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docx
1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110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 创办工程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一、 概述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接张家口,西连呼和浩特,南倚大同,北邻蒙古国,全境东西长368公里,南北宽354公里乌兰察布市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境内有京新、京藏、二广3条高速马路,及110、208国道和呼和浩特至满洲里大通道,铁路有北京至包头、集宁至二连、集宁至通辽、丰镇至准格尔四条铁路,集宁区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即呼张快速高铁)正在创办,北京到马路铁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交通特别便捷 《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2030)》中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为“一主一副,两通道”的城镇点轴空间进展格局。
市域城镇进展主轴带:沿着京呼高铁、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110国道、集张线等交通干道形成的城镇进展轴带 市域城镇进展副轴带:沿着208高速形成的城镇进展轴带,也是国际战略通道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与用地布局 城市进展方向:规划确定中心城区进展方向为向东、向南 城市空间进展策略:中心城区空间进展策略为:开发东向适度拓展,向南优化提升,向西教养生态,向北更新整合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为:西北至二广高速、南至京新高速、东至泉玉林河,在此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为“两轴、两带、四片多组团”其中一轴指的是沿解放大街、工农北路和工农南路的南北向城市进展轴另一轴指的是沿察哈尔西大街、察哈尔东大街一向向东,跨霸王河往东的东西向城市进展轴 两带是指沿霸王河和泉玉林河的西北-东南向城市滨水景观风貌带 四片区分别为集宁老城片区、集宁新城片区、河东片区和察哈尔工业片区 现状G110国道为双向四车道一级马路,为分开式路基2022年由二级马路改造为一级马路,中央分隔带规划绿化带正在填土,分开式中央宽度范围7m -17m。
乌兰察布市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至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段马路改扩建工程西起章盖营,东至巴音塔拉镇东,全长8.8km 1、任务依据 1、交通部《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2); 2、交通部《马路路线设计模范》(JTGD20—2022); 3、根据乌兰察布市交通局关于110国道改扩建工程现场会议精神 2、设计标准 ? ? ? 马路等级:城市道路; 设计速度: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路 基 宽: 345+709.681~K349+400段路基宽度34米; K349+400~K349+562.763,162.763米过渡段; K349+562.763~K354+500段路基宽度31.3米. ? ?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马路-I级,小桥涵1/100; 桥面宽度:小桥涵与路基同宽 本次设计遵循部颁的有关现行标准、模范、规程 《马路工程根本创办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手段》 (交马路发[2022]358号) 《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22) 《马路路线设计模范》 (JTG D20-2022) 《马路路基设计模范》 (JTG D30-2022) 《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模范》 (JTG D40-2022) 《马路沥青路面设计模范》 (JTG D50-2022) 《马路桥涵设计通用模范》 (JTG D60—2022) 《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模范》 (JTG C30-2022) 《马路工程地质勘测模范》 (JTG C20-2022) 《马路交通安好设施设计模范》 (JTG D81-2022) 3、测设经过 乌兰察布市震舆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 - 创办工程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我公司2022年5月初首先对本工程的路线走向、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举行了现场踏勘,随后经过全体测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该段路线的外业勘察工作,各种资料数据收集整理齐全。
碎块状或短柱状,块状布局,气孔状构造,破碎 不良地质路段处境 察线路沿线及周边未察觉不良地质作用,无采空区,未察觉全新活动断层,属稳定场地勘察线路沿线及周边不存在特殊性岩土 地震撼峰值加速度采用处境 根据《中国地震撼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22),工程所在地的地震撼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相当于Ⅶ度根本烈度区 4、路线起终点、中间操纵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马路及铁路等 起点与现状G110国道改扩建Ⅰ 期工程顺接,从西向东依次韩家村、头道河、终点止于巴音塔拉镇东 二、创办条件 1、工程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工程的关系 (1)现状布局及规划 拟建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境内,路线范围内不影响相关城镇的未来规划和进展 2、工程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工程的关系 (1)工程起点:起点位于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处 (2)工程终点:终点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 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工程的影响 勘察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位于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是内蒙古高原南缘的一片面,称察哈尔熔岩台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地貌。
拟建线路)段处于低山丘陵区的局部平原黄旗海湖积边缘相浅丘状平原区,场地地势对比平坦开阔,原始地面高程1400.53-1333.35,沿线高差67米左右如下典型地段地形地貌照片 本次勘察查明,南段勘察线路各钻孔操纵深度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粉土和素填土、冲洪积砾砂和粘土以及太古界的花岗岩和新近系的玄武岩等总体来看,勘察场地地层布局稳定,分布对比平匀,自地表以下划分为四个大层,分别描述如下: ①1素填土(Q4ml):勘察场地大片面布,层厚0.5-2.5米,平均厚度10米杂色;褐色;松散至稍密,稍湿,大片面夹粉土或粉质粘土 ①2粉土(Q4ap+al):勘察场地个别处分布,层厚0.5-2.2米,平均厚度2.00米棕褐色,稍湿,中密表层0.2-0.4米为耕土 ②砾砂(Q4al+pl):勘察场地内个别处有分布,灰褐色,中密,稍湿,磨圆度一般,级配中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含卵石,卵石最大粒径10cm层厚1.7-5.3米 ③玄武岩(N):勘察场地局少片面布,层厚0.5-4.2米,平均厚度2.36米灰褐色,岩芯呈 乌兰察布地震区划图 (5)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根据乌兰察布市气象局观测统计数据分析,工程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热清凉、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3.6°C,最热月(7月)平均最高气温26.7°C,最热月平均气温20.8°C,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12.5°C,最大冻土深度178cm,平均雷暴日数33.3天、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均降雨量309.4毫米,年平均雾日数2.3天近57年的统计资料说明,年均降雨量363.6毫米、年降雨76.7日、年雷暴36日、年大雾天数3.9日、年烟尘33.9日、年霾13.9日、年扬沙5.3日、年沙尘暴3.1日、能见度小于1公里0.8天、低云高800~1500米 气象资料见下表: 乌兰察布市震舆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3 - 创办工程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气象资料表 工程 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mm) 冻结期(月份) 最大冻结深度(米)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风向 年蒸发量(mm)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3.6 36 -33.8 350-400 11~4 1.76 3.6 30 西北风 2230 沿线电力供给可得志工程用电需求,该工程实施时,可与当地电力供给部门协商解决。
(4)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给地 钢材、木材、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由集宁供给,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的运输可以通过现有马路来完成 5、旧路利用处境 1、平面 设计中线以现状左幅路基右侧边缘举行偏移到改建全幅中心线左幅现有路线不举行加宽改造 2、纵面 纵断面设计标高根据现状道路左幅右侧路基边缘标高为根基举行拟合,并考虑横向偏移横坡及左侧旧路加铺布局层厚度,从而确定改建后道路设计的标高,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线标高 3、桥涵 右幅桥涵全部利用,包括5道小桥涵,头道河大桥1座(4-25米箱梁,宽12,25米),使用处境良好 4、排水、防护 旧路右侧路线防护全部利用 4、筑路材料供给、运输处境 (1)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给地 钢材、木材、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由集宁供给,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的运输可以通过现有马路来完成 (2)地方材料来源及供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