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毛羽的成因与解决办法.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266541
  • 上传时间:2018-05-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5.6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 0 0 5 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毛羽的成因与解决办法房英杰,杨春莲,王爱萍,郑安芹( 山东宏远纺织有限公司)从目前国内棉纺企业的成纱毛羽偏多毛羽多的危害主要有:毛羽多会降低纱线的光泽,从而影响织物外观的光洁、滑爽程度,特别是对外观要求较高的织物影响更为显著毛羽会影响后工序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纱线上较长的毛羽过多,在整经工序,相邻纱线会相互纠缠造成整经断头增多;在浆纱工序,会影响上浆后正常分布面发毛或棉结增多在织造工序,毛羽会使相邻纱线相互纠缠而造成开口不清,引起经纱断头和纬纱阻断,严重时织机开不起车来,生产效率低,影响布面质量较长的毛羽过多,会在织造中造成吊经、跳花等疵点对速度高、梭口小的喷气织机等无梭织机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织造中毛羽会形成新的棉结,还会影响染色布的外观质量,有的会形成横档疵点对于针织物,毛羽对布面质量的影响更大,毛羽主要产生在细纱和后纺两个工序1 毛羽产生原因1 .1 细纱工序产生毛羽的主要原因( 1 ) 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容易形成毛羽因为经牵伸后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纤维有一定的宽度,形成一个三角区在这个三角区内,纤维丛几乎失控,尤其是两边的纤维在脱离加捻之前有可能形成飞花,也有可能一端卷入纱体,另一端露在外面而形成毛羽。

      2 ) 由于摩擦的存在产生毛羽纤维丛被加捻成纱离开加捻三角区后,纱线受导纱钩、隔纱板、纱管和钢丝圈的摩擦,使一些原本卷入纱体的纤维被刮、擦、拉、扯露出纱体,或一些纱线表层纤维被擦断浮出纱体,形成毛羽 3 ) 离心力的作用形成毛羽在加捻卷绕过程中,由于锭子的高速转动,使纤维产生离心力,致使已捻入纱体的纤维一端被甩出而形成毛羽1 .2 后纺工序产生毛羽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摩擦作用而形成毛羽尤其在自动络筒机上,由于卷绕速度很高,摩擦力较大,静电作用较强,很容易造成毛羽的大量增加络筒工序是产生毛羽最多的工序,3 m m 以上的毛羽6 0 %~7 0 %是在此工序产生的可以说,络筒工序是制造毛羽的大本营1 .3 原料选用和工艺配置对毛羽的影响原棉中的短绒多,在牵伸过程中失去控制的浮游纤维增多,容易产生毛羽影响毛羽的工艺因素较多,如粗纱和细纱的捻度过小,纤维间的抱合力差,会造成毛羽增加;喇叭口过大,聚集作用差,会造成毛羽增加;锭子转速过高,离心力大,会造成毛羽增加;络筒线速度过高,摩擦力大,会造成毛羽增加另外,清花联合机各部打手速度和隔距的配置、梳棉机各分梳元件的速度和隔距的配置不当,损伤纤维严重,短绒增加,也会造成毛羽增加。

      1 .4 设备状态对毛羽的影响纺纱通道元件不光洁、起槽起刺或磨损严重、钢领和钢丝圈的状态不好或不配套、锭子歪斜等会挂乱或磨乱纤维,从而造成毛羽增加1 .5 操作方法不当对毛羽的影响在并粗工序,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毛条、劈条,把纤维弄乱,从而造成毛羽增加 1 .6 温湿度相对湿度过小,由于静电作用,棉条发毛,纤维间抱合力差,易飞散,在牵伸中纤维不易伸直,造成毛羽增加找到了形成毛羽的原因,也就有了解决方法2 解决方法2 .1 从管理上着手加强设备和纺纱器材的维护,保持纺纱通道的光洁 1 ) 从清花至络筒工序,所有纺纱通道不能有挂花、粘花现象如对牵伸区部件、圈条器、锭翼、棉条筒等要定期擦洗尤其在并条工序以后,应实行逐锭管理,根据纺纱支数的高低,合理安排揩车检修周期,对棉纤维通过的部位进行经常性地清洁和检修,确保每个锭位的所有部件都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无起槽、起刺、变形、磨损、定位不准等现象 2 ) 合理选择和定期更换钢领、钢丝圈结合纺纱支数,勤做试验,逐步摸清钢领和钢丝圈的型号、使用时间对毛羽的影响 3 ) 细化操作管理,加强对半成品的维护尽量避免用手去碰半成品,杜绝毛条、乱条,确保不出或少出弯曲和打折纤维。

      2 .2 科学选配原料选配短绒少、成熟好、细度细、强力高的原料对控2 0 0 5 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 8 7制毛羽有利一般纺细特纱时,将细绒棉短绒率控制 在1 2 %以下2 .3 合理配置工艺( 1 ) 合理选择棉条筒内条子的定长,以减轻条子之问的挤压,减轻粘连现象,对减少毛羽有利 2 ) 合理选择喇叭口在保证须条顺利通过的前提下,偏小掌握,增强纤维的聚集,对减少毛羽有利 3 ) 粗纱、细纱捻度偏大掌握,毛羽少一般,粗纱捻系数掌握在1 0 0 —1 2 0 ;细纱捻系数掌握在3 6 0 —3 8 0 ( 机织用纱) 和3 4 0 —3 6 0 ( 针织用纱) 4 ) 细纱锭速偏低掌握毛羽少在保证供应、满足产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锭速 5 ) 细纱前皮辊尽量前冲,缩小加捻三角区,有利于降低毛羽一般掌握在3 m m 左右为宜但前冲过大,接头不方便 6 ) 细纱后区隔距偏大掌握,后区牵伸倍数偏小掌握,可减轻细纱后牵伸区纤维的扩散程度,提高进入前牵伸区的须条紧密度,有利于减少毛羽 7 ) 络筒线速度偏低掌握,可大量减少毛羽线速度越高,毛羽增加越多一般普通络筒机线速度掌握在5 0 0 r /m i n 以下,自动络筒机线速度掌握在1 0 0 0 r /r a i n 以下为宜。

