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报学专业(120502)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8页情报学专业(120502)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信息成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信息的多媒体化、 网络化和分布化趋势,对浩瀚无垠,凌乱分散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 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发展崭新的信息组织管理和信息自动搜索技术情报学正是进 行这方面研究的学科之一情报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 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敬业进取 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情报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与情报学发展 中的前沿课题能深入进行研究并获得进展,满足社会对信息开发.利用需要的高层 次专门人才1. 硕士学位掌握情报学的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能独立开展 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创新性或应用前景2. 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了解 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学位论文要求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 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1. 研究方向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构成.组织.交流、开发利用及社会情报活动规律的一门 科学。
信息新技术的发展,使情报学的研究已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1. 博士点: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分析.经贸信息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智能化处理与检索.知识管理、信息经济学研究、竞争情报.资源服务与用户 研究、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网络信息安全与应用、影像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政策与法规等2. 硕士点、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处理与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工程、经济信息管理、竞争情报、计算机图像处理 与模式识别、保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1. 招生对象1. 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 大专毕业生,毕业2年或2年以上,并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历者,参加全国硕士研 究生统一考核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2. 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生入学考 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四、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年%1. 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拓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及学 位论文的质量1. 硕士阶段(1) A类课程英语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自然辩证法 2(2) B类课程3 黄奇孙建军3 苏新宁3 朱庆华1205B0100信息科学原理1205B0200信息资源管理技术(3) C类课程120502C01情报学理论与方法120502C02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3朱学芳杨建林(4) D类课程120502D01数据仓库技术2王昊120502D0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2袁勤俭120502D03项目管理概论2袁勤俭120502D04交互式人机设计2柯青120502D05竞争情报2沈固朝120502D06新型传媒研究2岳泉120502D07数据挖掘技术2杨建林120502D08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2孙建军120502D09情报处理技术研究2苏新宁120502D10信息处理算法研究2朱学芳120502D11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2华薇娜120502D12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2苏新宁120502D13计算机图像图形研究2朱学芳120502D14云计算应用技术2虞为120502D15模式识别 理论及应用2朱学芳120502D16知识管理2邓三鸿120502D17国外信息经济学著作选读2袁勤俭120502D18信息保密与信息安全2邵波120502D19电子政务研究2邓三鸿120502D20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2朱学芳120502D21信息经济研究2孙建军120502D22互联网商务模式研究2胡广伟120502D23软件工程2胡广伟120502D24信息行为科学研究2裴雷120502D25信息检索中的相关性研究2成颖120502D26电子政务服务管理方法与技术2胡广伟120502D27Web新技术及其应用2刘友华2. 博士阶段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学术思潮外语(一外为英语,二外选修:其中一外为其它语种,二外必修英语)120502X01“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前沿研究3全体教师120502X02情报学专项研究3苏新宁120502X03情报学研究方法3朱庆华120502X04竞争与安全:情报研究专题研讨3沈固朝120502X05信息管理技术及方法3朱学芳120502X0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研究3孙建军120502X06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3朱学芳120502X07信息检索专题研究3华薇娜六、培养方式1. 硕士生入学后1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指导教师,制定培养计划, 由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 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 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培养中应关心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强调外语能力和计算 机技能的提高,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鼓励多写论文,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七、考核方式1.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2.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还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 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中期考核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两个月内进行中期考核在教研 室组织下,组成有导师参加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研究 能力培养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 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确定能否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八、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选定 论文课题,选题应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或本学科的发展有一 定意义,论文题目确定后,应在相关教研室组织开题报告,由有关专家评定课题的 可行性,并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完成的进度表。
完成的论文应对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或突破,表现论文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和专门知识,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要通过计算机实现算法的论文,必须 有正确的运行结果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入学一学期完成培养计划的 制定,开题报告至少在答辩前一年进行,预答辩与正式答辩的时间间隔至少一个月九、学位论文检测与匿名评审学位论文检测与匿名评审是提高研究生质量.规范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手段1. 学位论文检测在研究生院组织下统一进行根据论文检测重复率R的数值, 分别做如下处理:(1) R<5%,可直接参加论文答辩;(2) 5%
硕士学位申请者在论文答辩前至少应有1篇学术论文已在正式发行的学术刊物 上发表,如到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一年内补足申请博士论文者应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量 化指标,可在一年内补足十一.质量监测1. 硕士研究生学分达到32或32以上;2. 通过研究生外语学位考试;3・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4. 全面实行中期考核、论文检测与匿名评审;5. 在校期间硕士有1篇以上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博士有3篇以上论文在核 心期刊上发表;6.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7. 毕业后不定期的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反映良好;8・了解对在校期间的培养工作意见,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