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现代诗歌意象的视觉化表达.docx
8页浅谈现代诗歌意象的视觉化表达 薛奕珂 朱思豪摘 要:现代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意象不仅可以客观地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诗歌重要的叙事方式之一诗歌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抒发诗人心中所感,其本身就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诗歌意象的视觉化,是指将诗歌中心思想和文字语言在内的书面表达,转化成一种视觉语言从而传递给读者它大体有再现式表达、象征式表达、联想式表达三种方式诗歌意象的视觉化表达,拓展了其表现空间,是“读图时代”下一种新的趋势关键词:现代诗歌;意象;视觉化从古至今,就一直流传着“诗画一体”的說法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一直在互相影响和交融不同时代的不同诗人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尝试着用视觉艺术形式来表现和描绘诗歌意象传统书籍中的插画是为了服务文字内容从而创造出的图像语言,但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诗歌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以往,它不再是简单地流于纸面,伴随着越来越多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介入,诗歌在原本单薄的文字基础上开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传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诗歌插画、设计诗、诗歌雕塑等新型诗歌作品开始涌现怎样才能使日渐衰微的文学作品在流量和读图时代,摆脱边缘角色的身份,诗歌意象的视觉化传达等,就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和可能。
一、现代诗歌意象概述“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一个范畴,意象又可称为“表意之象”通常情况下,诗歌当中出现的意象是指自然意象,诗人的创作就是要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现实中找到感性且具体的对应物诗人的情感流露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借景抒情诗歌当中的“意象”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物的客观事物相交融的的形象表现,是诗人内心的外物化,也是外物的情感化艾略特曾说:“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也就是说,诗人通常都会用文字来描绘特定的事物、人或场景来表现当时内心的特殊情感,最终做到形式与情感的高度关联,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当我们品读一首诗歌分析其意象时,需要遵循“客观对应物”,即诗人内心的“参照物”,来探寻诗人的情绪、幻想、情感等等总而言之,诗歌意象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以中国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顾城的作品为例他在《案件》中写到:“黑夜/像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悄悄走开/我失去了梦/口袋里只剩下最小的分币/“我被劫了”我对太阳说/太阳去追赶黑夜/又被另一群黑夜所追赶其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对黑夜极其敏感的诗人根据顾城诗歌集统计可知,在187首现代诗歌中,有“夜”意象的共有64首,这与顾城本身的性格、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都有着极大的关系。
《案件》里的“黑夜”指代的就是诗人主观感觉所处时代的艰难困境,而黑夜劫了他的“梦”也正是劫走了他的希望口袋里最小的分币代表了顾城所剩无几也是最后最微弱的“希望”怀着痛苦委屈的心情以一种孩子式的口吻向太阳诉说,太阳像是带着最后的希望一般去追赶黑夜,可是太阳无法追上黑夜,黑夜也无法遇见太阳,昼伏夜出,两者永远不会在同一个维度出现诗中想表达的是蒙面人(黑夜)永远不会被追到,而自己的梦也一去不回,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得到与失去中苦苦挣扎,从而也就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痛苦二、诗歌意象在视觉领域的应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诗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被重新得到了重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意到这片角落同时随着互联网、电影、新型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诗歌也渐渐摆脱了边缘化的地位通过调查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可以看到,诗歌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面向读者,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视觉化诗歌作品的出现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教堂旁,有一排由七个字母组成的雕塑作品,名为《城市之诗》(如图1),这七个字母组成了一个单词Brcino,这个单词正是巴塞罗那古罗马时期的名称《城市之诗》中的七个字母有六个由铜制作,一个由铝制作,每个字母都有独特的意象体现。
