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唐寅园的唐伯虎.docx
3页说说唐寅园的唐伯虎唐寅园,也就是唐寅墓,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三进的院落,最后面是唐寅的墓地,说是占地十余亩大概有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闲来草堂、禅仙居、雕塑园、唐府等景观,户外还有一些“醉蟹”、“ 赐墨” 的雕塑小品景点挺多的,布局很紧凑唐寅辞世之时,家境清贫,就葬于桃花坞故居之后,嘉靖 22 年才移葬今址崇祯时,淹于野水丛莽间,由雷起剑、毛子晋等重修解放时已废为荒丘,人民政府于五十年代在墓区筑池亭、树石坊文革期间又再次被毁1985 年,苏州市政府再次拨款,除复旧观外,还增筑桃花仙馆、梦墨堂、六如堂等,对一代画宗作纪念性陈列,以示追思,勉励后人 话说唐伯虎晚年穷困到极点,死后二十余年,得朋友们捐资,才得以迁到城南王家村的祖坟地;清朝的时候,得仰慕者重建,重建时遭遇文字狱,墓碑上的“ 明唐解元之墓” 中的 “明” 字的“日”字旁被写成了“目” 字旁;1956 年,唐伯虎又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墓碑、石亭、石坊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座荒冢;1985 年,赶上了文物修复活动,三分之一的墓碑在居民家中找到,另外三分之一在一个猪圈中找到,一阵修葺之后,这里总算有了个样子,开始对外开放了;二十多年来,四周居民的房子越盖越高,唐寅园就成了一片低洼地,一下雨就积水;2008 年 5 月,苏州市终于决定对这里大修一番了,据说在 5 月份之前,门票只有 5 块钱,一年的收入不过两三万元。
出生于商人家庭,20 几岁时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道衰败;29岁得中解元,30 岁入京考试被牵连到舞弊案,贬为浙江小吏,愤而弃官不做,回去游历山河达 9 个月;之后回到家里,妻子嫌其贫寒,休夫而去;之后就卖画为生,有了些许积蓄,在姑苏城北盖了几间茅屋,种了一些桃花,称之为“桃花庵” ,自称为“桃花庵主” ;44 岁时得宁王重金招揽,赴南昌过了半年舒服日子,后发现宁王图谋篡位,于是装疯卖傻逃回苏州;回来后长期卧病,身体虚弱,作画不多,又不会持家,日子过得更加艰难,1523 年,53 岁的唐伯虎郁郁去世,留下一个女儿,此时家中依然贫寒,穷得只能把他草草掩埋在桃花庵;25 年后得文征明等好友们的捐资相助,才得以迁移到城南的祖坟地——至于那风流才子的故事,不过是后人杜撰出来的;那个大名鼎鼎的秋香,据说历史上倒确有此人,但是比唐伯虎大了二十多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