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影响.docx
3页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影响内容主旨: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飞跃,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殖民活动的广泛开展,将整个世界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中以中国为例,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殖民活动的开展逐渐深入生产力水平上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国力的差异,并最终导致了东方在近代史上从属于西方的情况殖民活动不仅对近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广泛影响,也是现如今一系列问题的历史根源教学目标:梳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相关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从对不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殖民手段的变化,感受生产力与殖民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探讨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后的内部矛盾,理解殖民体系瓦解的必然性;理解资本输出对殖民扩张的影响;以中国为例,通过处理相关材料,理解殖民活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复杂影响教学重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资本输出对殖民扩张的影响教学过程:环节1:出示“卫星图像里的地球之夜”,探讨白点分布的情况以及如此发布的原因设计意图:从绚丽的图片导入本课复习的内容。
先入为主地确立从全球范围审视殖民活动的观念尝试全面地分析问题环节2:学生活动结合学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早期殖民扩张的认识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帮助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从多角度理解和解读材料拓宽学生的思维强调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史学素养通过材料,理解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必要性分析理解生产力的差异是西班牙、葡萄牙霸权转移的根本原因环节3:学生活动结合学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殖民活动的认识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帮助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尝试对漫画进行解读,培养从漫画中提前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讨论,针对这一时期东西方关系的变化,并联系之前早期殖民扩张阶段的东西方关系,感受其间的差异变化,追根溯源,理解生产力水平是改变东西方关系的根本原因,体会到世界殖民体系下“强权即真理”这一理论的横行霸道环节4:学生活动结合学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资本主义垄断阶段殖民活动的认识教师进行指导、提供帮助设计意图:以在中国修建铁路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感受列强在华修铁路对中国的深重危害和列强能从中攫取的巨额利润以点带面,帮助理解“资本输出为19世纪末的殖民活动注入强大动力”。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在垄断阶段遇到的必然困境,进而理解资本输出对于列强的必要性,进而帮助理解列强间就殖民地产生的矛盾是不可消弭的环节5:结课总结学生的发言回归“卫星图像里的地球之夜”,提问交互,强调殖民活动产生的痕迹至今没有完全消退布置作业,阅读一本课外的与世界殖民体系有关的书籍设计意图:首尾呼应不仅审视殖民活动当时带来的短期内的影响,更将视角拉长至现在,直观感受殖民活动对现代世界的推动在课外学习上,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对于世界殖民体系能有更为系统的了解作业布置:阅读一本课外的与世界殖民体系有关的书籍资料附录:材料1:材料2:资本主义是一个自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形态……必须有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形态(即发达国家内的前资本主义成分或海外殖民地)为其提供支持 ——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试论》材料3:漫画《FREE TRADE》材料4:材料5:如果(在中国)能够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对铁路、矿山……进行投资,那么,(英国的)剩余资本就可以找到出路,不必在有限的几项贸易中投资,或者造成银行家和商人们的损失 ——《北华捷报》(英文),1874年8月29日材料6:美国驻华代办卫三畏向美国国务院报告说:“当粗野的、紧握拳头的、一向恃劳动为生的,像船夫、车夫等亿兆中国人民的生计,忽被汽船或铁路所剥夺,以致穷蹙无归时,是可能成为他们的统治者的严重灾害和真正的威胁”。
——《美国外交文件》(英文),1868年,第1卷材料7:斯大林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不仅表现在它的军事威力上,而且首先表现在中国工业的命脉即铁路、工厂、矿山、银行等都处在外国帝国主义者支配或控制之下 ——斯大林《论中国革命的前途》材料8:材料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