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港口与航道工程.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82938146
  • 上传时间:2023-04-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3.54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港口与航道工程 第一章 海港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 海港港址 第三节 海港港内水域 第五节 防波堤和口门 第二章 河港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 河港港址 第四节 河港进港航道 第五节 港锚地 第三章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 第二节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的基本资料 第三节 渠化工程枢纽位置 第四章 航道设计 第二节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设计 第五章 防护建筑物设计 第一节 防护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类型 第六节 护岸设计 第九章 装卸工艺 第一节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 第二节 煤炭、矿石码头装卸工艺 第三节 散粮码头装卸工艺 第十章 配套工程 第一章 海港总平面设计第一节 海港港址复习要点 1.海港港址选择的一般规定; 2.不同自然条件下海港港址选择的原则 一、海港港址选择的一般规定+++++++++++3.1.1 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规定.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拟定 3.1.2 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运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行多方案比选 3.1.3 选址应统筹兼顾和对的解决商港、渔港、军港、临海工业、旅游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与城市及交通运送规划互相协调。

      3.1.4 选址时宜运用荒地、劣地,原则上不占或少占良田,避免大量拆迁,确有困难时应进行论证有条件时可充足运用疏浚土方或就近取土造陆 3.1.5 港址选择应充足注意保护环境,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对环境影响大的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经论证后拟定 二、海港选址的原则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3.2.1 所选港址应满足建港任务规定,并应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 3.2.2 选址阶段应对拟选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地震等自然条件和城市依托、供电、供水、通信、施工条件以及社会、人文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和必要的勘测3.2.3 对拟选港址的铁路、公路、水运现状和发展规划、集疏运方式和能力以及引接条件等,应进行充足的调查分析和比较,因地制宜地选择集疏远方式,优先考虑、水运及原有集疏远设施,有条件时,可采用多种集疏运方式 3.2.4 老港改建、扩建时,应妥善解决同一地区新港与老港之间的关系以及综合性港区与各种专业性港区或码头之间的关系; 应充足运用原有设施,并避免反复建设和互相之间的干扰 3.2.5 港址的夭然水深应适当,不宜在地形、地质变化大和水深过深以及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建造港工建筑物,也不宜在水深太浅而使疏泼和维护挖泥量过大的场合选址。

      3.2.6 港址宜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对岩石海岸,应查明岩层分布和岩面起伏 状况,应避开活动性断裂带、软弱夹层和炸礁工程量较大的地区; 对软土地区,应避免在软土层较厚的地区选址必要时,应经充足论证后拟定 3.2.7 港址应选在对抗震相对有利的地段,未经充足论证,不得在危险地段选择港址 3.2.8 对深水区贴近海岸的港址,当陆上有大面积的滩地或低洼地可资开挖港池时,选址中可考虑、建设挖入式港区的也许性 3.2.9 地方中、小型港口的远址应注意因地制宜使于起步的原则,可运用河口、泻湖和浅水海湾建港当船型尺度较大而泊位较少时,港址宜选在天然海湾元明显泥沙 堆积的湾口峙角或运用泻湖口深槽建设泊位,但须对深槽的稳定性进行充足论证后拟定 3.2.10 港口应有足够的水域和陆域面积港口水域宜选在有天然掩护,浪、流作用小,泥沙运动较弱的地区; 宜运用天然深槽,减少疏泼和助航设施的工程量在冰冻地区,应考虑冰凌对港口的影响港口陆域纵深应满足拟建码头装卸工艺、生产及管理对陆域的规定,有条件时,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3.2.11 应充足考虑港口工程与泥沙运动间的互相影响,避免导致港口严重淤积和海岸或河口的剧烈演变。

      选址时除应执行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 (JTJ213) 的有关规定外,并应考虑下列情况 3.2.11.1 河口港应选在深槽稳定的凹岸,避免在河床演变复杂的地段选址 3.2.11.2 对有河流入海的海岸,当河流排沙量较大时,应避免在重要输沙方向的下游海岸选址 3.2.11.3 在海岸地区建港时,应注意沿岸泥沙运动的强度及方向,避免在纵向泥沙运动强的海岸建港当不可避免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 3.2.11.4 夭然海湾的湾口坤角通常是较好的港址当湾口有大规模的沙嘴时,应分析现状及发展趋势,不宜在沙嘴发育较快的地区选址 3.2.11.5 当湾口有水下沙坝时,应对沙坝的底质和流、浪的作用强度及泥沙补给来源等进行分析不宜在底质活动性较强及泥沙补给丰富的水下沙坝上开挖水 域 3.2.11.6 缓弧形海岸和耳形海湾泥沙运动较弱,通常是良好的港址 3.2.12 当港址不具有天然掩护条件时,可考虑开敞式或岛式码头建设方案,其位置可选在天然水深适宜,波浪、水流对船舶影响小,离岸较近的水域 3.2.13 对大型深水油码头的选址,当深水区离岸较远、且无良好的掩护条件可供建设常规码头或开敞式码头时,可考虑单点或多点系泊建设方案的也许性。

      设立单点或多点系泊的海域应有足够的天然水深和平面尺度,满足大型油船的系泊需要,尽量避 免人工疏泼,海域的波浪及水流强度要相对较小,其位置应靠近水下管线的登陆点,并应考虑到水下管线敷设和登陆的方便条件第三节 海港港内水域《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 994.2.1 港内水域涉及船舶制动水域、回旋水域、码头前沿停泊水域、港池、连接水域以及航道、锚地等各水域应根据具体情况组合设立,必要时可单独设立 4.2.2 船舶制动水域宜设在进港方向的直线上,当布置有困难时,可设在半径不小于 3˜4 倍设计船长的曲线上船舶制动距离可取 3˜4 倍设计船长当进港条件较差时,对50000t 以上的重载船舶,其制动距离可适当加大,但不宜超过 5 倍设计船长 4.2.3 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立在进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其尺度应考虑本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作拖船配备、定位标志等因素,可按表 4.2.3 拟定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对货品流向单一的专业码头,经论证后,其部分回旋水域可按船舶压载吃水计算4.2.4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为码头前 2 倍设计船宽 B 的水域范围 ( 图 4.2.4) 对回淤严重的港口,根据维护挖泥的需要,此宽度可适当增长。

