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北工业大学风电场工程考试题库.pdf

2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675917
  • 上传时间:2018-08-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19.0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风资源1、风的形成:大气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季风环流(地理位置、海陆冬夏季热力差异——认为海洋恒温去判断,冷高压流向低压,热空气抬升)、局地风(海陆风、山谷风,白天晚上)2、风的等级:蒲福风级风速分级及对应的特征风速的计算方法 vN=0.1+0.824N^1.505 风向:3、测风系统组成:传感器(测风仪)、主机、数据存储装置、电源、安全与保护装置由于测风系统在野外,所以要求数据存储装置要有一定存储容量,而且可替换功能: 设备应具有 较高的性能和精度,具有 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保护数据安全准确的性能二、风资源评估1、测风数据要求(1)风场附近气象站、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①在收集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时应对站址现状和过去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包括观测记录数据的 测风仪型号、安装高度和 周围障碍物 情况(如树木和建筑物的高度,与测风杆的距离等) ,以及 建站以来站址、测风仪器及安装位置、周围环境变动的时间和情况等注:气象部门海洋站保存有规范的测风记录,标准观测高度距离地面10m 1970 年以后主要采用 EL自记风速仪,以正点前 10min 测量的风速平均值代表这一个小时的平均风速。

      年平均风速是全年逐小时风速的平均值②应收集长期测站以下数据:a)有代表性的连续30 年的逐 年平均风速 和各 月平均风速 注:应分析由于气象站的各种变化,对风速记录数据的影响b)与风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和风向数据c)累年 平均气温和气压数据d)建站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和风向、极端气温、每年出现雷暴日数、积冰日数、冻土深度、积雪深度和侵蚀条件(沙尘、盐雾)等注:本标准中逐小时 风速、 风向 、温度和气压数据分别是每 个小时的平均 风速、 出现频率最大的风向、平均温度和平均气压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极端气候)(平均值、极大值- )(2)风场测风数据应按照GB/T 18709-2002年的规定进行测风,获取风场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和标准偏差的实测时间序列数据,极大风速及其风向2、测风数据处理(1)总则测风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验证、订正 ,并 计算评估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参数2)数据验证数据验证是 检查风场测风获得的原始数据,对其 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检验出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经过处理,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完整的风场逐小时测风数据①数据检验㈠完整性检验a)数量 :数据数量应等于预期记录的数据数量。

      b)时间顺序 :数据的时间顺序应符合预期的开始、结束时间、中间应连续㈡合理性检验a)范围检验 ,主要参数的合理范围参考值见表1表 1 主要参数的合理范围参考值主要参数合理范围平均风速0≤小时平均风速<40m/s 风向0≤小时平均值<360 平均气压(海平面)94kPa≤小时平均值≤106kPa b)相关性检验 ,主要参数的合理相关性参考值见表2表 2 主要参数的合理相关性参考值主要参数合理范围50m/30m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 2.0m/s 50m/10m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4.0m/s 50m/30m高度风向差值<22.5 c)趋势检验 ,主要参数的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见表3表 3 主要参数的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主要参数合理变化趋势1h 平均风速 变化<6m/s 1h 平均温度变化<5℃3h 平均气压变化<1kPa 注:各地气候条件和风况变化很大,三个表中所列参数范围供检验时参考,在数据超出范围时应根据当地风况特点加以分析判断②不合理数据和缺测数据的处理㈠检验后 列出 所有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及其发生的时间㈡对 不合理数据再次进行判别,挑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数据,回归原始数据组。

      ㈢将 备用的或可供参考的传感器同期记录数据,经过分析处理,替换 已确认为无效的数据或填补 缺测的数据③计算测风有效数据的完整率,有效数据完整率应达到 90% 有效数据完整率按下式计算:%100应测数目无效数据数目缺测数目应测数目有效数据完整率式中:应测数目——测量期间小时数;缺测数目——没有记录到的小时平均值 数目;无效数据数目——确认为不合理的小时平均值数目④验证结果经过各种检验,剔除掉无效数据,替换上有效数据,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的风场实测 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并 注明这套数据的有效数据完整率编写 数据验证报告,对确认为 无效数据的原因应注明, 替换的数值应注明来源此外,宜包括实测的逐小时平均气温(可选)和逐小时平均气压(可选)3) 数据订正5.3.1 目的数据订正是根据风场附近长期测站的观测数据,将验证的风场测风数据订正为一套反映风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即风场测风高度上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5.3.2 当地 长期测站 宜具备以下 条件 才可将风场短期数据订正为长期数据:a)同期测风结果的相关性较好 ;b)具有 30 年以 上 规范 的测风记录;c)与风场具有相似的地形条件;d)距离 风场比较近。

      5.3.3 应收集的长期测站有关数据见4.1.2 5.3.4 数据订正的方法见附录A4)数据处理5.4.1 目的将订正后的数据处理成评估风场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包括不同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 、风速频率分布和风能频率分布、 风向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 等5.4.2 平均风速 和风功率密度月平均、年平均;各月同一钟点(每日0 点至 23 点)平均、全年同一钟点平均年、月;平均、同一终点平均)风功率密度的计算方法niiwpvD13))(( 21(W/m2)5.4.3 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以 1m/s 为一个风速区间,统计每个风速区间内风速和风能出现的频率s每个风速区间的数字代表中间值,如5m/s 风速区间为4.6m/s 到 5.5m/ 5.4.4 风向频率 及风能密度方向 分布计算出在 代表 16 个方位的扇区内风向出现的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能密度方向分布为 全年 各扇区的 风能密度与全方位总风能密度的百分比风能密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2注: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可能由于风速小,不一定是风能密度最大的方向5.4.5 风切变指数推荐用幂定律拟合,风切变幂律公式和风切变指数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3。

