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53215671
  • 上传时间:2023-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的和与差》教学设计1. 结合图形理解线段的和差倍分,能进行正确的运算,并会相应的作图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2. 结合图形理解线段中点及线段的三等分点等的概念,会用几何语言表示,并能进行相应的推理计算 重点难点 1.能运用线段的中点及和差倍分进行正确的推理计算;并能进行相应的作图2.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 【复习案】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回忆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 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b 求作:AB=b 口述做法 注意: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自学案】 【学法指导】 第一步:先自学课本72页至73页,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第二步:要求认真读题,自己分析,作图,最后通过观察猜结论; 第三步:与对子交流、讨论、互查; 第四步:总结概括知识点 一、知识点1.线段的和与差 1.画线段AB=1cm,延长AB到C,使BC=1.5cm。

      请猜想:线段AC和AB、BC之间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2.画线段MN=3cm,在MN上截取线段MP=2cm请猜想:线段PN和MN、MP之间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3.(尺规作图)已知两条线段a和 b,且a b (1)先画一条射线AP,在射线AP上画AB=a,在射线BP上画BC= b,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b的_____,即AC=_________ (2)先画一条射线AP,在射线AP上画AB=a,在AB上画线段AD= b,则线段DB就是线段a与b的_____,即DB=_________ 【小结】两条线段的和或差就是它们______的和或差 【跟踪练习】要求先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再与对子交流互查,最后通过展示展讲或质疑解决 1、.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线段AC=2cm,CB=3cm,则线段AB= cm 2、如图,已经线段AB=12cm,AM=3cm,NB=5cm,则线段MN= 3、如图,点A、点B、点C、点D在同一直线上,则AB+BC=_ __; AD-CD=___; BC= -AB =BD - 。

      若AB=BC=CD,你还能找出哪些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点2.线段的倍与分 1.(尺规作图)已知线段b (1)先画射线AP,在射线AP上依次画出线段AB=BC=CD=DE=b (2)则有AC=()AB, AD=()AB, AE=()AB, AB=1/2( ) , AB= 1/3( ) , AB=1/4( ), 此时就把点B叫做线段AC的 点;把点B、C叫做线段AD的 点;把点B、C、D叫做线段AE的 点依次类推 【小结】1.线段中点定义:线段_____(上或外)一点,如果此点把已知线段分成两条 _____ 的线段,那么就把此点叫做已知线段的中点 1. 线段中点的几何语言(也叫推理形式或解证题的应用格式)如图 (1)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2)AM=BM=1/2AB ∴_____=______=1/2_____ ∴点____是线段AB的中点 说明:这是几何中的正、反两种推理形式。

      和∴是两种数学符号, 表示“因为”,∴表示“ 所以”,用起来很方便 【跟踪练习】要求先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再与对子交流互查,最后展示解决 (1)AB= BC (2)BC= AD(3)BD=_____AD 三、自学课本73页的例1、例2,然后回答: 1.例1____(是或不是)尺规作图,理由是_________应注意画图后应写_______ 2.通过例2可以感知几何解题说理过程的书写方法为:从______出发,运用所学定义、性质等进行合理推理 【探究案】 【学法指导】第一步:独立思考,写出答案 第二步:与对子、小组交流、讨论、互查; 第三步:通过展示展讲,师生点评; 第四步:总结解题思想方法; 温馨提示:做题时可以画草图解答,请画在该题附近 1. 点A、B、C都是直线h上的点,且点B、C依次在点A的同侧,AB=6 cm,BC=4cm, O是AC的中点,则O、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 cm。

      2. 在直线h上取A、B、C三点,使得AB=6 cm,BC=4 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则OB=_____ cm 【小结】第2题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_ 【训练案】 题组一 1.已知AB=5 cm,延长AB到C,使BC=2.4 cm,在找出AC的中点O,则CO= ____ cm,OB=____ cm 2. 如图,B、C为线段AD上的两点,点C为线段AD的中点AC=5cm,BD=6cm,则线段AB=____ cm 3.在直线h上取M、N、O三点,使得MN=10cm,NO=8cm如果P是线段MO的中点,则PN=_____ cm 题组二 1.如图AD=7cm,CB=7cmAC与DB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解(1)__________ AD=7, CB=7 (已知) ∴___=___ (等量代换) ∴AD-___=CB-___ (等式的性质) ∴AC=BD 【总结与反思】 【学法指导】可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使自己总结的方法、易错点、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案】 2. 在一条直线上取D、E、F三点,使DE=5cm,EF=2cm,并且取线段DF的中点O,则线段OE=______ cm 3.如图,已知线段a和 b要求:尺规作图) (1) 画线段EF,使EF=a+2b (2) 画线段PH,使PH=3b-a 4. 点P是线段MN上一点,点Q是NP的中点,MQ=6,则MP+MN=__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 课本74页A组第3题 2.如图AC=BD,M是CD的中点,那么M是AB的中点吗?请说明理由 解:M___AB的中点 M是CD的中点(已知) ∴___=___ (中点定义) AC=BD (已知) ∴AC+CM=BD+DM ( ) ∴___=____ ∴M___AB的中点 (中点定义) 选做题 课本74页B组第2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