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记及案例式反思格式四上.doc
3页学科:音乐 年级:—四《捉泥瞅》教学反思《捉泥鍬》是一首情绪活泼、欢快,富有田园风味及生活情趣的台湾校园 歌曲,整堂课氛围的基调应该定位在活泼风趣上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向高年 级阶段过渡的年龄,知识经验不是很丰富,声音也很难控制作为男教师的我, 怎样把握好教材,把握好学生,上出自己的特色呢?在对歌曲《捉泥锹》进行 分析后,发现这首歌曲并不难学唱,而且很多学生已经听过这首歌曲,于是我 认为,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歌曲的处理上,通过多种方式的处理,让学生知道, 一首音乐作品有很多的表现方式,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这节课的一 个知识点是让学生认识四四拍拍号,知道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于是,课的导入我就从歌曲的拍号入手这一课的一个问题是我在教歌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抓住教学反馈,当学生 把捉泥纵的“锹”唱成下滑音时,我没有用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解决,只是想着 怎样把课上下去,这是我在往后的教学中所须注意的而学生对于附点节奏的 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掌握也是一种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教学中解决难点的过程创设情境、歌曲感悟——《亲爱的回声》教学案例【案例阐述】一、 听拉索的《回声》1 •你有什么感觉?歌曲创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境?2. 自然界中怎样的环境下会产生回声效果?3. 你能制造回声吗?[设计意图:通过画面的展现,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使 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从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促使他们产生 用音乐来表达的愿望。
]二、 以小组为单位,用所给的教具制造回声,鼓励用其他方法制造回声(各 种打击乐器、或其它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1 .小组实践活动、讨论2. 分小组表演3. 结论:回声可以通过强弱的对比以及旋律的完全重复来表现[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感受到的、理解了的音乐表达出来,发展其智力,发 挥其想象力和联想力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 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 创编1. 以小组为单位选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回声的创编《小雨沙沙》、《布谷》《乃哟乃》2. 各组表演并说出创编的根据与意图3. 教师总结[设计意图:鼓励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 性潜质,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学反思】《亲爱的回声》通过回忆自然界的回声现象,做一些简单的回声游戏,探索在音乐中用强弱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生动与美妙我在执教《亲爱的回声》这节课中,主要围绕“回声”来展开教学课刚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拉索 的《回声》无伴奏合唱曲,从而引出主题——回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 在学生对回声这一现象的讨论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对大自然的兴趣紧接着 的回声游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回声 的特点,感受强弱的对比,为后面歌曲的演唱做准备。
在新歌教学部分,我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音乐感知、模仿能力通过听赏、模仿,一步一 步循序渐进地学会歌曲从学生的声音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还 是可以的教后所存在的问题:1、一些原则性的错误会误导学生对音准的掌 握,如:在指挥中对回声音高和音量的展现,还不够到位2、课堂上还可以 在放开点,培养学生自学自问自答的自主学习能力3、学唱教学中,还可以 在紧凑些,设计些学生自主创编的发散思维的环节,可以让课堂再饱满些我 觉得做为一个普通的一线音乐教师,扎扎实实地上好我们每一节音乐课是最基 本的职责因此我本着实用、可操作的原则设计了这一课,希望学生在一节课 中,能够真正地学到一点东西,能真正地唱好一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