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语故事50字大全精选.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56456552
  • 上传时间:2022-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8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成语故事50字大全精选篇一: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摘录) 1、爱屋及乌 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大传.大战》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出狱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请姜尚(姜太公)为军师,起先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纣王自杀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周武王召见姜太公,请教如何处臵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来姜太公答道: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胥余就是说,假如宠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爱;假如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厌烦姜太公的主见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歼灭 后来,这个典故常被人们用作描述因为深爱某人,连带也宠爱他的亲属挚友等人这种现象 2、安乐窝 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列传.道学一.邵雍》邵雍字尧夫初到洛阳的时候,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富弼、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各位贤人,被罢官以后也住在洛阳平常他们很敬重邵雍,常常跟邵雍来往,而且为邵雍买了园田与住宅。

      到了农时,邵就自己去园田耕种与收割,但收获下来的粮菜,只够一个人的吃用和换取必备的衣裳为表示安贫乐道,不求荣华富贵,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早晨起来,点好香坐着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略微有一点酒意就行了,但从不喝醉爱好来了,他就吟成诗章,然后又放声朗诵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阳城里去游玩刮风下雨是不出门的出去的时候,就坐一辆小车,让一个人拉着,心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官宦人家的 人一听出他的车音,就争着出门等候迎接这些人家的小孩子与奴仆,也喜爱他来,相互说:我们家的先生来了他们就不再称呼邵雍的姓名了他在这些人家,有时竟一连住上两宿方肯离去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乐窝,盖一处房舍,等邵雍来了住,他们把这房子称作邵雍的行窝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方安逸舒适的生活 3、暗中摸索 这个典故源于于唐.刘束的《隋唐佳话》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特别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经常遗忘很快,假如再见面犹如生人一样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许敬宗则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但是假如遇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闻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分辨出来。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方没有师傅或门径,独自探究学问或技术的驾驭与创建 4、按图索骥 这个典故载于《汉书.梅福传》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他擅长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根据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找寻骐骥良马有一天,在望见一只大蟾蜍,他便兴奋地对伯乐说: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 这个典故比方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 5、鳌戴 这个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有一大壑,其实是无底之谷,把它叫作归墟八方及中心的水、天河的水,都流入其中,而水无增减其中有五座山:一座叫岱舆、二叫员峤、三叫方壶、四叫瀛州、五叫蓬莱这山凹凸四周达三万里,其山平顶达九千里五山相隔的空间有七万里广远,这样相与为邻居其山之上看到的都是金玉,山上的鸟都是白色像珠玉般光彩的树木丛生,花朵和果实都有味道,吃了都不老不死所居住的人都是有道的仙人的后代,一早一晚飞来往去的仙人不行胜数而五座山的根没什么附着,常常随潮水的波涛上下波动,不能短暂停自动荡。

      仙圣认为五山动荡担心是患害,告知了天帝,天帝担忧五山随波流往西极,仙人们失掉居所于是吩咐人面鸟身的禺强神,让海中的十五只大鳖抬头背负大山,一再轮换,六万年一替换,五座大山才停息不动 后遂以鳌戴比方负荷重任,或以表示感恩戴德 6、阿娇失宠 这个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十六《赋.长门赋》汉武帝刘彻的妻子陈阿娇特别得宠,被立为皇后但后来陈皇后始终未生下独生子,她又嫉妒别的宫妃得宠,便暗中搞媚术和巫盎(用巫术诅咒的方法)害人所以被汉武帝废弃,逼令住在长门宫中她悲苦愁闷,想复原过去皇后的地位听说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妙笔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献一一百零一零一斤黄金给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请他们买酒喝托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能解脱苦闷生活的文章司马相如就写成了《长门赋》,呈献给汉武帝,劝导他不记旧怨,重新和好由此,陈皇后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方有美无人赏、有才无人用的冷落境遇 7、安步当车 这个典故原载《战国策.齐策》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颜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在家有一天,齐宣王召见他并用非常高傲的口气说:蜀,过来!蜀站立不动,也叫道:王,过来,齐宣王大怒,高声喝道:究竟是国君名贵还是文士名贵?蜀笑道:当然是文士名贵,国君有什么名贵的。

