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中的应用.docx
9页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护士为住院患儿留置针穿刺操作进行现状调查,确定提高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的活动主题,拟定计划,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6.75%提高至改善后95.2%,目标达成率为100.67%,进步率为9.74%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规范护士为住院患儿留置针穿刺的操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儿童静脉留置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其优势在于可保持静脉通畅, 随时给药, 便于抢救, 同时避免了对患儿进行反复穿刺, 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然而,儿童血管较细且多显露不清楚, 穿刺时哭闹、好动、不配合,难免出现首次静脉穿刺失败、穿刺时间过长等情况, 极易引起家属焦躁不安、心疼、愤怒,以及穿刺后护士宣教不到位导致留针脱出等等,导致家属满意度直线下降,调查结果显示[1],约50% 的护理投诉与静脉输液有关为提高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我科开展以“提高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6月12日-7月12日品管圈现状把握(对策实施前、改善前)阶段在我院心儿科住院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1/12-8(1.58±1.84)岁;疾病分类:上呼吸道感染56例,先天性心脏病18例,黄疸6例选取2020年10月10日-11月10日品管圈效果确认(对策实施后、改善后)阶段住院的7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2/12-9(1.43±1.62)岁;疾病分类:上呼吸道感染51例,先天性心脏病2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全程在心儿科病房住院并需置入留置针;住院期间固定陪护家属;家属同意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由他科转入心儿科;住院期间更换陪护家属;家属不同意加入本研究1.2方法1.2.1 品管圈组成 2011年3月本科成立品管圈,命名为“爱护圈”,象征患儿的健康,我们用心守护此为第八期活动,通过宣传和个人意向,由7名医护人员自愿参加,圈员工龄3-31年,其中主管护理师2名,护理师5名;研究生2名,本科4名,大专1名圈长由研究生学历心儿科工作7年的主管护理师承担,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组织活动开展,带领圈员参与活动。
督导员由心儿科病区护士长承担,负责指导正确使用质量管理工具,保证活动开展的正确性及科学性1.2.2 主题选定 品管圈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指出临床工作中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从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三个方面,以5、3、1评价法进行打分,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圈能力为77.14%1.2.3 计划拟定 全体圈员讨论,拟定活动计划,绘制甘特图,制定查检表1.2.4 现状把握 圈员查检2020年6月12日-7月12日护士为患儿静脉留针穿刺后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从护士是否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护士是否进行静脉留针穿刺相关宣教、患儿有影响静脉留针穿刺的病情、家属对静脉留针输液的意愿、家属对静脉留针相关知识、家属是否理解穿刺时不能陪伴患儿、留针收费是否超出家属接受范围、留针穿刺所需时间是否超出家属接受范围、负责穿刺者是否家属期望的人等9个主要问题点进行调查,调查80人次,调查项目为720项,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统计、总结,根据柏拉图分析得出76.47%为改善重点,存在主要问题依次护士穿刺非一次穿刺成功、护士未进行相关宣教或宣教不到位、家属对相关知识不了解、患儿血管条件及病情影响穿刺(见图1)。
图1 改善前柏拉图1.2.5 目标设定 根据公式计算设计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6.75%+(13.25%×76.47%×77.14%)=94.57%1.2.6 解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科室护士为患儿静脉留针穿刺后家属的满意度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护士穿刺非一次穿刺成功、护士未进行相关宣教或宣教不到位、家属对相关知识不了解、患儿血管条件及病情影响穿刺4个改善重点分别绘制鱼骨图,从人、物、方法、环境等方面进行要因分析,影响护士为患儿静脉留针穿刺后家属的满意度的真因是:患儿血管条件差、配合护士穿刺者未掌握固定按压方法、留置针宣教方法单一内容没标准、护士静脉穿刺培训不到位1.2.7 对策拟定与实施 全体圈员针对真因,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措施的经济型、效益性、可行性进行5、3、1评价法评分,得分达到总分80%以上者列入对策方案①按护士层级来进行静脉留针穿刺 针对在院外住院时间长经反复穿刺的、病情重:例如出现心衰,四肢水肿,脱水,高热,皮疹,呼吸衰竭等的、肥胖等血管条件不好的患儿,直接由N3-N5级护士留针患儿血管条件好,未在外院反复穿刺的、血管粗、直、充盈的由N1-N2级护士留针。
