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供电:给力最美乡村.docx
7页安庆供电“给力”最美乡村 张 建 项 胜 周昶旭色古香的村落里,横七竖八、乱如蛛网的电线成了风景的“杀手”2011年12月,安庆市开展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安庆市区及八县(市)共有73个乡村进入公众视线这些乡村是以“环境优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斐然”参加评选的在这些村落里,那些曾大煞风景的电线又是怎样得到改变的呢?用上电20世纪70年代初,安庆农村电网开始逐步建设,但以农业排灌用电为主70年代末,八县(市)才陆续接通安徽电网这个阶段,安庆农村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络绝大部分是由用户集资兴建,多数没有规划,或仅从局部(乡、村)考虑,建设时仅以用电为目标,达不到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更谈不上保证供电质量为了用上电,各地农村想尽了办法1977年,怀宁县黄墩公社良加大队为尽快通电,利用当地石头资源,组织全大队石匠打凿石头电杆1988 年,地处怀宁、太湖、望江三县交界处小山沟里的怀宁县雷埠乡豹峰村巩固、加强两个村民组集体卖柴草,户户集资,在县供电局和乡政府资助下通电直到现在,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附近的农田里,还矗立着当年的石头电杆,只是它们已变成了瓜豆架。
安庆市辖八县(市)中,分布着革命老区、山区、库区、长江泄洪区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经常出现因灾返贫人口1992 年,安庆供电局根据安徽省电力局编制的《安徽省贫困县“八五”农电发展规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电力部提出的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的要求,加快农电建设针对枞阳、宿松、潜山、岳西四县中因贫困和偏远存在的无电村展开工作至1994 年,岳西县有4个乡仅靠小水电供电,“河中有水就有电,河中无水一片黑”;该县有38个行政村连小水电都没有,4108户17302人仍然过着煤油点灯、人工推磨的艰辛日子无电村集中分布于岳西县与英山县(湖北省)、霍山县(安徽省)交界的县内西部和北部深山区,人均收入不足200 元岳西县供电局成立扶贫上电工作班子,组建以该局线路班为主要力量的村村通电工程队大别山中,队员们肩扛器材,身背水壶、干粮,手拿砍刀,一边防备毒蛇与山蚂蟥,一边测量,一天只能测出1~2千米的线路长度架设线路时,一条线路要跨几条山涧,爬几座峭壁1995 年大年三十上午,工程队还在巍岭乡架设最后一基电杆至1996年7月,随着岳西县村村通电,安庆市实现村村通电用好电电网通了,有电用了,但却形成“电价高得吓人,有电不敢用;电费回收难,有电不敢供”的尴尬局面。
原因是1996年以前,农村用电是乡(镇)电管站说了算,电费收入除上缴供电部门电费外,还要加上自身的管理费和电力建设资金,有的台区还代收乡村其它税费有些村实行村定价,电工承包,把许多其他费用都摊到电价上,造成农村电价偏高的局面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农村电价偏高现象有所改变1998 年,全国农村电网改造——“两改一同价”工程全面启动至2003年,安庆供电局总投资94920万元,进行两期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两网改造”改变了安庆农村电网网架薄弱、电压质量低的状况,使农村线损率及电价大幅度下降一同价”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电价低了,村民们也和城里人一样用电了过了没几年,村民们发现电器不好使——电压经常太低,想用的时候用不了2006 年,安庆电网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与低电压整治在岳西县姚河乡乡政府所在台区,原来由一台100 千伏安变压器供265 户用电,近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街道两边楼房一栋栋拔地而起,但家用电器在用电高峰时无法正常使用岳西供电公司将该台区列入低电压综合治理计划,将变压器更换为315千伏安,供电线路包括下火线和计量装置全部按高规格配置改造后,电器经营部老板说“现在空调生意真好做”,该台区每月的供电量也增长约1.8 万千瓦时。