      如果没有不同高度的实测风速数据,风切变指数α取 1/7 (0.143 )作为近似值注:近地层任意高度的风速,可以根据风切变指数和仪器安装高度测得的风速推算出来估算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时需要推算出轮毂高度的风况5.4.6 湍流强度风能资源评估中采用的湍流指标是水平风速的标准偏差,再根据相同时段的平均风速计算出湍流强度( IT )5.4.6.1 湍流强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45.4.6.2 逐小时湍流强度逐小时湍流强度是以1h 内最大的10min 湍流强度作为该小时的代表值5.4.6 订正后的风况数据报告格式(示例)见附录C通过对风电场测风塔一年测风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参考气象站系列资料评价风资源数据的代表性,并推算代表年各风能要素以测风塔为代表的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评价结论如下:一、经过代表年订正后的测风塔各高度全年平均风速分别为m/s;相应的风功率密度分别为 W/m2 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风能资源较好,具有开发价值二、风场区域代表年70m全年主导风向,频率% ,风能密度分布最大方向,频率% 三、风电场址海拔高度在m之间,空气密度为 kg/m3 四、测风塔代表年70m高度 3m/s~25m/s 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分别为h,占总数的 % 五、风电场轮毂高度处50 年一遇最大风速为m/s。

      风速 15m/s 的湍流强度较小根据国际电工协会IEC61400-1 (2005)标准判定本风电场工程可以选择Ⅲ类风力发电机组风功率密度等级风功率10m 高度30m 高度50m 高度应用于密度等 级风功率密 度 W/m2 (50)年平均风 速参考值 m/s 风功率密 度 W/m2 (80)年平均风 速参考值 m/s 风功率密 度 W/m2 (100)年平均风 速参考值 m/s 并网风 力发电1 <100 4.4 <160 5.1 <200 5.6 2 100~150 5.1 160~240 5.9 200~300 6.4 3 150~200 5.6 240~320 6.5 300~400 7.0 较好 4 200~250 6.0 320~400 7.0 400~500 7.5 好 5 250~300 6.4 400~480 7.4 500~600 8.0 很好 6 300~400 7.0 480~640 8.2 600~800 8.8 很好 7 400~1000 9.4 640~1600 11.0 800~2000 11.9 很好三、风电场选址1、宏观选址(1)基本 概念风电场宏观选址即风电场场址 选择。

      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 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 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 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企业能否通过开发风电场获取经济利益的关键2)影响因素风能资源 和其它 相关气候条件、 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3)基本原则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5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150W/m2 尽量 有稳定的盛行风向,以利于机组布置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垂直风剪切较小,以利于机组的运行,减少机组故障湍流强度较小 ,尽量减轻机组的振动、磨损,延长机组寿命 湍流强度超过0.25 ,建风电场就要特别慎重选机型时要和厂家充分交流,看机组是否能够承受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3、满足联网要求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5、保证 工程安全 避免洪水、潮水、地震和其它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6、满足 环境保护 的要求避开 鸟类 的迁徙路径、 侯鸟和其它 动物 的停留地或繁殖区和居民区 保持一定距离, 避免 噪声、叶片阴影扰民减少耕地、林地、牧场等的占用7、满足 投资回报 要求。

      4)方法步骤1、确定备选场址(1)三种途径 : (根据 已建风电场 的发电情况,判断新风电场的开发前景)、 (已进行过 风能资源的调查) 、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部分省区的有关部门绘制了全国或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 ,按照 风功率密度 和有效风速出现小时数进行 风能资源区划,四个等级分区:风能丰富区、 较丰富、 可利用、 欠缺区, 某一风电场场址的风能资源不一定严格符合上述分区)更小的范围 选址来讲,更多的是要借助地形图 2)实地考察:考察内容、风能大小考察(气象局、居民、观察——风成地貌)之后确定2、风能资源测量测风塔的位置和数量一定要在 地形图 上先确定, 再到现场调整并最终确定;提高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90% )3、场址比选风能资源和相关气象条件、地形和交通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场址稳定,地震烈度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址)、接入系统条件 (比较各场址和现有变电站的距离)、政府居民、环保、用地、投资及电价对比、装机容量——定量分析2、微观选址风电场微观选址即风电机组位置的选择通过对若干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风电场 风电机组的布置方案,使风电场获得较好的发电量(原则) 。

      1)基本原则1、尽量集中布置2、尽量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影响,增加风电机组之间的距离风向集中的场址列距可以小一些,多行布置时, 呈梅花形布置 这和集中布置的原则是矛盾的方案比较就要在矛盾中寻求最优 3、避开障碍物的尾流影响区值得注意的是,多行多列布置的能量损失,和地形、地面粗糙度也有关系4、满足风电机组的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5、视觉上要尽量美观2)步骤1、确认风电场可用土地的界限2、结合地形、地表粗糙度和障碍物等,利用风电场测站所测的并经过订正的测风资料,在风电场范围内绘制出一定轮毂高度的风能资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