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精品真题).docx
31页2021年陕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B.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C. 《诗》 《书》《礼》 《易》 《乐》合称“五经”D. 《诗经》不具备反复吟唱、重章叠句的特点【答案】 B【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全书分为“风”"雅" “颂” 三个部分在表现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常有重章叠句,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与《书》 《礼》 《易》 《春秋》合称为“五经”故选 B2.下列选项中,有关《齐桓公伐楚》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楚国地处南海,齐国地处北海,在利益上有冲突B.齐国因楚国承认了错误,才列开兵阵与楚国结盟C.齐国没有战胜的把握,所以选择与楚国订立盟约D.面对齐国的威势,楚国使者唯唯诺诺,难以应对【答案】 C【应试指导】 A 项,齐国地处北方,楚国地处南方,它们“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B 项,楚国以武力为后盾,齐楚双方先后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D 项, 面对齐国的威势,楚国使者针锋相对、不卑不亢故选 C3.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体知识正确的一项是()A.五言诗都不是近体诗B.近体诗一般用平声韵C.古体诗不能句句押韵D.七言诗一定是近体诗【答案】 B【应试指导】中国的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 言、杂言诸体,可以用平声韵或仄声韵, 一般都是隔句押韵,单数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偶数句必须押韵;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 一般来说,诗韵 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除首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偶数用韵故正 确答案为 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A.徐志摩《再别康桥》语言华丽、意象鲜明,呈现出飘逸的风格B.闻一多《发现》是实践诗人提出的"三美"主张的“新格律诗’ C.郭沫若《女神》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是新诗奠基之作D.艾青《北方》创作于抗战时期,是其“散文美”主张的代表作【答案】 C【应试指导】 C 项,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 《女神》是郭沫 若的第一本诗集,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故 选 C。
5.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方式的一项是()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D.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答案】 A【应试指导】 B 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 C 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 D 项使用了 反问的修辞方式故选 A6.下列作家中,不,属.于.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是()A.马克 · 吐温(美国)B.狄更斯(英国)C.契诃夫(俄国)D.雨果(法国)【答案】 D【应试指导】雨果是法国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巴 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8.下列选项中,以知识分子革命生活为题材的“红色经典”小说是()A.罗广斌、杨益言《红岩》B.梁斌《红旗谱》C.杨沫《青春之歌》D.路遥《平凡的世界》【答案】 C【应试指导】 《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9.下列选项中,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B.夫妻二人化为鸳鸯的神话与本文的现实意义相冲突C.刘兰芝、焦仲卿夫妇的关系是本文的主要线索之一D.诗歌多用相互照应的方法使结构完整、紧凑、细密【答案】 B【应试指导】"鸳鸯"象征了两人的悲愤与控告, “鸳鸯双飞”的结尾与开头“孔雀徘 徊" 的起兴呼应,这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充分表现了刘、焦矢志不渝的爱情, 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家长制的控诉。
10.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A. 《子夜》吴荪甫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的性格悲剧造成的B. 《家》的反封建主题是通过高老太爷等卫道士形象体现的C. 《边城》围绕翠翠的三角恋爱展现了一种“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D. 《围城》以方鸿渐为中心,描绘出战时一代知识分子勇敢前行的人生图画 【答案】 C【应试指导】 A 项, 《子夜》吴荪甫的命运,主要是由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造成的 B 项, 《家》的反封建主题是通过高觉慧等知识分子形象体现的 D 项《围城》是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以解析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怯懦人格根源及透辟的现实主义魅力而有“现代《儒林外史》”的美称11.下列选项中,对杜甫《登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通篇对仗,句法交错相连,诗意连贯B.本诗前半段抒情,后半段写景,情景交融C.本诗通过感秋悲秋的情绪变化,以景结情D.本诗通过登高远眺赞美了河山的壮美辽阔【答案】 A【应试指导】 《登高》 一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通过诗人登高远眺,将个人身 世命运之悲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中,寄托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12.下列有关《断魂枪》中,对孙老者肖像描写视角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叙述者的眼睛描写B.