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单质性质.ppt
22页§2.3.3 §2.3.3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一、卤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一、卤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一一、、卤卤素素单单质质物物理理性性质质一、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一、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单质单质颜色和状态颜色和状态(常态)(常态)密度密度熔点熔点℃℃沸点沸点℃℃溶解度溶解度F F2 2淡黄绿色气体淡黄绿色气体1.69g/L1.69g/L-219.6-219.6-188.1-188.1与水与水反应反应ClCl2 2黄绿色气体黄绿色气体3.214g/L3.214g/L-101-101-34.6-34.6226cm226cm3 3BrBr2 2深红棕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119g/cm3 3-7.2-7.258.7858.784.16g4.16gI I2 2紫黑色固体紫黑色固体4.93g/cm4.93g/cm3 3113.5113.5184.4184.40.029g0.029g加加 深深增增 大大升升 高高减减 小小卤素单质卤素单质颜色颜色常温常压下状态常温常压下状态熔沸点熔沸点密度密度溶解性溶解性(H2O)(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毒性毒性 剧毒剧毒 毒毒 毒毒 较低毒性较低毒性 逐渐减弱逐渐减弱 F2 Cl2 Br2 I2淡黄绿淡黄绿 黄绿黄绿 深棕红深棕红 紫黑紫黑 逐渐加深逐渐加深气气 气气 液液 固固 一应俱全一应俱全 低----------低---------- >高>高小-----小--------------- >大>大(反应反应) 可溶------可溶------ >难溶>难溶 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一、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一、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结论: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具有结论:卤素单质物理性质具有递变性递变性。
二、卤素的原子结构二、卤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名称:氟 元素名称:氟 氯 氯 溴 溴 碘碘元素符号:元素符号:F Cl Br I核电荷数:核电荷数:9 17 35 5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点:最外层均有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个电子,易得电子易得电子不同点:不同点:①①核电荷数不同;核电荷数不同;②②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③③原子半径不同原子半径不同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原子半径:原子半径: 由小由小-----------------------------→大大结论: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但化学活泼性有差异结论: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但化学活泼性有差异7为什么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为什么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是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个电子获得一个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结构获得一个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结构 两个卤素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就能形成两个卤素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就能形成 8电子电子所以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的稳定结构的稳定结构(1)卤素单质与金属的反应卤素单质与金属的反应氟(氟(F2)可以与)可以与所有金属所有金属反应反应氯(氯(Cl2)可以与)可以与绝大多数绝大多数金属反应金属反应溴、碘也可以与溴、碘也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例如:例如:2Fe+3Cl2 2FeCl3 2Fe+3I2 2FeI2 三、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三、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光光500℃ 生成氢化物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很稳定 Cl2 光照或点燃光照或点燃 H2+Cl2=====2HCl HCl稳定稳定Br2 高温高温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较不稳定I2 高温、持高温、持 H2+I2======2HI HI很不稳定很不稳定 续加热续加热 500℃光照光照或点燃或点燃方程式方程式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名称名称(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氢化物的水溶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液的酸性增强增强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分析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分析•相同点:都生成卤化氢相同点:都生成卤化氢•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反应程度:•生成卤化氢的稳定性:生成卤化氢的稳定性:•生成卤化氢的酸性生成卤化氢的酸性:易易→难难剧烈剧烈→缓慢缓慢强强→弱弱弱弱→强强(3)卤素与水的反应卤素与水的反应2F2 ++ 2H2O == 4HF ++ O2 (爆炸)(爆炸)氧化剂:氧化剂:F2 还原剂:还原剂: H2OCl2 ++ H2O HCl ++HClO (能反应)(能反应) Br2 ++ H2O HBr ++HBrO (很弱)(很弱)I2 ++ H2O HI++HIO (极弱)(极弱)与与水水反反应应的的剧剧烈烈程程度度逐逐渐渐减减弱弱(4)与碱反应与碱反应:(5)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F2 ++ 2NaCl(熔融)=(熔融)= NaF ++ Cl2Cl2 ++ 2NaBr== 2NaCl ++ Br2Cl2 ++ 2KI == 2KCl ++ I2Br2 ++ 2KI == 2KBr ++ I2F2 Cl2 Br2 I2氧化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F-- Cl-- Br-- I--还原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 NaCl + AgNO NaCl + AgNO3 3 == AgCl↓ == AgCl↓(白色)(白色) + NaNO+ NaNO3 3 NaBr + AgNO NaBr + AgNO3 3 == AgBr↓ == AgBr↓(淡黄色)(淡黄色)+ NaNO+ NaNO3 3 NaI + AgNO NaI + AgNO3 3 == AgI↓ == AgI↓ (黄色)(黄色)+ NaNO+ NaNO3 3加入加入AgNOAgNO3 3溶液溶液 再加硝酸再加硝酸AgCl AgBr AgI AgCl AgBr AgI 均不溶于稀硝酸均不溶于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可作为检验氯离子、溴稀硝酸,可作为检验氯离子、溴离子及碘离子的试剂。
离子及碘离子的试剂实验实验】】1、卤化银、卤化银四、四、 卤化银的制取及卤离子的检验卤化银的制取及卤离子的检验注意:氟化银可溶于水注意:氟化银可溶于水2. Cl-、、Br-、、I-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方法方法现象现象Cl-Br-I-AgNO3、稀、稀HNO3白色沉淀白色沉淀①①AgNO3、稀、稀HNO3浅黄色沉淀浅黄色沉淀②②氯水、氯水、CCl4分层,下层为分层,下层为橙色橙色①①AgNO3、稀、稀HNO3黄色沉淀黄色沉淀②②氯水、氯水、CCl4分层,下层为分层,下层为紫红色紫红色③③氯水、淀粉氯水、淀粉溶液变溶液变蓝色蓝色五、卤素的特殊性五、卤素的特殊性氟氟:能置换出水中的氧:能置换出水中的氧 2F2 + 2H2O → 4HF + O2 溴溴::常温下为液体(唯一)常温下为液体(唯一) 极易挥发极易挥发 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碘:碘:升华(用于分离或提纯)升华(用于分离或提纯) 碘与淀粉变蓝色碘与淀粉变蓝色 易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的有机溶剂常用的有机溶剂:苯(密度:苯(密度:<水)水)汽油(密度:汽油(密度:<水)水)酒精(密度:酒精(密度:<水水与水互溶)与水互溶)CCl4 (密度:(密度:>水)水)9/9/202416六、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六、含卤化合物的主要用途1.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可用于雕刻玻璃。
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可用于雕刻玻璃2.AgX的感光性:的感光性:AgBr常用作感光材料;常用作感光材料;AgI用于人工降水(雨、雪)用于人工降水(雨、雪)2AgX → 2Ag + X2光光光光3.加碘盐(在食用盐中加入加碘盐(在食用盐中加入KIO3))预防甲预防甲状腺肿大状腺肿大思思 考:考: 根据我们学习过的卤族元素这根据我们学习过的卤族元素这族元素学习的方法,你认为该如何族元素学习的方法,你认为该如何学习一个家族的元素?学习一个家族的元素?典型的元素单质典型的元素单质点点面面一个家族的元素一个家族的元素类推类推结构结构决定决定性质性质(1)与金属反应与金属反应: 2M+nX2 →→ 2MXn (一定条件一定条件)(2)与氢气反应与氢气反应: H2+X2 →→ 2HX (一定条件一定条件)(3)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特特: 2F2 ++ 2H2O == 4HF ++ O2 (爆炸)(爆炸)X2 ++ H2O == HX++HXO(4)与碱反应与碱反应:(5)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Br2 ++ 2KI == 2KBr ++ I2(氟特殊氟特殊)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化学性质相似性化学性质相似性X2 ++ 2NaOH == NaX ++NaXO+ H2O (氟特殊氟特殊)F→Cl→Br→I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逐渐增大单质单质颜色颜色逐渐加深逐渐加深熔沸点熔沸点逐渐升高逐渐升高与与H2反应反应逐渐困难逐渐困难氧化性氧化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离子(离子(X-))还原性还原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卤化氢卤化氢((HX))稳定性稳定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酸性酸性逐渐增强逐渐增强AgX颜色颜色逐渐加深逐渐加深AgX水溶性水溶性逐渐减小逐渐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减弱2、递变性、递变性练习练习:1.:1.砹(砹(At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砹或砹的化合物可能具有卤族元素,砹或砹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的性质是( )( )A A、常温下,单质砹是白色固体、常温下,单质砹是白色固体B B、单质砹难溶于水、单质砹难溶于水C C、砹易与氢气化合、砹易与氢气化合 D D、砹能与水剧烈反应、砹能与水剧烈反应B BB 2.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X --为为Cl--,Br--或或I-- ),甲中加淀粉,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 Br--, I--,Cl-- C. I--,Br--,Cl-- D.Cl--,I--,Br--B9/9/202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