字母B是布鲁萨姓氏的首字母,字母A呈金字塔状,字母R是常用于被印刷的字体,字母C就像是一轮弯月,字母N类由铝制成,似是一只帆船指向北面,最后一个字母O是太阳的轮廓,象征着地中海这件以雕塑为形式的视觉诗歌,正向世人传达着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由古至今的文化延续这件作品的作者名叫琼布鲁萨(John Brossa),他是诗人也是剧作家,他的作品通常都会将诗歌、雕塑和城市三种题材交织在一起,并以视觉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多数都是将符号、字母和物体融为一体作为视觉语言表现出来,其作品特点也是将字母图像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字母加冒号幻化成一张人脸(如图2)人们曾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的张舜民也写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由此可见,中国历来就很重视诗歌的视觉意象其中诗歌意象在设计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实属建筑、园林和室内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师不少人都在研究和实验如何将诗歌中的意象巧妙地在建筑空间表达在近几年流行的新中式设计家装风格中,设计师会借用诗歌意象将其化为设计符号或装饰元素在室内空间中呈现除此之外,苏州的众多私家园林,如拙政园就是将诗歌意象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之后的结果在平面设计领域,语言图形化开始成为热点,视觉诗通过文字的特殊排版和变形,结合色彩让文字和图像互融成为新的视觉图形,使读者有了更大的解读空间。
图形化的视觉语言在满足了当下人们热衷“看”的同时,也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视觉诗在试着打破人们常规的阅读习惯,“变形”后的文字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作品含义,真正做到文字美和意象美的高度结合三、现代诗歌意象的视觉化表达诗歌意象的视觉化是针对诗歌的“绘画性”而言的现代诗歌当中除了意象还十分强调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相互融合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时浮想联翩在当代诗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作品总是“图文并茂”一起出现归其原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阅读能力普遍偏弱,而我们也正处在一个“读图”时代可以肯定的是相对于文字图形更利于传播和推广,也更易于被人的大脑所直接记忆但是,视觉形式下的诗歌也存在着一定缺点,对于不同环境和状态下的不同群体,受众所接收到的图像含义是不一样的,也就说明了诗歌的视觉化并不能完全脱离文字,应当是“图文”一体的形式,两者相互配合才可以给读者更好的视觉体验根据作品中的文字内容和视觉化的形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分为三种一)再现式表达这类诗歌的文本通常注重描述事物的外在物象,诗人在创作时也贴近客观事实,文字内容尽可能地遵循万事万物自然发展的规律,给与最直观的描绘。
再现式表达的作品当中通常也没有具体的“主观之意”,没有具体的落点,意味着在视觉化的同时需要兼顾诗歌的群体意象例如熊召政的作品《暮渔》:“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借与晚风作的莲花/一支支,抖抖地露出水面/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姣美啊/清香与暮气揉成的江南这首诗歌的视觉化就需要将“暮色”、“孤鹭”、“舞翅”、“晚风”、“莲花”这些意象提炼出来转化成设计语言,从而更完整地传达出诗人的心境二)象征式表达“意”与“象”的关系即为象征关系黑格尔认为象征即是自我本身,同时又超越自身,是暗示巨大而深刻的理性内容的一种客观符号如我国古典诗词中菊的坚贞高洁、梅的傲雪凌霜、兰的清华其外和竹的坚韧不屈再如我国的“长江”和“黄河”,这些符号都是家国情怀的象征除此之外,诗人会利用想象创作出特有的意象艾略特用“水”象征肉欲,叶芝用“旋体”象征历史的循环往复,瓦雷里用“石榴”象征智慧我们可以利用具象的文字将其作为载体形成抽象的视觉意象,从而更好地体现诗人作品中的延伸含义三)联想式表达这种联想式表达重在描述客观形象,诗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绪和内心情绪化为一种具象的喻体,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联想到其他事物。
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黑夜”这一意象代表了顾城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主观感受,“黑夜”的黑也并非一种颜色,而是顾城体悟的图像化,它已经浓黑到了弥漫“我”的眼睛可见诗人的精神世界已深受环境的影响整首诗的意象词汇只有“黑夜”、“光明”和“眼睛”,但却引人深思隐喻的事物背后潜藏的对于未知年代的想象,若以视觉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诗歌的文学价值和表达空间也会更加宏观四、结语现代诗歌意象的视觉化表达,归根结底是受到了现代视觉化潮流的影响,视觉化诗歌也正是“读图时代”下的产物伴随着科学技术形式日新月异,诗歌仍然会扩大作品本身的表现空间如何将优秀的诗歌作品通过视觉语言传达给大众,仍然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参考文献:[1]孫世军.论现代诗歌鉴赏中的意象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96-99.[2]罗启凡,朱琪超.论设计诗的语言视觉化表达[J].科技风,2016(19):165.[3]金婕.浅谈诗歌与平面设计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4(17):92.[4]柳雨吟.插画设计在诗歌集《支离》中的实践与应用[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5]褚国香.迷失在黑夜中的黑眼睛——探析顾城诗歌中的黑色意象[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119-121,12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