通过沙子龙的眼睛描写C.通过王三胜的眼睛描写D.通过现场观众的眼睛描写【答案】 C【应试指导】 《断魂枪》中孙老者的一段肖像描写比较传神在正面描写之后,又通 过王三胜的眼睛来写孙老者的“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 深的闪着黑光”,先抑后扬地写出了一个武林高手身手不凡的一面13.下列句子中,没 .有 .语病的 一 项是()A.每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B. “巨型稻”试种成功,使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变成了现实,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C.在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研制疫苗至关重要,绝不能单枪匹马,而是全人类的共同努力D.寒潮的路径不同,要看侵入的冷空气哪部分气压最高,被侵入地区的气压哪部分最 低所决定的【答案】 B【应试指导】 A 项, “晚会是时刻”搭配不当 C 项成分残缺, “全人类”前缺少谓语性动词"需要" D 项“要看 ……所决定的”句式杂糅14.给下列一段文字画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故宫 了无数风云变幻与时代更迭,但最终都在数代人的努力和守护下保留了下 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十个甲子的故宫不但没有老去,反而在无数工作者的 努力下 青春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越来越开放的故宫 给人 们一个魅力四射的历史宝库、 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秘境和一个永无止境的壮阔时代A.穿越经历展现焕发B.穿越经历焕发展现C.经 历 穿 越 展 现 焕 发D.经历穿越焕发展现【答案】D【应试指导】"经历”是"亲身见过、做过或遇到过的”意思, “穿越”是“通过, 穿过" 之意, 一般用于时间和空间,故宫本身在时代更迭中得以保留,故第一处横线上选 镇"经历” “焕发"是使"光彩四射"之意, "展现”是“展示"之意故宫在工作者 的努力下焕发青春,才能给人们展示故第三处横线上选填“焕发”故选 D15.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 是 ( )A.驼闻之 . 曰: "甚善,名我固当"B.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C.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答案】 B【应试指导】“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 A 项的“之”指“橐驼"这个称呼; C 项的"之"是指示代词, "这”的 意思。
D 项的"之"表示“的”的意思16.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不,用作动词的是()A.春秋不变,水旱不知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D.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答案】 A【应试指导】 A 项的加点词"春秋"是名词,春天、秋天之意,没有用作动词17.下列句子中, "责"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修已而不责,人,则免于难B.责.毕收乎?来何疾也!C.吾请为君责,而归之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答案】 B【应试指导】 A、C、D 项“责”都是"责备,责怪"之意; B 项的“责”是通假字,通“债”18.下列句子中, “为”字的读音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C.非秦者去,为.客者逐D.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答案】 D【应试指导】 A 项“为”是“成为”的意思, B 项“为”是“替、给”的意思, C 项的 "为" 表被动,前三项中的“为”都读 wéi;D 项的“为”是"为了”的意思,读 wèi1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 . 正 .确 . 的是()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跑B.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子:把......当作儿子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误D.愿无伐,善,无施劳伐:讨伐【答案】 D【应试指导】"伐"是“夸耀”的意思。
20.下列选项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之往来:推着行李来往B.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岁亦莫止:岁月不会停留C.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怨是用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D.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擅强兵:擅长作战的军队【答案】 C【应试指导】 A 项"行李之往来"应译为“出使的人往来” B 项"岁亦莫止"应译为 “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D 项“擅强兵”应译为“拥有强大的军队”二、文言文阅读(21~29 小题,共30分)(一)阅读方孝孺《豫让论》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 小题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已,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 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 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炫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 取也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 妇, 英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21. 作者认为“士君子立身事主”,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 4 分 )答:作者认为“士君子立身事主",应该“竭尽智谋,忠告善道。
销患于未形,保治于 未然” ( 4 分 )22. 作者认为豫让为智伯报仇的做法是否可取? ( 2 分 )答:作者认为豫让的做法并不可取,称不上真正的忠臣义士 ( 2 分 )23.将“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