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浮力计算题思路.doc
3页中考浮力计算题思路浮力计算题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其实浮力计算题也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一、解浮力题的基本途径 初中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计算浮力的三个基本途径,每一个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要做到准确掌握 1 称重法:F浮=G-F示此公式适用于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F示为物体浸没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此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 3 二力平衡法: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时,F浮=G物,注意:悬浮时是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其中,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二力平衡法是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方法一般要与原理法联合使用,才能顺利圆满地解决浮力问题 二、解题思路及步骤 1 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和信息,找出隐含条件,确定是哪一类问题,找出适当的公式如:看到“漂浮”“悬浮”“露出水面”“轮船在海上航行”等信息,确定用漂浮或悬浮法解题,列出相应公式F浮=G物 2 对公式适当变形:如F浮=G物ρ液gv排=ρ物v物g 即ρ液v排=ρ物v物。
可见,此类型题可以求的物理量(密度和体积)有四个:ρ液、v排、ρ物、v物,任意知道三个量,可求第四量 【例1】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分别浸没在水和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和2N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g取10N/kg) 〔思路分析〕首先可根据F浮=G-F示,求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求出v排,由于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v物=v排,最后根据密度公式ρ=m/v,即可求石块的密度在液体中可根据F浮=G-F示求浮力,两次v排相等,利用 F浮=ρ液gv排可求ρ液 【答案】(1)在水中:F水浮=G-F示=2N, v石= v排=F浮/(ρ水g)=2N/(1.0×103kg/m3×10N/kg)=2×10-4m3, m石=G/g=0.5kg, ρ石= m石/v石=2.5×103kg/m3 (2)在液体中F液浮=G-F示=3N ,ρ液=F浮/(v排g)=1.5×103kg/m3 【例2】一个空心球重60N,它的空心部分占整个球体积的1/5。
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1/4,如果在它的空心部分装满某种液体,此球悬浮在水中(g=10N/kg)求: (1)此球在水中漂浮和悬浮时,所受的浮力各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思路分析〕空心球放在水中漂浮,它受到重力、浮力,且F浮=G球;球内空心部分充满液体后,放入水中悬浮,把球和球中液体当作一个整体,F/浮=G总 (1)空心球浮在水面时F浮=G球=60N v排=F浮/(ρ水g)=60N/(1×103kg/m3×10N/kg)=6×10-3m3 v排= v球3/4 v球= v排4/3 =4×6×10-3m3/3=8×10-3m3 球悬浮在水中时v排=v球 F浮/=ρ水g v排=1×103kg/m3×8×10-3m3×10N/kg=80N (2)根据ρ液=m液/v液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G液=F/浮-G球=80N-60N=20N v液= v空= v球1/5 =1×8×10-3m3/5=1.6×10-3m3 ρ液= G液/(v液g)=20N/(1.6×10-3m3×10N/kg)=1.25×103kg/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