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水社区功能区划研究.pdf
7页滨水社区功能区划研究滨水社区功能区划研究 吴松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210098) E-mail:ws0430203028@ 摘摘 要要:本文在明确了城市滨水社区功能区划概念、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滨水区功能区 划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给出了目前我国滨水社区功能区划的具体步骤 并针对×省×市通吕 河口南通港区滨水功能区划问题, 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方案, 对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滨水社区;功能区划; 通吕河口 1. 引引 言言 我国的城市滨水社区的开发和再开发起步较晚,城市滨水社区开发只考虑改善城市形象, 出现了忽视文脉、同城市缺乏联系、形态杂乱的问题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再 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滨水活动的有机结合, 没有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特色城市滨水社区作为公共空间系统的一部分,应和其他城市公 共空间产生联系组成系统现时的滨水社区设计,未能足够考虑滨水社区形态问题,忽视了 各个实体形态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呼应 因此迫切需要对城市滨水社区的功能进行区 划,明确滨水社区的功能作用和建设目标 2. 滨水社区功能区划滨水社区功能区划 2..1 定义定义 滨水社区功能区划是指从城市滨水整体空间观点出发, 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 展状况, 把特定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的滨水社区单元, 研究各滨水社区单元的滨水利用现 状和发展变化趋势, 提出不同滨水社区单元的功能作用和建设目标, 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管 理对策。
2..2 原则原则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形象集中表现的亮点,这里是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貌的 结合点[1]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必须引入城市设计的观念,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注重空间的 整合,让富有特色的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所 以滨水社区功能区划就应该有一定的原则: 1)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的原则 -1- 城市规划法明确地把城市性质的确定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 认为城市各项建设 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滨水景观建设属于城市建设,滨水功 能区划是为滨水景观建设服务的, 因此滨水功能区划要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 与城市总的规 划相匹配,不能破坏城市整体建设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做滨水功能区划之前, 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自然条件以及环境的开发利 用潜力划分功能区根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因地制宜,鼓励在环境区域内 进行与之相适宜的滨水开发建设, 避免滨水区开发模式雷同等问题; 开发建设不可超过区域 环境的生态承载力,要保证区域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坚持空间整合的原则 在城市滨水功能区划时,必须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构建完整的滨水空间,完善整个城市 的公共空间体系。
要保护滨水自然格局的完整性,这也就是说在滨水区设计时,防止孤立地自 成一体,而和市区分隔滨水开放空间廊道应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 “水 滨公有” 、 “亲水为公共权益”,滨水区设计要时时想到全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 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结起来[2]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滨水区与市区的 空间相互渗透,强调视觉的通透性就滨水区建筑单体方面,在考虑城市天际线同时,在滨水区 的建筑密度一定要降低,将滨水建筑的一、二层架空,使得滨水区空间向城市内部空间渗透 同时,调整滨水区的建筑、道路的布局方向形成风道引入水滨的水陆风滨水的绿化应尽量 采用自然化设计,按生态学理论把乔木、灌木、藤蔓、草本、水生植物合理配置在一个群落 中,创造自然型的滨水区 2..3 划分步骤划分步骤 1) 分析区域或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滨水功能区划分的范围并准备工作底图; 2)根据调查和监测数据,以及滨水功能区类别的定义、划分原则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每一 单元的功能类别; 3) 把区域类型相同的单元连成片,并绘制在底图上; 4) 根据滨水景观管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被保护对象对滨水景观建设的要求,兼 顾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 将已建成区与规划中的开发区等所划区域最终边界的区域功能 类型进行反复审核,最后确定该区域的滨水功能区划分的方案 -2- 界 定 滨 水 功 能 区 范 围 确定单元区 划功能类别 划分原则 调查和监测 数据 区 域 功 能 归 类 审核 经 济 社 会 环 境 安 全 确 定 功 能 区 划 方 案 区 域 及 城 市 发 展 规 划 图图 1 滨水景观区划步骤图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3.1 概况概况 通吕河口周边地区位于通吕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这一地区位于人民西路两侧, 人民路 公建带是南通市一条主要的公建分布带, 通吕河口周边地区通过人民路和南通市旧的城市中 心——南大街中心区有着直接便捷的联系, 这一地区也作为人民路公建带的延伸、 南大街商 业圈向滨江地区延伸部分,规划的沿江公路从基地内穿过。