      8 ) 络筒张力要适当,在满足成形要求的前提下,偏小掌握为好2 .4 改进设备性能( 1 ) 在细纱机的主牵伸区加集束器,增加纤维的聚集程度,可降低毛羽,但带有气动加压的牵伸区不能加集束器 2 ) 在细纱机上采用小导纱钩,减轻对须条的摩擦和阻捻作用,有利于减少毛羽 3 ) 选用优质的钢领和钢丝圈,延长衰退期,对减少毛羽很有利 4 ) 将普通络筒机上的导纱板改成灵活转动的导纱轮,以减少摩擦作用,亦有利于降低毛羽2 .5 合理调整温湿度温湿度的控制对成纱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纺纱质量的波动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 5 ~2 8 C 为宜,相对湿度应控制在:清花5 5 %一6 0 %、梳棉5 5 %一6 0 %、并粗6 0 %一6 5 %、细纱5 8 %一6 2 %、络筒7 0 %一7 5 %为宜3 减少毛羽的纺纱实验结果分析纤维和纺纱设备确定后,优化的纺纱工艺参数、捻系数等对棉纱毛羽有重要影响J j n - r 过程中短绒率控制不当、开松程度不好、纤维梳理牵伸后伸直平行程度不好、条子或粗纱在加工过程中过于松散、不合理的牵伸分配、不合理的钢领和钢丝圈配合、不适宜的纺纱张力,纺纱工艺参数的选择不合理都会使成纱毛羽大量增加。

      其中,不同的细纱工艺参数对成纱毛羽的影响见图1 图1 粗纱捻系数对毛羽的影响图l 是在相同锭子上采用同一定量的粗纱( 矽=6 .8 r /1 0 m ,但捻系数a 不同) 、相同的锭速( 以=1 2 0 0 0 r /m i n ,C 2 9 .2 t e x 纱用F 0 3 /0 钢丝圈,其余两种纱线均用F 0 4 /0 ,钢领为P G l 型) 和后区牵伸倍数( E b =1 .1 1 ) 纺出的纱线毛羽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保持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从降低毛羽量的角度来说,增加粗纱捻系数对降低成纱的毛羽量有利这是因为粗纱捻系数加大使得粗纱相对比较紧密,纤维之间不易分散,可以增加细纱后区控制能力而有利于降 低毛羽量图2 细纱机锭速对毛羽的影响图2 是在粗纱定量、捻系数( W = 6 .8 9 /1 0 m ,a =1 1 2 ) 和后区牵伸倍数( E b = 1 .1 1 ) 等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锭速下成纱毛羽的情况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锭速与毛羽量呈正相关这是因为锭速增加,气圈段纱线受到的离心力和空气阻力增大,使得纤维头端甩出纱体锭速增加也使得纱线与空气的摩擦加大、与钢丝圈的摩擦加大、和隔纱板碰撞磨擦加剧,这些摩擦作用会使纤维被抽拔出纱体或被刮断而形成毛羽。

      图3 是在锭速亿= 1 2 0 0 0 r /m i n ( 其他条件同图2 ) ,不同后区牵伸倍数与纱线毛羽量的关系后区牵伸倍数增加与纱线毛羽的增加呈正相关,从减少纱线毛羽来说,适当低的后区牵伸倍数对减少毛羽有利2 0 0 5 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图3 后区牵伸倍数对毛羽的影响图4 钢丝圈对毛羽的影响图4 是在锭速等工艺参数不变,但钢丝圈型号和重量不同纱线毛羽情况试验发现,钢丝圈重量越轻,毛羽量越大但当钢丝圈过重时,毛羽反而增加相同重量的条件下,O S S 型钢丝圈成纱毛羽量较多,F O型钢丝圈成纱毛羽量较少对同一型号的钢丝圈,在锭速一定的条件下,适当重量的钢丝圈能够更好地束缚纤维而减少毛羽图5 是东营市宏远纺织有限公司试验工厂在同一机台上采用相同的粗纱捻系数生产不同捻系数的C 1 4 .6 t e x 纱线毛羽对比细纱捻系数大,被捻棉纤维丛所受到的加捻力矩增大,使纤维的更大部分长度处于加捻力矩的作用之下,也使传递的捻度更靠近前钳口,从而改善了加捻作用对输出纤维的控制,减少纤维伸出纱体的数量和长度,从而减少毛羽上述试验反映了纺纱工艺参数和成纱参数对棉纱线毛羽的显著影响所以,要控制纱线的毛羽量,必须加强设备状态的维护和工艺管理。

      图5 不同捻系数系数对毛羽的影响 4 结语纱线毛羽是考核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少纱线毛羽必须从原料的选配,纺纱工艺的设计,空气调节\操作水平\纺纱全过程的质量追踪,系统地加以控制,毛羽指数也是棉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参考文献:[ 1 ] W u l f h o r s tB .未来纺纱技术展望[ J ] .国际纺织导报,2 0 0 1 ;( 1 ) :1 3 .[ 2 ] 于修业.纺纱原理【M ]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 9 9 5 .1 5 6 ~1 5 7 .[ 3 ]曲丽君.环锭细纱毛羽形成因素研究[ J ]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9 9 3 .1 9 ~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