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长市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15387706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08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长市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1)一、城市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18°39'19〃-119°13'23〃,北纬32° 27'36〃-32° 57'36〃 天长市西南部边境与本省来安县相连,其他三面均被江苏省环抱, 东、东北隔湖与高邮市相望,东南、南、西南分别同扬州市、仪征 市、南京市六合区接壤,北与金湖县、盱胎县毗邻其东距上海67公 里,扬州54公里,南距南京85公里,西距合肥246公里,滁州95公里 境内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约56公里,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天长市 区位于东经119°01‘,北纬32°14‘2、 历史沿革天长市历史悠久,正式置县是唐朝玄宗元年(742年),为纪念唐 玄宗(748年)李隆基生日,将每年的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设千秋 县天宝七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为天长县,属淮 南道扬州,设县治于县境内与高邮县北阿镇一带,至北宋年间在现城 区置县城3、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城区范围内有川桥河和白塔河两条水系,川桥河由西南至东北、白 塔河由西向东穿过城区城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以簸箕形 状倾向高邮湖。

      城区地面标高在7—25米之间,局部地区低于7米2) 气候气象天长市属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 季主导风向为偏南风,静风率高达14%年平均气温14.8°C,最高气温 40°C,最低气温-17.1C年平均降雨量104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19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91.3小时3) 地质境内地层自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发育城东南一带地基承载力一般 在150KPa/m2左右,城西荭草湖一带地基承载力一般在lOKPa/mt左右, 老城和城北地区的地基承载力一般带OKpa/皿左右根据国家地震区划,未来100年内,市区对于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 均按6度设防4 )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天长市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61.5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8人全市 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44.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187元(约 817美元)财政收入2.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4元,在岗职工年 平均工资7317元,居民人均储蓄333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2亿 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817万美元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三产结构为24.6:44.1:31.3,比2001年的 26.2:43.7:30.1略有调整,比1990年的50.8:30.7:18.5有较大调整,基本形 成二、三产业推动型的发展结构。

      二、 城市总体规划基本情况1、 天长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安徽省东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城市城市的主要职能是:(1)滁州市域的次中心城市;(2 )天长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以发展机械、电子、光电缆、仪表、医药工业为主的城市2、 天长市区城市规模近期2005年:城市人口规模14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4.5平方公 里中期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2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0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30万人,控制在30平方公里内,3、 规划结构与形态城市总体布局形成“一城二带三轴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一城:天长市城区;二带:川桥河、白塔河绿带及旅游观光带;三轴:205连接线、天长一南京、天长一扬州发展轴;四组团:东部工业区组团、中部老城区组团、西部工业区组团、 南部城市中心区组团三、 森林公园现状概况森林公园位于天长市区西郊,隶属城西林场,是我市唯一的地方国营林场,其 南邻天(长)汊(涧)一级公路,北接白塔河南岸,西靠川桥河,东连老川桥河和 城区老西门居民区,原天(长)滁(州)公路(老312省道)贯川其境;其西南为 城市新开辟的10平方公里西城工业园区,东南是我市三个较大的居民住宅小区(园 林小区、明园小区、安康小区)。

      基地现状四面环水,三面环堤,周边道路有天汊路、环城路与城市便捷联系, 老312省道贯穿其间,将基地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区内地势平坦低洼,高程在 6.2-8.8米之间,分布有生产性道路,森林植被主要有杨树和池杉;企业单位有盐 务管理局、汽车修理厂、窑湾豆制品厂、污水处理厂、液化气站和构件厂;南部有 一人工水面,东部有一老街,总体规划中一条道路横穿其间连接新老城区基地总 面积约1.2平方公里(1800亩)城西林场现有管理人员5名,护林员3人(含兼职),办公室3间84平方米,护 林房8间162平方米,有自主水面4处约120亩建场前,属沼泽地,年年淹水,是市 区上游釜山水库、川桥水库、时湾水库的行、蓄洪区,由于遍生多年生荭草(能编 织苇帘),故又称荭草湖,生长的荭草供市民当柴草烧锅,每年荭草收入约2万元 左右,经济效益十分低微1989年元月,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在广 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开发荭草湖,营造生态林”的决定,此举得到了 天长市民的积极拥护和响应,全体市民认为,开发荭草湖,营造“城市的肺”,是 县委、县政府切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做 法。

      当年通过义务植树的形式,发动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学校师 生改造荭草湖,营造池杉1000亩;第二年及第三年,由原县林业局副局长张超同志 进行技术承包造林,两年共完成造林1160亩,截至1990年,共投入资金80万元,通 过开展技术承包、义务植树、领导办绿化点等一系列措施,共营造池杉、杨树速生 丰产林2160亩,植树14.5万株;修筑了林间道路,开挖了排水沟,生长着郁郁葱葱 的林木,彻底改变了荭草湖的面貌建场以来,城西林场一直作为全市义务植树基 地之一,每年有2000余人次来此参加义务植树和义务护绿活动1991年、1996年、1998年三年大汛年份,淹水深度在1—2.5米, 时间在1个月一3个月;1999年因城市防洪的需要,川桥河改道,同时 建设城防大堤,林场东、西被筑起了大堤,正常年景不会淹水,汛期 不再受涝,2003年大水,位于林场东南面的老川桥河溃堤,林场内又 一次汪洋一片,大水后,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将东面的老川桥河堤 加宽加高,确保大汛年份不再淹水由于,河流改道,修筑河堤,新 建市污水处理厂等占地,城西林场现有经营面积为1740亩,其中:意 杨林924亩,池杉林280亩,池杉、意杨混交林260亩,其余为水面和道 路。

