口原糖中一部分为政府间贸易(即每年40多万吨的古巴糖),这部分直接进入国家储备库形成“国储糖”,国储糖中的原糖经竞卖形式投放市场,经精炼厂加工成成品糖后进入国内市场自由流通;进口糖的另一部分为一般贸易进口糖,即获得进口配额的食糖加工企业在国际食糖市场进口原糖,经过精炼厂加工成成品糖直接进入国内市场自由流通;另外,我国一般贸易进口糖中还有一部分成品糖,这部分成品糖直接进入国内市场自由流通配额外进口糖的关税税率为50%,属自由贸易,企业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口和销售从近十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尽管每年发放了100多万吨的食糖进口配额,但除古巴糖外,真正进口的食糖并不多,配额没有被完全使用,这说明进口糖受国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只有当国内价格高出国际价格,并有合理利润时一般贸易进口才会发生。

      3、消费情况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多年来我国食糖年消费量约8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食糖消费量的6%近5年来,我国食糖年消费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最近三年国内食糖消费达到了1350万吨左右,年人均食消费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达到9.6公斤,食糖消费进入新一轮增长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食糖消费市场还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我国食品工业、饮料业、饮食业等用糖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食糖工业消费的稳步上升食糖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食品业发展在十五期间平均增幅19.8%,糖果、糕点、饼干、乳制品、罐头、果汁及果汁饮料2008年1-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幅在11.74%-49%之间,这种速度将有效促进食糖消费量的增长4、食糖储备    我国储备糖制度建立于1991年,国家储备糖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国内收储和中古政府间贸易从古巴进口的原糖近几年来国储糖成交情况表拍卖时间最高价最低价平均价拍卖成交数量历时2006.1.5464044904557.99.2万吨3时37分2006.1.16474045004558.689.2万吨3时20分2006.4.18506047404871.989.2万吨5时24分2006.4.25485046304742.079.2万吨4时49分2006.5.254930478048569.2万吨3时48分2006.5.30500048004876.289.2万吨4时7分2006.6.27469044504567.559.2万吨7时5分2006.7.19446042704392.979.2万吨8时39分2006.7.26415040904121.917.13万吨9时25分2006.9.12-9.13433038103965.4714.66万吨 2006.9.18441040604218.7713.9万吨6时44分2006.10.13343034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