      停泊水域的设计水深应按第 4.3.5 条计算拟定 4.2.5 对顺岸码头前沿港池,当考虑船舶转头规定期,其宽度不应小于 1.5 倍设计船长对多泊位连续布置的顺岸码头,当水域狭窄或疏浚困难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在码头两端设立回旋水域,但码头前沿港池宽度不应小于 0.8 倍设计船长 4.2.6 对突堤或挖入式港池的布置,应综合分析本地的自然条件,避免建筑物或航道对海岸或河口的自然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4.2.7 港池朝向应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船舶安全进出、铁路进线、码头岸线的运用和连接水域挖泥数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比较拟定掩护条件差的港口应避免与强浪方向一致 4.2.8 港池宽度应根据船舶安全进出港池、靠离码头作业规定、岸线的合理运用和疏泼土方量等因素综合比较拟定当港池两侧均有泊位且沿港池方向布置两个以上泊位时,港池宽度不宜小于 1.5 倍设计船长;当港池两侧为单个泊位或风向对船舶靠离作业有利时,可适当缩窄港池宽度对有水上过驳作业的港池,应按过驳作业规定相应加宽港池的设计水深宜与航道设计水深一致 4.2.9 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出港池的操作规定,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半径拟定。

      船舶转弯半径,自航为 3 倍设计船长;拖船协助作业为 2 倍设计船长当船舶不能在港池内转头时,连接水域的尺度尚应满足船舶转头的规定,其水深宜与航道设计水深一致 4.2.10 顺岸码头端部泊位港池底边线与码头前沿线的夹角α ( 图 4.2.10) 可采用 30°˜ 45° 当航道离码头较远并有拖船配合作业时,α值可适当加大港池顶端泊位的α可 不受上述规定限制第五节 防波堤和口门复习要点 1.防波堤布置原则; 2.口门布置原则和口门宽度 一、防波堤布置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 4.5.1 防波堤的设立应根据港口的使用规定、规模、船型和本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拟定 4.5.2 防波堤的布置应从港口总体布局出发,充足分析本地的风、浪、水流、泥沙、地质、地形、冰凌等自然资料,并应考虑建筑物对海岸的影响和航行条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拟定防波堤的建设应根据港口近期建设规模和水、陆域布置拟定分期建设程序 4.5.3 防泼堤可根据自然条件和建设规模采用单堤、双堤或多堤组成的形式和防护系统 ( 图 4.5.3)设计防泼堤时,应对沿岸流及泥沙运动的强度进行具体分析,避免堤后水域发生严重淤积或冲刷,必要时应通过模拟实验验证。

      4.5.4 在沿岸纵向泥沙运动强盛的海岸布置防波堤时,应注意建筑物对海岸泥沙运动的影响,并应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堤的上游侧应有适当的备淤容量;堤的下游侧海岸应有防冲刷措施必要时,可考虑设立人工补砂设施 4.5.5 防泼堤轴线的线形宜采用直线、向海方向的平顺凸曲线或折线当必须布置成向海方向的凹曲线或折线时,应作必要的论证,并宜减小转折角度 4.5.6 防波堤的轴线位置宜选在地质条件好、水深较浅的地方,有条件时可运用礁石、浅滩及岛屿防波堤的接岸点宜运用湾口呻角或海岸的突出部位 4.5.7 在近岸带流速较强的地区布置防波堤时,其位置及线形宜减少对水流的影响,避免在口门处形成强流或旋涡 4.5.8 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应使港内有足够的水域、良好的掩护条件、适应远期船型发展、减少泥沙淤积及有助于减轻冰凌的影响,并应减少防波堤的长度必要时应通过模拟实验验证 4.5.9 防波堤和河口、泻湖入海口导堤的布置应使堤内形成扩展的水域,以利于港内波浪扩散,并应考虑人工开挖航道对波浪的影响 二、口门数量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4.5.10 口门的数量应根据船舶通航密度、自然条件和总体布重规定等因素拟定。

      通常为一个口门,有条件时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口门 4.5.11 口门的有效宽度Bo应为设计船长的1.O˜1.5 倍 ( 图 4.5.11-1) 图4 门有效宽度底边线至防波堤的距离do( 图 4.5.11-2), 堤的结构类型及其安全规定拟定 4.5.12 口门宜设在天然水深较深的位置,口门方向应与进港航道相协调,航道中心线与强浪向之间的夹角宜为 30°˜ 35°4.5.13 拟定口门方向时,应使强浪进港的主轴线不直射码头的重要部位或反射性较强的直立式岸壁4.5.14 口门平面布置的形式可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航行特点采用正向口门或侧向口门 ( 图 4.5.14)4.5.15 对底质为粉细沙的海域,口门的位置应设在强浪破碎区以外的海域;对底质为泥的海域,口门的位置宜设在高浓度含沙区以外 第二章 河港总平面设计第一节 河港港址复习要点 1. 河港港址选择一般规定 ; 2. 不同自然条件的河流及湖泊港址选择的原则 一、河港港址选择的一般规定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GB50192-932.1.1 港址选择必须根据腹地资源、经贸开发、客货运量和交通运送的需要,结合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拟定。

      2.1.2 对适宜建港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