      以老天滁路为界,分南北两湖,其中南湖有林面积40亩,北湖有 林面积754亩,林区内公路4.6公里,并以林区公路进行小班区划,南 北湖共划分11个小班(含北湖堤外1个小班300亩)2000年,投资75 万元,初建天长市森林公园,沿天汊一级公路边开挖了水塘,建起了 拱桥、曲桥、风车、便道、服务部等,购置了10艘游乐小艇,水塘埂 上栽上树,水里养上鱼,水上摆上游艇,供市民游玩为满足市民健 身需求,2005年,在南湖林中建休闲广场一处3000平方米,1300米中 心路建成3.5米混凝土路面新、老川桥河堤建成3.5米宽的沥清路 面今年初,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代表大会和市七届政协三次委员会同 时提出1号提案,要求市政府加强市区绿化以及森林公园规划和建设, 使市民休闲、娱乐有去处,锻炼、健身有场地土地使用现状一览表名称占地面积(公顷)2.8道路广场水面8.6绿地72其 中池杉林16杨树林56低洼地16.8老街4.5企业单位15规划总面积119.6四、规划编制背景现代城市正快速地成为钢筋混凝土森林,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 越来越快,所要面对的是高度紧张的生活方式,及越来越小的生存空 间;同时,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老龄人活动场所严重缺乏。

      因此, 能使身心都得到放松的休闲健身活动,将是发展趋势目前的双休日 和长假以及随之而来的假日休闲活动,使得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 体的森林公园大有可为为保护、利用、管理、开发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资源,发挥森林 公园的生态、社会及经济价值,为天长市森林旅游发展能够科学有序 地进行,特制定本规划五、 规划编制依据(1) 建设部《城市公园规范》;(2) 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3)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4) 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天长市综合经济开发区总体规 划》六、 规划指导思想与理念充分发挥森林公园天然生态系统的优势,大力开展市民健身和休 闲活动,引导和促进自然生态养生的健康发展,带动城市社会、经 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考虑森林公园总体与局部,近期和远 期的关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适度、有序的开 发,逐步将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城市一流的休闲健身场所1) 突出生态,保护为先突出森林公园的总体自然生态景观,把握和创造人工环境、建筑 和空间序列与景观充分尊重基地的自然基础风貌和条件,在不违反 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等自然生态,发掘有 特色和价值的人文生态文化,实现规划目标。

      2) 适度开发,功能适当把握森林自然脉络和景观要素的构成,以适度开发建设为宗旨, 减少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和浪费,在公园现实和发展的可能的 前提下,完善综合服务接待功能和设施,把握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 软件设施及思想观念的建设,充分体现有限的资金在局部土地空间环 境的高效运作中,实现其预期价值通过政府和经营者的整体高水平 合作,创造经济和文化的高附加值,创造城市面貌新的亮点3) 追求特色,展示和谐以自然生态、特色植物游览等地域特色资源的高效和高品位组合 设计,构筑森林公园的独特风格和景致挖掘和弘扬地方人文历史和 传统,通过提炼、加工、创造,有机再现地域风土所养育的人文精 神,探索人杰地灵的双重因子互动所复合构筑的文化,从而使森林公 园的整体价值得到升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休闲健身活动,大力推 进科学研究和科普知识教育,把科教兴国和生态旅游自然结合,寓教 于乐从而形成参与型、科学型、知识型的和谐优美的森林公园七、规划原则(1) 保护原则、特色原则在深入调查天长市城市生态系统特色与机制的前提下,高度重视 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湿地资源和各种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地 貌和自然生态,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恢复和突出荭草 湖自然湿地景观,创造新颖独特的公园格局;同时,挖掘地方人文景 观和文化资源,继承地方历史文化传统,赋其新意,增添地域文化氛 围,将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文化高度有机结合。

      2) 协调原则森林公园的规划应符合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 上,结合市民休闲健身活动的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使游客在森林公 园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展3) 可操作性、弹性发展的原则充分研究森林公园的现状和自然地形地貌,合理确定森林公园的 环境容量,开发内容和模式,科学规划布局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对项 目的选址、规模以及道路网的规划应尽量减少土方量,节省投资,便 于近期实施同时结合远期发展目标,采用分期分区的开发模式从 而在规划目标和建设时间等因素上,保留有规划的弹性、应变性和开 发的时序性4) 参与性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追求,也由功能型逐步向生 态型、文化型演化本规划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交融与对 话,提高森林公园的科学性和知识性,在规划设计上应强调游客的参 与性、娱乐性和舒适性,使人们充分领略森林公园独特的文化魅力5) 可持续性原则应高度重视森林公园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 发而造成的资源破坏和枯竭,在积极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有独创 性地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