      颜蜀讲了一个例子:从前秦国攻打齐国,路经鲁国,为了爱护名士柳下季的坟墓,秦国号令全军:谁要毁坏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马上处死进入宋国时又下令:谁要杀了齐王,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可见,一个活着的国王还不抵一个死去名士之墓齐宣王无话可话,表示非常敬佩,接着便改换笑脸请颜蜀收他为弟子,劝颜蜀住到宫里,每餐都有肉吃,出门有车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颜蜀回答道:我不要荣华富贵,宁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娱\'!意思是说:吃不起肉,可以晚一些吃饭,肚子饿了,饭自然就香;步行只要走得平稳,就好比坐车;只要不犯罪,清白正直就是名贵,不当官,可以自由自乐 这个典故旧时表示文人安于贫苦生活费的清高思想现在只用其字面意义,形容不乘车而从容步行的乐趣 8、安稳无恙 这个典故源于《国策.齐策》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赵威后接见了这位使臣,一见面,赵威后便问:今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老一百零一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一听心里很不兴奋,就对赵威后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贵国的,现在你先我年成,再问一百零一姓,最终才问到国君,这不是先贱后贵,贵贱倒臵吗?赵威后听了连连摇头:不!假如没有好年成,老一百零一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假如没有老一百零一姓,哪里还有什么国君?我不这样问你,莫非让我舍本问末,本末倒臵吗?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9、安如泰山 这个典故见于《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其目的是想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加强西汉王朝的统治但结果适得其反,诸侯拥有地盘,又有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和任免相、太傅等以下官吏的权力,加之有的恃亲骄横、贪得无厌,野心膨胀,对中心政权形成了严峻威逼在分封的诸侯王中,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他招天下亡命,冶铜铸钱,占城五十多处并宣布吴国不收农夫的赋税,引诱西汉政府直辖区的农夫到吴国谋生,在势力与野心越来越大的状况下,刘濞打算谋反这时吴王手下的一个郎中(官名)枚乘上书劝阻书中说:你(想谋反)的想法是很危急的,难于实现但假如变更想法则易于反掌,安如泰山但吴王刘濞不听枚乘的劝千枚乘便投奔了梁孝王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方事物的稳固、牢靠,不行动摇 10、按兵不动 这个典故见于《吕氏春秋.召类》春秋时候,晋国的赵简子打算进攻卫国,令部下史默去卫国探听状况,规定一个月之内必需回来但是始终过了六个月他才返回来赵简子问史默:你去卫国,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却会召来祸害,你还没有视察出来吗?现在卫国有蘧伯玉做相国,史鳅辅佐,孔子也在那里做客,子贡又在国君的面前谋划大事,国君很能听取他们的看法,可见卫国国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

      赵简之一听这话,就打消了进攻卫国的念头,吩咐部队原地待命 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在军事上由于某种缘由,而不实行进攻或反抗的行动也用来比方对眼前事物抱着观望的看法,而拿不出方法来 篇二:寓言故事50则 公鸡和宝玉 1.一只公鸡悠然地在田野里走着,为自己和母鸡们找寻食物 2.找着找着,突然它发觉了一块晶莹剔(tī)透的宝玉静静地躺在地上 3.它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子找到了你,他会特别珍惜地把你捡起来 4.它叹了口气,又说:“但你对我却毫无用处,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5.说着公鸡用嘴叼起找到的一颗麦穗(suì)心满足足地走了 6.只留下那块宝玉自己可怜兮兮地躺在地上 读后有感: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只有自己须要的才是最宝贵的,假如你得到了一件自己不须要的东西就只是一件摆设而已;但你假如得到了自己须要的东西迟早会派的上用场,自然也不会白白得到 守株待兔 1. 宋国有一个农夫,每天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劳动 2.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了出来 3. 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舍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死了。

      4.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特别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5.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6.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田里的苗也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争论的笑柄 读后有感:不能存有坐享其成的侥幸心理,想要收获成果,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狐狸和葡萄 1. 有一天一只饥肠辘(lù)辘的狐狸走进葡萄园找吃的 2. 已经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高高的葡萄架上,晶莹剔透,狐狸急迫地朝葡萄架跑去 3. 跑到葡萄架跟前,狐狸看着熟得紫红的葡萄挂满枝头,馋得直流口水 4. 它舍命往上跳,却是白费劲儿,连最低矮的藤(téng)上结的葡萄也够不到 5. 于是,狐狸找来了很多石头摞(luò)在一起,踩着石头奋力往上,但还是远远够不到葡萄 6. 最终,狐狸累得力倦神疲,怒气冲天地走开了,边走边嘀咕:“谁要吃这样的葡萄!这些葡萄确定是酸的,吃了这种葡萄确定会把牙齿都酸掉的 读后有感:讽刺有些人明明没有实力,却偏偏要说时机不够成熟,虚荣心强、要面子、生怕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 敢承认自己的无能,表里不一。

      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不足,踏实务实地生活、工作 小男孩与蝎子 1. 有一个小男孩在城墙前开心地捉蚱蜢,他不知乏累的捉了一只又一只 2. 不一会他就捉了很多,他望着自己捉的蚱蜢兴奋地不得了 3. 突然出现了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只大蚱蜢,便快乐地伸着两手去捕获它 4. 蝎子意识到了危急,立马转动身躯举起两个大钳子朝向小男孩 5. 当小男孩靠近蝎子的时候,它举起它的毒刺恶狠狠的说道:“来吧,假如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6. 小男孩气恼地看着蝎子离去,但却无计可施,只能跺着蝎子站立的地方泄愤而已 读后有感:社会上鱼龙混杂,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要辨别清好人和坏人,并区分对待他们 站在屋顶上的小山羊与狼 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羊满意的站在自家的房顶下,兴奋地往远处远眺 2. 这时一只大灰狼从小羊的房前经过,小羊远远地就望见了它 3. 当大灰狼走近时,小羊站在屋顶上张牙舞爪地谩骂他,讪笑他 4. 小羊骂地越来越起劲,越来越忌无肆惮······ 5. 望见大灰手足无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