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资格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强化训练.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2961805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强化训练1、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小刚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 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 课,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提酶他几次自然,他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 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 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 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吸引小学生听课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导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参考答案】由于学生不听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釆取措施之前必须进行成因分析,找 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1)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可釆用新鲜、有趣、生动、形彖的事物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 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 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

      3)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看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 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 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4) 教师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 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 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止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 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 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去吸引教师的注意5) 应用报酬奖惩集中学生注意力一者,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 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定;二者,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 激发自己6) 利用目标明确化集中注意力将大目标明确化,能够明确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让小学生把目标用文字或图形来表示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2、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好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儿名,而且,在书画、 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 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 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 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她就 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 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心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参考答案】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典型的小学生的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 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耍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们在家庭中处在中心的地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 而且以口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口己耍矫正小学生的自我中心心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2) 给予家长必耍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形成自我中心的环境;(3) 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4) 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5) 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 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6)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 睦相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 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o r=d/2o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Z间的关系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问题: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试分析两教法并模拟题两教法的教学效果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评价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参考答案】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B教 师的设计是不断激活学生“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个体的一切学习 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很明 显,B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模拟题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 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感受 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而,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 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了一定的数学能力, 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而这些都是A教师的教学设计所缺乏的教学效杲模拟题:A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表、画图等方式能够让学生学握圆的半径与直 径的关系B教师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不仅使学生更为牢固地学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