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点四.docx
4页2017年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点四艺术作品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概念与构成,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艺术的风格、流派与艺术思潮四个方面学习这些知识要注意看(听)作品,尤其是教材中提到的作品同时,也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有关艺术作品的知识积累,融会贯通地领会有关知识和理论内容这部分内容在考试试题中约占22%的比例 学习要求:理解艺术作品的主要构成,掌握艺术作品三个层次的内涵,深刻理解典型和意境的意义,对于艺术的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有基本的了解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 1.内容与形式统一 (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艺术 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才能充分体现艺术魅力 2.感性与理性统一 (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及形式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3.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现性作品虽然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但也具有再现性 二、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作品分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 (1)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作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又可具体划分为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和视听语言等。
(3)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 2.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意象和意境 3.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或精神内涵它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和深刻性艺术意蕴是衡量艺术作品境界高低的重要尺度 三、典型和意境 1.典型 (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2.意境 (1)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2)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四、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1.艺术风格 (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 (2)艺术风格的特性 ①继承与独创;②稳定与渐变;③多样与同一 2.艺术流派 (1)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2)艺术流派的形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觉形成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艺术主张;第二种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呈现流派特征;第三种由他人将其归纳为特定流派 3.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某种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4.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关系艺术流派是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群体的表现形式。
艺术思潮常常包容一个时期内多个艺术门类中多个流派的艺术主张艺术创作 这部分主要从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与艺术思维三大方面阐述有关艺术创作的几个核心问题它是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考试中约占22%的比例 学习要求:了解艺术创作主体_____艺术家的涵义,了解艺术创作是特殊的精神生产,理解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以及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韵主要特点,理解创作活动中艺术家的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状况 一、艺术创作主体 1.艺术创作主体_____艺术家 艺术创作主体即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不但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与技巧,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而且具备独立的人格和丰富深刻的情感 2.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 (1)艺术家的修养 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观;②广博的知识;③深邃的思想;④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 ①敏锐的感知能力;②丰富的想象力;③精湛的艺术技巧 二、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1.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部分: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③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 3.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三、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1.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 (1)审美感知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经由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较为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
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想象 ①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作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②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③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3)审美情感 ①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②审美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它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③与人的日常情感相比,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深沉和细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4)审美理解 ①审美理解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②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③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象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2.艺术思维 (1)形象思维 ①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所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②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形象思维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原有思维材料基础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生成 (2)抽象思维 ①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共同起作用,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 (3)灵感 ①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②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③形象思维与灵感有一定联系,二者往往交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