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铁路客车电气连接器制作风险项点识别与控制的分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9223632
  • 上传时间:2022-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铁路客车电气连接器制作风险项点识别与控制的分析    唐建坤 胡俊祥 陈玉峰【摘 要】随着铁路客车电气化发展,高铁动车组对电气连接的质量标准尤为重要,在时速350公里/时的速度等级,电气连接的微小故障都会带来车毁人亡的重大质量隐患如何正确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及规避措施,有效避免制作环节缺陷,是提升动车组产品质量的保障关键词】铁路客车;电气连接;质量隐患;规避措施前言电气连接器的制造质量缺陷,对动车组质量都带来不可逆的致命隐患在连接器的制作、接线、安装等步骤逐个分析,每个环节都存在风险项点通过梳理动车组电气工序施工特点、部位、功能等项点,针对剥线、端子压接、连接器对接、连接器恢复四项内容累计梳理风险识别项点,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进行分析、制定规避措施、并对其进行接力培训实现风险项点精准管控一、隐患分析—剥线类1.剥线刀使用不当,力度过大致内部线芯受损;2.针对不同线型的电缆外皮(有薄厚不同及软硬不同),在剥线时应该注意使用工具的力度也不同,对于薄壁电缆在剥除电缆外皮时,应该仔细认真;3.在使用偏口钳清除线缆填充物(云母、塑料包裹物及锡箔纸)时,容易将电缆根部小线芯剪伤;4.剥线工具使用时间长刀片受损或剥线工具与线缆不垂直;5.剥线钳的刀片有损伤,大线剥线线芯受损由于操作者使用PVC刀剥线力度过大所致,属于操作不当;6.剥线钳的挡块失灵,操作者调节错误或测量尺寸错误。

      二、隐患分析—端子压接1.剥线刀使用方法不当,剥线钳刀片有损伤,力度过大导致内部线芯受损;2.剥线后忘记处理云母层直接将端子套入;3.剥线尺寸错误;4.定位器选用错误、调节错误、定位器固定不牢;5.压接钳档位调节错误(档位调节过小或过大或漏压接);6.线芯保护不到位出现松散现象,压接前没有认真检查;7.端子型号选取比实际线径大三、隐患分析—连接器对接1.线束预留长度不合理、走线路径不合理;2.连接器紧固环紧固不到位;3.连接器对接时候,底座针位与连接器针位不对应,用蛮力恢复;4.连接器对接过程用力拉扯连接器造成的;5.标签扎的过程朝向随意扎、标签相互干涉导致摩擦至模糊;6.连接器标识与底座标识不对应;7.连接器防松漏涂打、涂打位置不规范;8.线束防护不到位,没有防护到连接器根部;9.连接器对接完毕后线束欠固定;10.连接器恢复时候没有注意梯形槽方向,导致连接器恢复反了四、隐患分析—连接器恢复1、线束恢复前检查有损伤;2、恢复完线束受力 单根线芯较劲、严重交叉、线束受力、导致缩针、线束破损;3、连接器内部线束在往回送线时损伤、端子虚接、防水处理不合格;4、屏蔽后翻后保护不好,回送线时造成屏蔽堆积;5、连接器插头尾部管卡没卡住或漏安装固定卡子;6、连接器进线法兰紧固不良缺少组件;7、连接器外壳紧固不良,导致胶圈被挤出变形、连接器连接到外显后,连接器连接牢固无松动;8、连接器对接不良、紧固螺钉松动、模块恢复时夹线、连接器尾部附件紧固顺序错误。

      五、风险隐患规避措施—剥线类1.操作前检查工具是否合格,剥线刀口没有钝损现象,操作时剥线刀与电缆轴线保持垂直,力度适中;2.在进行电缆剥线之前需了解电缆线型材质,对不同材质电缆使用不同力度进行剥线,要做到“一剥、二弯、三检查”原则,完工后仔细检查线芯或屏蔽层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合格,需要将此段电缆剪断,重新剥线,直至合格为止;3.操作者修剪填充物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使偏口钳误伤内部线芯,完工后操作者仔细检查,巡检过程检查;4.剥线时仔细检查并正确使用工具,如果绝缘皮没有全部清除,使用偏口钳将多余绝缘皮修整干净;5.发现剥线钳刀片受损及时更换,当线芯断股时,将此段电缆剪断,重新进行剥线,直至合格为止六、风险隐患规避措施—端子压接1.剥线钳使用前检查刀口是否完好,并对待剥导线进行试验;2.根据端子型号选用正确的定位器确保安装牢固;3.按照规定尺寸剥线后,确保剥线后云母层处理干净,将线芯插入端子进行观察,确保正确后进行压接;4.根据线径不同,调节压接钳对应档位,压接后用手轻拉下端子;5.剥线后避免线芯出现松散,送线过程注意观察是否有线芯遗留在外边;6.针对不同线型的电缆外皮(有薄厚不同及软硬不同),应该仔细认真;七、风险隐患规避措施—连接器恢复1.根据实际要求按照最佳尺寸断线,同时线束路径不交叉不与其他设备干涉;2.连接器对接完毕后紧固到位,用手轻轻晃动连接器看是否牢固;3.连接器对接前看好得定位及针位对应情况,用手轻轻对接不要用蛮力恢复;4.连接器恢复过程不要拉扯连接器,应当握紧线束将连接器至对接处;5.标签朝向一致、位置统一、不互相干涉;6.对接时候注意连接器标识与底座标识是否对应,在紧固之前仔细检查,确保插头内部防插错定位正確,确认无误进行紧固;7.防松标记涂打在便于观察处;8.将线束防护至连接器根部,避免防护不到位现象出现;9.连接器对接完毕后线束按照要求进行捆扎。

      八、风险隐患规避措施—连接器对接1、连接器的位置不能安装错误及恢复上下不能反;2、恢复前认真检查连接器是否完好,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恢复;3、每个插头定位销安装按照各车型图纸安装,不能错误;4、热缩大热缩管时不要集中吹缩,风枪要上下移动,避免局部集中热缩导致线缆损伤,在热缩前利用电缆线头把连接器电缆填充饱和避免插头线束本身过细,在紧固连接器进线护套时起不到保护作用;5、在连接器模块安装时,需要将电缆往回送线,插头外壳内部有棱角容易伤线,所以用两手配合好前送后拉;6、连接器恢复前仔细确认线束是否破损,恢复过程中不野蛮施工,注意易伤线部位;7、按照施工标准,将线束走线合理美观,不交叉,否则线束受力容易缩针;8、壳体恢复前确保线束全部在壳体内部之后进行紧固结论:如何正确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及风险项点规避措施,有效避免制作环节缺陷,是提升动车组产品质量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1].编著:《电气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丛书:电力线路》,中国电力出版社,易辉,2012年8月1日,编号:7512325274,978751232527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