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JK计算全全参数(注释)2070.doc
25页wordSATWE结构计算中的参数选取一、 总信息 ..............................................1、结构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该参数直接影响整体指标统计、构件内力调整、构件设计等内容2、结构材料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地下室层数:指与上部结构同时进展内力分析的地下室局部的层数该参数对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有重要影响,无地下室时填0,有地下室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4、嵌固端所在层号: MQIANGU= 1嵌固端所在层号主要用于设计,如按《抗震规X》6.1.14.3.2条对梁、柱钢筋进展调整;按《高规》3.5.5.2条确定刚度比限值;地震组合下的设计内力调整;底部加强区起始位置等方面软件默认嵌固层号=地下室层数,如果在根底顶嵌固,如此该参数填0,如果修改了地下室层号,应注意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要修改如果嵌固层以下设置了地下室,如此按《抗规》6.1.3条,将嵌固端所在层号当做地下一层,并对嵌固端所在层号的抗震等级不降低;对于嵌固端层以下的各层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分别自动设置:对于抗震等级自动设置为四级抗震等级,对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低于四级。
注意,该参数指的是设计时对嵌固层的构造加强,而不是计算模型的嵌固5、与根底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 用来确定柱、支撑、墙柱等构件底部节点是否生成支座信息,如果某层柱或支撑或墙柱底节点以下无竖向构件连接,且该节点标高位于“与根底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以下,如此该节点处生成支座6、裙房层数 裙房层数在填写时注意要包含地下室层数7、转换层号 按实际情况填写8、加强层所在层号 该参数对于筒体结构层地震剪力调整、加强层构件设计等方面有影响9、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一次性加载:一次施加全部恒载,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施工模拟1: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恒载分层施加这种计算模型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施工模拟3: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第n层加载时,按只有1~n层模型生成结构刚度并计算,与施工模拟1相比更接近于施工过程建议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3,低层可以按模拟1;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场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楼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性加载10、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计算方式一般计算方式:软件先求出某层X、Y方向水平风荷载外力FX、FY,然后根据该层总节点数计算每个节点承当的风荷载值,再根据该楼层刚性楼板信息计算该刚性板块承当的总风荷载值并作用在板块质心;如果是弹性节点,如此直接施加在该节点上,最后进展风荷载计算;11、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12、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选中该参数之后,后处理中的“等值线〞才有数据,用来画墙、弹性楼板、转换梁以与框架梁转连梁的应力等值线。
二、 计算控制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该参数为地震作用、风荷载计算时的X正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系下X轴的夹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单位为度改变该参数时,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时的X正向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与坐标系方向有关的统计结果,如风荷载计算时的迎风面宽度、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时的层外力、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层刚度等指标如果只想计算最不利方向地震作用,可在参数“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方向角度〞中增加相应角度来考虑2、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 勾选该项,软件自动按《混凝土规X》表5.2.4所列情况计算梁有效翼缘宽度,并根据考虑翼缘后T形截面和原矩形截面抗弯刚度比值计算刚度放大系数这样,平面中不同位置的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均可能不同勾选该项,如此“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将不起作用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如果填1表示不做放大,如果填大于1的值,如此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在1.3~2.0X围内取值软件自动搜索中梁和边梁,对有楼板相连的梁进展刚度放大,其他情况的梁刚度不放大4、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主要是考虑到选择按“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时,有时因为平面布置的问题,使得刚度放大系数计算值较大,因此软件提供了“刚度放大系数上限〞参数,使得计算值不大于该值。
一般中梁取2.0,边梁取1.55、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高规》5.2.1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6度、7度区可以取0.7,8度、9度区可以取0.5软件根据该参数对连梁刚度进展折减,并且对按框架梁输入或墙开洞方式生成的连梁均有效软件在计算时,对于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果,软件采用折减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于非地震作用的荷载情况,软件采用不折减模型的计算结果6、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广高规》5.2.1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抗风设计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8,抗震设计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软件在计算参数中设置了风荷载计算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用户可对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设置不同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一般取1.07、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两种建模方式输入连梁,一种是先输入连梁左右墙肢,再将连梁按普通梁输入;另一种是先输入一片墙,再在墙上开洞生成墙梁两种建模方式生成的连梁的计算模型是不同的,一种是按杆单元计算,一种是按壳元计算当连梁截面高度较大且跨高比很小时,按杆单元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对于按框架梁建模的连梁,当跨高比小于输入的数值时,软件自动将该梁转换为壳元模型计算,并进展更细的网格划分。
