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doc
6页《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周长的认识》教材分析: 《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并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周长的含义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内容前,已经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中围绕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摸一摸、找一找、辨一辨、量一量”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去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索出“周长”的含义进而在“探索周长测量策略”的开放性操作活动中体验、内化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为后面“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2、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树叶、菱形学具:若干平面图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树叶形)棉线、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今天,老师想请孩子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前几天,老师去商店买了一块正方形的桌布,老师想用丝带在四周围上花边,(课件显示出桌布一周的长度)老师要买多长的丝带,既够用又不浪费呢? 生:买和桌布一周一样长的花边就可以 师:我们只要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用米尺量、用软尺量、用绳子量 2、孩子们想的办法可真不少呀,那桌布一周的长度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孩子们,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1)师:刚才我们找到了正方形桌布的周长,那其他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孩子请看,这片树叶,它的叶面也有周长,谁能指出它的周长?(找一个学生指一指)他指的对吗? 师边指边说:对,像这样从一个点起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孩子们只能是这点能作为起点吗?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呢?请个孩子指一指贴树叶)师: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叶面的周长。
课件显示叶面的周长并且出示:叶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生读一读2)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 (3)(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描、说课件显示出三角形的周长4)、小结:(课件显示)刚才咱们一起找到一些图形的周长,桌布是一个正方形,叶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周长,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摸一摸树叶、数学书封面、三角形的边线体验周长,这种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创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观察、思考活动中,然后通过描一描直观感受周长的含义 2、描周长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这是什么?(碟片、正方形)请两个孩子上台试一试。
他们描得对吗? 孩子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拿出题卡,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 展示学生作品 小结: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老师在一周的下面加重点号) 3、理解封闭 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老师在封闭的下面加重点号)读一读读出关键词这就是周长的概念,打开书本41页,把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标上小圆点让我们响亮的齐读一次孩子们读得真响亮,现在请孩子们来找找,下面的图形那些有周长,那些没有周长?(设计意图:通过辨一辨、找一找来深化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三、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孩子们已经能找出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假如要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办法吗? 现在同桌两个为一小组把课前准备的学具拿出来,每个小组都有两个物体,碟片和扑克牌,请你们先找出他们的周长,然后用手里的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
汇报,你们测量碟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生2:我在碟片上做一个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滚,就可以知道他的周长了.测量扑克牌用的什么方法 生1: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2、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知道对边了,然后再加起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一个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一个物体的边师弯曲的,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在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四、拓展运用 我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城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大?为什么?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孩子们,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我们买裤子,要知道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我们操场上的围栏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孩子们,课后去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看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分析研究: 周长是“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于“周长”的教学我认为应通过学生的观察与积累,在充分感知什么是图形“一周”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教学中我注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摸一摸、找一找、辨一辨、量一量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交流、鼓励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教学中还为学生提供机会去探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如树叶、数学书封面等形状。
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也给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本课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后继学习的终身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在设计上围绕学生学过的基本图形的“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创造了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索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去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索出“周长”的含义,同时,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周长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设计上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有效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