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现代理论复习题(1).doc
12页一、重要的概念: 1、 探索时期:新艺术运动、 表现主义建筑表现主义建筑: 建筑学上,表现主义被认为等同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二十世纪二 十年代建筑师在德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的作品其特点是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 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 柯布西耶于 1928 年设计,1930 年建成,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 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 “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四、思考 1、、 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有何影响?:工业革命对城市建设有何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 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9、如同农业革命一样,工业革命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变迁 2、 现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技术前提是什么? 3、 现代建筑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 从 1970 年至今西方当代建筑某种倾向的认识与评价 (以西方建筑作品中一例或数例, 论述你的认识) 5、 结合实例,谈谈西方建筑近二十年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6、 简述新理性主义建筑流派的主要特征与手法; 7、 论述新地域主义建筑流派的主要特征与手法,并结合实例谈谈我国当前建筑创作中在 这方面的探索 8、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后现代主义建筑分为几种学派?建筑的代表作各 是什么?) 9、 高技派有何建筑特征?代表作有哪些? 10、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五、著作 书名、作者、主要内容1、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2、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3、 《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4、 《走向新建筑》4、 《后现代建筑语言》5、 《现代建筑 一步批判的历史》新地域主义新地域主义新地域主义(Neo-regionlism)[1],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或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建筑中体现出地方的特定风格。
作为一种富有当代性的创作倾向或流派,它其实是来源于传统的地方主义或乡土主义,是建筑中的一种方言或者说是民间风格但是新地域主义不等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或复旧,新地域主义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在功能上与构造上都遵循现代标准和需求,仅仅是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东西而已产生背景产生背景新地域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的极端性进行反思的重要潮流之一首先是对现代建筑的城市化理想的抗性反应,城市化与全球化侵蚀了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当代建筑师不愿照搬过去的古典语言,但又反感美国后现代建筑师们随意拼贴古典符号的装饰主义做法,新地域主义则为之提供了可接受的模式和灵感,并作为“自觉地去瓦解世界性的现代主义”的反现代主义的一支生力军而悄然崛起了历史根源历史根源地域主义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如果追溯到地域主 义的起源,18 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风景造园运动可以说是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的始 端这时期的地域主义也称为浪漫地域主义,它是 19 世纪摆脱衰退的绝对主义 贵族统治的政治运动在文化上的反应,这种浪漫地域主义所发展的实际上始终 怀旧和记忆的建筑,观者在这种建筑面前所体验到的是一种近乎幻觉式的对过 去的参与,这种基于民族和地域的传统的 19 世纪的地域主义虽然已是过去,然 而浪漫地域主义的建筑仍然在持续出现。
尽管其表现略显凌乱和冲动,但毕竟 “那种意义上的地域建筑价值观,代表了一种渴望摆脱通用,异域的设计规范 而归属于单一种族共同体的感情”特点特点新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拨它着眼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关注日 常生活与真实亲近熟悉的生活轨迹,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 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使建筑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 与持续性的关系主要就是不要盲目抄袭异域风格,要突出地域传统的特点, 要有自己的风格,在流传下来的古老风格上做升华,而不是抛弃 地域主义并 非是简单的采用“地方材料”或“结构”,这两点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与“全 球化”想抗衡地域主义建筑”必须力图克服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的鸿沟. .....芒福德重新定义的地域主义,还担负着协调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的作 用,使人们能够“感到安适自在” 要真正描述新现代主义这一倾向所共有的实践特征是不容易的,因为地域主义 可以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也可以是某个有才能的个人专心致志于体现特定地方文化的产物,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新地域主义实践首先 是对任何权威性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它关注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 活现状,比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文脉主义要表现的更为全面和深刻。
后现代建 筑师往往是将传统的形式作为符号,从历史中抽取出来用于新的建筑中而新 地域主义则是关注于那些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俗和都市文 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与设计原则,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与归属性特征:总的原则——回归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 1.1. 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 2.2. 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 3.3. 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 4.4. 具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及明显的经济性具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及明显的经济性实现手段实现手段新地域主义在创作中不是刻板的遵循现代建筑的普遍原则和概念,而立足于本 地区,借助当地的环境因素,地理,气候特点,刻意追求具有地域特征与乡土 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他们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摒弃失去场所感的环 境塑造方式,以抵制全球文明的冲击,经常借助地方材料并吸收当地的技术来 达到自己的目的新地域主义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求把建筑置于特定的地 域文化场所中,并且使它表达了这种特定的场所精神,任何设计表现都是可以 接受的,因此它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但又是易于识别的。
