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四年级上册大象版科学书.doc
18页大象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四年级上册大象版科学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p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教材分析^p :1、本册内容情况:本册教材有以下八个单元的内容:我们的考察计划,吃的好吗,探访鱼儿,小小赛车会,动物家族,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招聘月球开发部长,走向两极每个单元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点,注重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渐进性第一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制作“秋天考察计划”,了解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再经历六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的学习,通过完整的“做中学”探究活动的锻炼,逐步学会能组成小组,明确分工,学会准备活动材料,能小组商议活动规则,最终实现对提出的研究问题制定出书面研究计划的的能力跨越;最后,结合第八单元走向两极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前人计划和组织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p ,并注重反思自己本学期参与计划与组织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精密的组织和计划是成功的保证。
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3、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四、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和现代教育技术五、课时安排:(总48课时) 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4课时 第二单元吃得好吗8课时 第三单元探访鱼儿8课时 第四单元小小赛车会6课时 第五单元动物家族6课时 第六单元饮料瓶的知识6课时 第七单元招聘月球开发部长6课时 第八单元走向两极4课时第三单元探访鱼儿 3.1鱼儿的家 累计课时数13-1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和自行发现鱼儿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生命的问题,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水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培养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3、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见解教学重、难点:做好考察活动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设计、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教学准备:考察记录表和笔、玻璃瓶、塑料袋、盆、放大镜、网兜等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 (12分钟)(一)创设情境引导生质疑 1、引导生看书本上的连环画,猜想小河里有什么?(生猜想) 2、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并知道小河是鱼儿的家那里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考察吧!关于考察你有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鱼儿的家在哪里?鱼儿的家是什么样子?鱼儿的家舒服吗?、、、、、、(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二)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但这次考察我们应重点解决这几个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明确考察的目的2、考察前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3、考察时应注意哪些活动规则? 4、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要认真做好记录三)学生自学课本26—28页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汇报交流(问题1-3) 1、考察鱼儿的家是什么样子?是否舒服? 2、玻璃瓶、塑料袋、“考察活动记录表”、小鱼网、盆等。
3、明确分工、遵守时间和纪律、注意安全等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评判、补充,优等生评判) (二)根据性别、特长交叉分组,每组6――8人 (三)小组商议,明确分工,分配、准备考察时所需要的物品比如谁拿什么材料,谁记录等四)小组讨论,合作制定考察活动记录表,为实地考察做准备,可参考课本28页“考察活动记录表”并明确如何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考察地点考察时间考察目的我们的发现我们的 问题学校 班级 考察人员(五)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对本节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生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讨论)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1)外出考察时应注意些什么? (2)小组制定好考察计划,按分工准备好考察所需的材料3、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别指名说说) 板书设计:3.1鱼儿的家 鱼儿的家―――小河 考察准备 考察注意教后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方法措施: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累计课时数15-16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交流与汇报前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2、了解水污染的形成和对人类的危害3、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4、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见解教学重、难点:认识水污染的形成和危害,汇报交流考察过程中的收获教学准备:考察统计表、污染统计表等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9分钟)(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某小河,小河里的鱼儿生活得好吗?这节课我们来说一说考察中的发现,看看鱼儿到底生活得好吗? (二)板书课题,依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提出问题)、、、、、、(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 (三)师归纳总结,出示自探提示同学们在考察活动中发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以下问题,在解决问题以前呢,我们小组要一起商议,做好在班里展示和交流的准备,请看自探提示:①探访鱼儿的家时发现了什么?这条河的污染物有哪些?污染在哪里? ②鱼儿生活得好吗?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③水被污染后对人类会产生哪些危害? (四)自学课本29-31页二、解疑合探(15分钟)(一)自学汇报、交流(逐题解决,差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等生评价)。
1、塑料、泡沫、人畜粪便、黑黑的污水等2、污染来自行人和工厂鱼儿会生病, 3、人吃了病鱼和污水会影响健康直至死亡因此,鱼儿生活得不太好二)小组合作完成考察统计表、污染统计表 (三)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四)回顾所提疑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对本节内容还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及其它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生提出问题,分别指名回答,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11分钟) 1、学生自编题:用适当的题型自编1—2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认为同桌设计的题目有价值,可以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以巩固本节知识2、教师预设习题,在学生编题达不到要求选用1)思考:水被污染后会产生哪些危害? (2)课外调查 ①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水污染现象?污染物是什么?污染在哪里? ②查阅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对水生物的危害的资料3、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指几名学生回答,其他生补充) 板书设计:3.2 鱼儿生活得好吗 塑料、泡沫人畜粪便鱼儿会生病,人吃了病鱼和污水 黑黑的污水――工厂会影响健康直至死亡鱼儿生活得不太好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方法措施:3.3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累计课时数17-18 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p 能力3、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4、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课前准备:1、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2、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小石子、沙子、塑料瓶、棉花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12分钟) (一)创设情境依题质疑 教师播放“鱼儿的家”:由河岸上绿色的草、鲜艳的花、高大的树和河里清澈的水、欢快的鱼儿,转变成河岸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以及河里由一个个排污管道排放的污水和奄奄一息的鱼儿的动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师:看了刚才播放的动画,你有什么要说的或要问的? 生:…… 师:是啊!鱼儿在向我们求救了,我们该怎样拯救鱼儿,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呢?请大家想想办法板书课题) 生:怎样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美丽的家是什么样的?、、、、、(学生设疑,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简练的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在黑板边上,之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补充、归纳和整理)(二)师归纳总结, 出示自探提示:①怎样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②鱼儿美丽的家是什么样? ③什么叫水的净化? ④净化水的方法有几种? ⑤几种方法分别能去除水中的什么成分? 请大家自学课本32――33页。
三)生自学课本 二、解疑合探(14分钟)(一)汇报自学情况:1、除去水中的杂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2、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消毒3、分别能去除水中:不溶解的沉入水底的杂质、细小的不溶解的飘浮物体和细菌 (二) 实验验证:1、计划与组织 师:用什么方法?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呢?请各小组做好计划生:小组明确分工,准备好材料,弄清观察和实验的操作步骤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交流 A、水中杂质的沉淀 师: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水里有哪些杂质?生:汇报师: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 生: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生:…… 生: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农村,没有自来水的地区,就是用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和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使水变得干净些但沉淀只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该怎么办呢? 生:还可以过滤、消毒 B、水中杂质的过滤 师: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生:汇报。
师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和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靠的消毒方法四)回顾所提疑问。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