经过几年改造,由过去几个村装一台变压器,转变成一个村装几台变压器在给变压器台区布点勘察时,村民们可热心了,希望变压器不要离得太远,他们想,“近些,电压总要高些自2008 年以来,共安排低电压专项整改资金12174 万元,项目1085 个,共完成50429 户低电压农户整改在整改的同时,村中线路更换成绝缘导线,增大了用电安全性至2011 年底,共有桐城、怀宁2个电气化县,51个电气化乡(镇),523 个电气化村通过验收规范进村入户最后一米线安庆市地处长江河谷,大别山脉和皖南山脉隔江夹峙,沿江及支流流域分布着大片湖泊湿地,自然风光秀美安庆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园林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遍布全市首届参加最美乡村评选的73个乡村分布在安庆市宜秀、大观、迎江区及八县(市)几十年来,安庆供电企业把保障用电、安全用电当作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为每一座乡村输送动力与光明,为安庆乡村向绿色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过去,电力线路进村后就失去了章法,私拉乱接,“东扯西拉”纤细的导线攀墙附壁,全村游走,即不安全又杂乱,不规范的接线又虚耗了电量而今,村里的线路绝缘化,接户线规范化。
对此,农电工们更有发言权:过去家家只有灯一盏,现在几大家电都齐全;过去风吹怕线断,现在绝缘线安全有保障;过去电杆最高不过7、8米,年年为清树障伤脑筋,现在电杆15 米,树障少了,绿化美了,和村民的关系和谐了,现在在村中建台区、架线立杆,村民积极配合,欢迎着呢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座落在大别山余脉三公山(全县最高峰)下、枫沙湖畔,曾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省十佳生态村称号全村电杆采用标准的12米和15米水泥杆,以保证杆下绿化树能正常生长为防止电杆拉线影响村容村貌,所有转角处均采用加强杆对风景区和沿街道两边用电量较大的用户,采用三相四线制下火;每户村民家中的接户线接线规范、工艺美观在坚强电力的支撑下,大山村进入全县经济十强村如今,大山村生活区内农家别墅排立,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涧中溪水潺潺,户院内鸟语花香闲暇时,村民们或在休闲广场聊天散步,或去体育活动中心生龙活虎运动一番夜晚全村路灯华光璀璨,好一派城镇风光桐城市嬉子湖镇双店村东临菜子湖,西滨嬉子湖,南与罗岭巨石山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湖泊丘陵交相辉映,湿地保护与渔业开发相得益彰旅游业与水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该村经济两大支柱。
电力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工作之余,向用户宣传安全用电技术常识,让村民掌握基本安全用电知识,防止出现私拉乱接等不安全因素桐城供电公司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供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无偿帮助用户安装、更换室内线路、灯具,从技术上保证用户用电安全??桐城市青草镇里仁村紧临大沙河,土壤保水能力差,1980 年通电后,全村每月用电不到1万千瓦时农网改造后,田地灌溉有保障,省时省力又方便及时方濠、花元、江东三个村民组地处偏远,人口不足500人,长距离送电,导致电压过低桐城供电公司在三处各增加一台50 千瓦变压器,更换输电线路,解决了村民用电不足的苦恼村里办起了毛刷厂等企业,人均收入达1万4千余元2010年全村供电量50多万千瓦时,2011年经过低电压整治后,全村供电量80多万千瓦时村民们说电力让我们生活更舒心,让美丽的乡村更富裕太湖县天华镇马庙村被省林业厅评为特色林业产业毛竹之村,建有一家毛竹深加工企业和两家板材加工厂2010年度,该村人均纯收入4200 元以上,高于全县10%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发展高山茭白、猕猴桃、中药材和茶叶种植,新建茶叶加工厂和茭白包装编制袋厂各一座,实现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2 0 1 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00 元,位居全县之首2011 年夏,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又动工了安庆供电系统及时与镇、村联系,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紧抓农网升级改造的契机,结合村容村貌、景观布局,制定科学可行的电力架空线路迁改方案安庆供电加大农村电气化乡村建设步伐,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将电网升级改造成为“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来自wwW.lw5U.com]耗低”的新型农村电网73 个乡村如73 颗明珠,在电力送去的光明辉映下,吸引着四方游客,输电线下人们脸上的微笑引导着村镇向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