从周边关系来看,基地将来处于 一个居住组团密集的区域内, 应充分利用良好的滨水资源, 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元化 的社区 通吕河口周边地区基本上为南通港区客运码头用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因为客运交通 的兴起,造成了周边地区的兴旺,周边地区兴建了大量的与客运相配套的建筑与设施,当时 这个地区是南通市最为兴旺的地区之一, 随着南通陆路客运交通的发展, 水上客运现已逐渐 萎缩,周边地区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客运广场和汽车客运站已基本荒废,与客运 相配套的设施也基本失去了应发挥的功能作用 因此, 我们把通吕河口周边地区功能定位为: 近期保留港口码头,适当扩大货运堆场用地,远期将建设成集生态居住、商业办公、文化娱 乐、绿地游憩、旅游客运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现代化城市滨水社区 3.2 通吕河口南通港区功能置换方案通吕河口南通港区功能置换方案 通吕河口南通港区现状是客运广场和码头用地, 但随着水上客运交通的萎缩与水上客运 相配套的用地和设施已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如客运广场、汽车站等) ,周边的地区也失去了 往日的繁荣景象,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沿江开发、江海联动的实施,对这一地区功能 -3- 的置换可以说是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我们对此提出功能置换方案: 随着濠河周边的逐渐建成,南通会寻找另外的滨水空间,通吕运河、海港引河逐渐进入 了南通市民的视线,近期五水公园的启动建设,也拉开了两河两岸建设的帷幕,南通下一步 将两河两岸打造为继濠河水系生态圈之后的第二道水系生态圈, 通吕河口周边地区位于两河 两岸滨江起点地区,是两河两岸休闲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客运广场两侧的港 口码头用地还在发挥一定的货运功能,而且目前还没有更大的港口完全替代它的货运功能, 因此对客运港口的改造应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先将客运码头搬迁,置换成货运码 头,并扩大其仓储、堆场用地,保留港口和码头用地,但不再扩大其用地范围,适当扩大仓 储、堆场用地,处理好仓储、堆场用地不足的问题,整顿客运广场环境;第二阶段,随着洋 口港的建设,大部分货运都利用水深条件更好、吨位更大的海港进行运输,内河水运会逐渐 衰落, 这时再把客运码头逐渐改造为南通市重要的旅游客运码头, 将客运广场改造为滨江休 闲广场,这样使得方案的可实施性更好远期进一步发展商业办公、生态居住、文化娱乐等 城市生活功能,最终该地区将建成集生态居住、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绿地游憩、旅游客运 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现代化城市滨水社区。
表 1 通吕河口周边地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居住用地 9.13 7.04 公共设施用地 15.17 11.69 商业金融业用地 6.74 其 中 市场用地 9.63 仓储用地 24.65 19.00 港口用地 16.62 12.81 道路广场用地 22.94 17.68 道路用地 18.94 广场用地 3.19 其 中 停车场用地 0.81 交通设施用地 0.78 0.60 绿地 40.46 31.18 公共绿地 37.91 其 中 防护绿地 2.55 城市建设用地 129.75 100.00 河流水域 28.76 -4- 规划总用地 158.51 表 2 通吕河口周边地区规划用地平衡表(方案二)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居住用地 16.36 12.61 公共设施用地 22.10 17.03 商业金融业用地5.54 文化娱乐用地 6.93 其 中 市场用地 9.63 仓储用地 15.84 12.21 港口用地 11.27 8.69 道路广场用地 22.94 17.68 道路用地 18.94 广场用地 3.19 其 中 停车场用地 0.81 交通设施用地 0.78 0.60 绿地 40.46 31.18 公共绿地 37.91 其 中 防护绿地 2.55 城市建设用地 129.75 100.00 河流水域 28.76 规划总用地 158.51 3.3 通吕河口南通港区功能区划分通吕河口南通港区功能区划分 我们强调该地区多功能的复合,根据功能布局,将这一地区分成以下几个功能区: 1)滨江休闲区 滨江休闲区位于沿江地段, 基本上是原来的客运广场及其两侧的港口用地。
将客运广场 改造为购物休闲广场, 两侧的港口用地逐步置换为文化娱乐用地和休闲商业用地 对这一地 区进行改造时, 应充分考虑对历史沉积的改造和再开发利用 滨江休闲区的空间形态是大面 积的开敞空间中零星分布着小体量的文化娱乐、休闲商业建筑,并强调其公共性、亲水性和 可达性 2)沿路公建区 -5- 人民路公建带是南通市最重要的公建分布带之一, 作为南大街商业圈的延续, 在人民西 路的两侧布置商业金融用地 3)生态居住区 为了增加该地区的人气,在沿江公路南侧,沿路公建区的外侧布置两大片居住用地,由 于此处优美的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所以此处的居住用地应建成中高档生态居住区 4)滨河生态绿化区 在通吕运河两侧布置 150~250 米宽的生态绿化带创造水绿生态走廊,大力发展水绿 结构,提高绿化量,形成城市的绿化景观带 5)生态岛区 由任港河和港池引河围合而成的岛状区域, 对其内部的仓储和居民进行搬迁, 建设成为 有着良好绿化的生态岛 6)港口仓储区 位于基地的西南角,保留港口用地,并进行扩大,向外侧布置仓储用地 7)市场区 位于基地的西北角,主要是用于销售石材的市场用地 4. 结结 论论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城市滨水区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 遍关注。
滨水功能区划作为滨水区建设中关键性的步骤,对滨水区景观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区划必须要有前瞻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管理,实用可行滨水区是城市中主 要的开放空间,由于其所处特殊的边缘位置,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区划 合理的滨水区能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商机[3]不难预料,世界城市滨水区还会有长足的发展,而 正在崛起的中国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和建设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必将给中国带来经济、旅 游、文化各个方面的推动力,给市民带来更多休闲场所和丰富的体验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黄金华. 浅谈城市滨水区设计[A].山西建筑,2005(8). [2]汪德华.试论水文化与城市规划的关系[J].城市规划汇刊,2000(3):20-36. [3]钱 欣. 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A].中国园林,2004(11) -6- District Function Compartmentalize of Urban Waterfront Wu Song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