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详细).doc
40页普通心理学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 脑的进化第二节 神经元第三节 神经系统第四节 脑功能学说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 感觉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视觉第三节 听觉第四节 其他感觉第四章 知觉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第三节 空间知觉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 错觉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第六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 感觉记忆第四节 短时记忆第五节 长时记忆第六节 内隐记忆第七章 思维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第三节 思维的脑机制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第五节 问题的解决第八章 语言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第三节 语言的理解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第三编 行为的控制和调节第九章 动机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第四节 意志行动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情绪与脑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四节 情绪理论第五节 情绪调节第四编 人的心理特征第十一章 能力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第三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第十二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人格理论第三节 认知风格第四节 人格测验第五节 人格成因第五编 活动与发展第十三章 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第二节 学习理论第三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第一节 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的发展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行为和心理历程)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一、个体心理1、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在知觉中,知识经验起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感知觉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再现出来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是记忆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这就是思维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的思维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人们还具有想象活动,凭借着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创造新形象的活动2、情绪和动机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同时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人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不平衡状态人的各种需要形成了人的各种不同的动机动机还有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人不仅能认识世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自觉能动性)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解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意志和认知、情感有密切的关系,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解和控制,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实现的,而人的意志的坚强和懦弱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和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3、能力和人格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的心理特征有时是暂时的、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叫做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三个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三个方面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在人类的行为中,语言刺激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语言发布命令,可以支配别人的行为,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使行为服从预定的目的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特征;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这是人的意识的又一特征人的意识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揭露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规律,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人不仅有喜怒哀乐,而且知道怎样趋利避害正是这种自我意识,能够使人们行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和控制。
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指向活动也往往是人能意识到的活动注意出现在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和行为中注意的基本作用是选择信息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前面我们讲到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心理特征但是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团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团体的客观存在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和个体一样,存在着团体需要、团体利益、团体价值、团体规范、团体舆论、团体意志、团体目的等心理特征团体或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领域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如,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技能形成过程等;2、心理结构,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但不是杂乱无章的。
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3、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儿童到成人);5、心理与环境,人的心理系统及其物质载体—人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和周围环境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外界刺激作用于人,在人脑中产生各种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反过来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周围环境,进而引起新的心理活动二、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正确的解释现象、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 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四、心理学研究领域1、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五、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二)观察法的缺陷: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1、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