②制定统一的按压方法(适用于0-3岁患儿) 0-3岁患儿穿刺需在治疗室的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台为高98cm,长90,宽60cm针对不同穿刺部位、不同按压固定人力制定了统一的固定按压的手法a.穿刺头部静脉1人按压法:穿刺护士站在患儿头端,按压护士站在患儿左侧/右侧腹部位置,双手手掌固定患儿脸颊,以防头部晃动,双手小臂同时按压患儿肩部,同时靠近患儿侧的大臂及肩部重心按压患儿的上半身b.穿刺头部静脉2人按压法:在同a固定法的同时,另一位按压者站在患儿左侧/右侧膝关节位置,面向患儿头部用靠近患儿侧的大臂及肩部重力按压患儿大腿膝关节处,同时双手固定患儿双手c.穿刺上肢静脉1人按压法:穿刺护士站在患儿需穿刺上肢侧,将穿刺手臂打开与身体呈45-60°按压护士站在对侧位置,双手跨越患儿上半身且握紧需穿刺的上肢,其中一手臂及肩部重心按压患儿双肩关节,另一手臂及肩部重心按压患儿膝关节d.穿刺下肢静脉1人按压法:穿刺护士站在患儿左侧/右侧下肢尾部位置,将双下肢打开呈30-45°按压者站在对侧腹部位置,双手跨越患儿下半身且握紧需穿刺的下肢,肩部重心按压患儿髋关节,双手臂分别固定患儿膝关节e.穿刺下肢静脉2人按压法:在同d固定法的同时,另一位按压者站在患儿头端,双大臂及肩部力量按压患儿肩关节,双手固定患儿髋关节。
③多样化宣教方式 拍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视频,每日晨交接班时组长在每个病房电视播放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视频,患儿在治疗室穿刺时,可让家属在外面观看IPAD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视频,让家属熟知静脉输液健康教育重要知识点关注病区公众号输入“静脉输液”即可获得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知识要点利用病房电视/IPAD/公众号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视频与口头宣教相结合的宣教方式,让家属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知识点影响深刻④加强一级质量监控制定婴幼儿静脉穿刺技术质量管理标准,病区将静脉穿刺情况列入专项检查内容,定期如不定期进行考核,存在问题列入绩效考核,作为责任护士的专科质量考核标准1.3 评级指标1.3.1 有形成果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品管圈活动改善前后)静脉穿刺技术满意度,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正确率,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患者静脉留针穿刺技术满意度 =患者静脉留针穿刺技术满意度得分×总人数/(10×总人数)×100%,(得分:0分为不满意,10分为非常满意)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1.3.2 无形成果 全体圈员从QCC团队凝聚力、专业知识、责任心、自信心、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8个方面进行活动前后自我评价,计算均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描述2 结果2.1 有形成果 对照组静脉留针穿刺技术满意度为86.75%,观察组静脉留针穿刺技术满意度为95.2%通过品管圈活动住院患儿家长留置针穿刺满意度明显上升,目标达成率为100.67%,进步率为8.45%,血管条件差非一次穿刺成功、人员培训不到位、没有固定按压方法的指引、宣教内容没标准及时机不当、宣教方式单一五项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见表1)表1两组活动前后情况比较项目观察组(n=80)对照组(n=75)血管条件差非一次穿刺成功率81%92%病区护士留置针穿刺的理论知识得分69.47±10.3680.45±10.36家属对静脉留针穿刺知识掌握正确率49.1%66.36%2.2 无形成果 全体圈员对活动前后自我评价,结果表明呈正性成长,见图2图2开展品管圈前后全员自我评价雷达图3 讨论3.1 制定标准住院患儿静脉穿刺标准流程 运用品管圈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护理专科质量[2]穿刺前先评估家属对静脉留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针对家属对静脉留针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口头、手册宣教或专门视频宣教,让家属更加了解静脉留针的相关注意事项。
根据血管情况,选择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穿刺穿刺中针对不同穿刺部位、不同按压固定人力制定了统一的固定按压的手法,根据穿刺部位以及当时在场穿刺的人力进行固定按压,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利用专门制作的留置针宣教视频、宣传手册再次向家属加强宣教,提高家属的满意度3.2 按护士层级来进行静脉留针穿刺 经过品管圈活动调查发现护士层级与留置针穿刺是否成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4级穿刺成功率越高为91.67%,N1级穿刺成功率最低为75%针对患儿心衰严重、四肢水肿厉害、高热、皮肤色素沉着及皮疹严重等病情危重血管条件差的患儿,病区低年级护士评估后,由高年资组长进行穿刺留置静脉留针,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属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护患和谐和对医护工作者的信任参考文献[1] 陈巧玲, 全小明 郾 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2) : 143-144.[2] 郑伟,石爱丽,庄建英,等.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儿转运执行正确率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110-11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