8、连梁材料强度默认同墙 该参数用来控制按框架梁方式输入的连梁材料强度取值,默认同墙9、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该参数对分析精度略有影响,对于一般工程可取0.5~1.0m在YJK中此参数对模型的计算参数有影响,单元划分越大,剪力墙划分越粗糙,刚度越大,配筋值也越大;此参数在PKPM和MIDAS中对结构参数影响很小10、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该参数用来控制弹性楼板网格划分时的最大长度11、短墙肢自动加密 由于有限元计算时对于水平向只划分了1个单元的较短墙肢计算误差较大,程序可对长度超过0.6倍的网格细分尺度并且只划分了一个单元的较短墙肢自动增加到2个单元,以提高墙肢内力计算的准确性12、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该参数用来控制指定为弹性板属性的楼板,其板上荷载的导荷方式,分两种方式:〔1〕平面导荷:传统方式,作用在各房间楼板上恒活面荷载被导算到了房间周边的梁或者墙上,在上部结构的考虑弹性板的计算中,弹性板上已经没有作用竖向荷载,起作用的仅是弹性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2〕有限元计算:在上部结构计算时,恒活面荷载直接作用在弹性楼板上,不被导算到周边的梁墙上有限元方式仅适用于定义为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的楼板,不适合弹性膜或者刚性板的计算。
有限元方式适用于无梁楼盖、厚板转换层等结构,可在上部结构计算结果中同时得出板的配筋,在等值线菜单下查看弹性板的各种内力和配筋结果13、膜单元类型 在计算控制参数下设置对膜单元的选项:经典膜单元〔QA4〕和改良型膜单元〔NQ6Star〕软件一般采用的膜单元为经典膜单元,它的特点是带旋转自由度的精华非协调平面四边形等参改良型膜元〔NQ6Star〕,NQ6Star单元特点是对于非规如此四边形单元也可得到较合理的应力分布,在受弯矩作用情况下,可明显减少经典膜单元计算转角位移结果与理论值存在的较大误差,对温度荷载的计算可以达到Etabs的精度,对边框柱与剪力墙的协调性好等因此在计算温度荷载时,或者边框柱结果不正常时可选用改良型膜单元计算14、考虑梁、柱端刚域一般勾选考虑梁端刚域,不考虑柱端刚域15、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一般默认勾选16、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一般不勾选17、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采用弹性板时勾选,一般不勾选18、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 一般不勾选19、刚性楼板假定 一般勾选“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其它计算非强刚〞根据规X要求,某些整体指标的统计需要在刚性楼板假定前提下进展。
如果设计人员选择该项,如此软件只在计算相应结构指标时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计算结果,在计算其它指标与构件设计时采用非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结果这样,设计人员只计算一次即可完成整体指标统计与构件设计软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模型进展计算的内容主要有:层刚心、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之比方式计算的层刚度、位移比、位移角、刚重比等20、考虑P-△效应软件在设计结果文件中输出了结构是否应该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判断结果,设计人员可以参考软件输出结果进展设置三、 风荷载信息..............................................1、执行规X 选GB50009-20122、地面粗糙度类别 分A、B、C、D四类,按实际情况填写3、修正后的根本风压 这里所说的修正后的根本风压,是指沿海、强风地区与规X特殊规定等可能在根本风压根底上,对根本风压进展修正后的风压对于一般工程,可按照《荷载规X》的规定采用《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拟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根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且不能在修正后的根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
4、结构X向、Y向根本周期 该参数主要用于风荷载计算时的脉动增大系数计算由于X向、Y向风荷载对应的结构根本周期值可能不同,因此这里输入的根本周期区分X、Y方向软件按《荷载规X》简化公式计算根本周期并作为默认值,设计人员可将计算后结构根本周期填入重新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计算结果5、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该参数主要用于风荷载计算时的脉动增大系数计算混凝土结构默认0.05,有填充墙钢结构默认0.02,无填充墙钢结构0.016、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高规》4.2.2条规定:“〞软件提供该参数,设计人员可在此输入,软件只在承载力设计时才应用该参数7、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 风振舒适度验算用的风压,可参考《高钢规》相关规定8、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风振舒适度验算用的阻尼比,《高规》3.7.6条建议取0.01~0.02,一般取0.029、精细计算方式下对柱按柱间均布风荷加载 该参数用来控制风荷载施加方式,勾选如此根据柱左右受风面承受的风荷载以均布荷载形式施加在柱间该参数只在风荷载计算方式为“精细计算方式〞下有效10、考虑顺风向风振 该参数用来控制风荷载计算时是否计算风振系数,一般要考虑。
11、体型分段数 该参数用来确定风荷载计算时沿高度的体型分段数,目前最多为3段12、考虑横向风振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XGB50009-2012》第8.5.1 条规定:“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与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一般而言,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高宽比大于5的高层建筑可出现较为明显的横风向风振效应13、考虑扭转风振 该选项用来控制风荷载计算时是否按2012《荷载规X》8.5节考虑扭转风振影响14、结构一阶扭转周期该参数用来计算扭矩谱能量因子,详见2012《荷载规X》附录H.3.4四、 地震信息1、设计地震分组 根据《抗震规X》附录A与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选择2、设防烈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