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学名词解释整理.docx
3页气象学名词解释整理第一章 气压:大气的压力,即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整个大气柱的重量 大气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产生的压力 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饱和水汽压*100% 饱和差:饱和水汽压-实际水汽压 比湿: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干空气)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的温度 降水: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矢量 云量:将地平面以上全部天空划分为10 份,被云遮蔽的份数 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 平距离第二章 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面)间的夹角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 通量密度日照时数:每日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 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 散射辐射:经过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辐射 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大气透明系数:当太阳在天顶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与太阳常 数之比反射辐射:到达地面的总辐射由于地面的反射作用返回大气或宇宙空间 反射率:反射辐射/总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与地面有效辐射失去的能量第三章比热: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变化1 °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容量: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C所收或放出的热量 干绝热变化:一团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绝热变化 湿绝热变化:一团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绝热变化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直减率:在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变化用气温垂直梯度表示,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的 减低值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即气温直减率为负值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 大气稳定度:大气层中某个气团受到垂直方向扰动后,大气层结使它具有返回或远离平衡位 置的趋势和程度积温:植物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所需的累积温度总和第四章 蒸散:植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总和。
绝热冷却(云):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对外做功而导致空气本身的冷却 辐射冷却(露、霜、雾):指在晴朗无风的夜间,由于地面的辐射冷却,导致近地面层空气 的降温平流冷却(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将热量传递给冷的地表,造成空气本身温度 降低混合冷却:当温差较大,且接近饱和的两团空气水平混合后,也可能产生凝结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云:是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冰晶或者两者混合组成可见聚合体,底部不与地面相接,并有 一定的厚度热力对流(积状云):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 动力抬升(层状云):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 大气波动(波状云):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 地形抬升(积状云、波状云和层状云):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 运动晕:光线经过卷层云的冰晶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呈现一个或两个以上围绕在太阳或月亮四周 的光圈、光斑、光弧的光学现象降水量: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或融化后的固态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聚集在 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降水绝对变率:某地逐年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水量之差的平均值 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比值 降水频率:某界限降水量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次数与该期降水总次数的百分比 降水保证率:指高与(低于)某界限降水量的频率总和第五章 低压槽:低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由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 鞍形气压场:由两个高压与低压相对组成的中间区域 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水平气流辐合:空气质点聚积,引起气压升高的现象 水平气流辐散:空气质点向周围流散,引起气压降低的现象 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存在时,单位质量空气所承受的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转风: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梯度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 大气环流:地球上各种规模的大气运动的综合表现 海陆风:在沿海地区发生的昼夜间有风向转换现象的风称为海陆风 山谷风: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山风和谷风合 成为山谷风。
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又干又热的风第六章 气团:指占据广大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物理属性比较均匀,铅直方向上各处物理属性的分 布比较相似,在它控制下有大致相同的天气特点的大块空气锋:是指大气中不同属性的气团(如冷气团和暖气团)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带 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指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锋面受地形阻挡,锋面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锢囚锋:冷锋快行赶上暖锋,或两条冷锋合并而成 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 温带气旋:是指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因而又称锋面气旋 温带反气旋:是指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反气旋 副热带高压:一个环绕副热带地区的动力性高压带 干热风:高温低温并伴随一定风力的综合天气预报霜冻:在植物生长季里,植物表面以及附近气层的温度降到o°c或o°c以下,引起植物受冻 害或死亡的现象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第七章 南方涛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的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变化关系 气候型:在同一个气候带里,由于地理环境或环流性质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按环 境特征进行气候划分 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拉尼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海洋性气候:某一地区的气候受海洋影响较深,且能反映出海洋影响的气候特征 大陆性气候:某一地区的气候受陆地影响较深,且能反映出陆地影响的气候特征 季风:在大范围内,以一年为周期,低空盛行风向及其所相应的盛行气团和天气气候特点随季节而明显变化的现象第八章 小气候:在小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构造和特性不同,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样,形成近地层 与大气候所不同的特殊气候附:15 年还考了下垫面、气候带这两个名词解释,暂时不放上来了书上有,第八章有一些 隐藏的名词解释,要好好看书……其他的这里面都包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