地方传统建筑在重视地理环境,尊重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尊重民族和地域文 化、生活习俗,以及运用当地技术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 借鉴和吸收的地方这些年来,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中,始终努力寻求地域传统 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建筑创作力求体现传统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 和的唯物辨证思想;学习借鉴传统建筑文化的空间组合,构图手法,意念表达; 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传统审美与现 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力图使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融汇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阿尔巴罗·西扎、C.佩里、莫奈奥、L.巴拉干、B.V.多西阿尔巴罗阿尔巴罗··西扎西扎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出生(1933~),出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 1949 波尔图大学建筑系学习 1955~1958 与老师费尔南多·塔沃拉共同工作 后建立自己的工作室设计风格设计风格乡土情结——建筑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西扎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地方”与“乡土”的形式的敏锐探寻,通过 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 极简主义 受到卢斯(AdolfLoos)等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影响,西扎的建筑也表现 出摒弃装饰的倾向。
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 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 尊重环境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简介简介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1]20 世纪 60 年代发源于意大利,是与后现代 主义同时兴起的另一场历史主义建筑思潮新理性主义既是对正统现代主义思 想的反抗,也是对商业化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形式拼贴游戏的一种批判 主要成员包括 C.艾莫尼诺(Carlo Aymonino)、G·格拉西(Giorgio Grassi)、A·罗西(Aldo Rossi)和卢森堡的 R·克里尔(Rob Krier)、 L·克里尔(Leon Krier)等人,其中尤以罗西和克里尔兄弟为代表 发展历程发展历程理性是一种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为基础的精确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 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是知识的重要源泉,是规范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标准,所 以重理性知识、理智能力、理智控制,而对感性认识持贬低和否定的态度 看过沿袭演变的历史发现,和所有艺术一样,建筑风格也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 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 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希腊、罗马、法 兰西、德意志、西班牙、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除了新古 典主义,还有很多建筑风格如:巴洛克、法国古典主义、哥特式、功能主义、 古罗马、浪漫主义、罗曼、洛克克、文艺复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有机 建筑、折衷主义等等,但在今天如何更好地与本土化特色结合起来,批判地吸 收这些古老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为我所用,就需要仔细地思考在欧陆风盛行的 时候,不少城市的广场建设和住宅建设盲目模仿国外的建筑风格,不约而同地 搞出了“罗马柱”、“罗马雕塑”,一味照般,流俗以后迅速没落国外建筑 的精典作品是在一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是很成功的建筑精品如果 我们不分国情、不加分析地搬进来,就会是败笔在欧陆风过后,现代风格、 板片组合、弧形格片屋顶飘板正在成为新的流行时尚但如不加注意,很可能 又会成为令人生厌的新的千篇一律 理性主义建筑在 1936 年发展到顶点之后,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几乎消失,但 是在 1936 至 60 年代之间,在其他流派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理性主义的思想 及创作理念的发展却从未间断这其中伴随着对形式语言的更新的探索,对民 族现实经济、技术、政治关系的关心,对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的认识。
于是,在60 年代的意大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承袭于理性主义的新理性主义, 它与后现代主义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向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阿尔多阿尔多··罗西罗西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国际知名的建 筑师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做过建筑杂志社的 编辑,当过教授 罗西 1966 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城市是 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 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罗西将类型学方法用于建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 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罗西还提倡相似 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城市”的主张罗西 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罗西在 60 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类型 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 主义” 新理性主义又称坦丹萨(Tendenza)学派,是从两本特别具有创新意义的著作发 端的,这就是罗西 1966 年的《城市建筑》和格拉西 1969 年的《建筑的逻辑结 构》。
新理性主义基本上承袭了 20 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理性主义1926 年 “理性主义”运动的宣言中指出:“新的建筑、真正的建筑应当是理性和逻辑 的紧密结合……我们并不刻意创造一种新的风格……我们不想和传统决。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