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江地区油库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探析.docx
7页沿江地区油库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探析 王翠然 田炯摘 要:地下水一直以来都是沿江地区油库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关注的重点如何实施有效的油类污染物地下水防控措施,在沿江地区油库建设和实际运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针对沿江地区油库建设项目特点,从提高地下水防渗等级、强化地下水监控措施、推进地下水-地表水联合防控机制、利用截获井控制污染等方面论述了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以期对油库建设项目的地下水风险防范工作起借鉴与指导作用关键词:沿江地区;油库;地下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X820.4 A 1007-7731(2015)20-79-03Abstract:Groundwater has been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 in the oil depot construction projec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rea.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lement effective groundwater control measures of oil pollutan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oil depot construction projec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depot construction projec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rea,we discuss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first,improving the level of groundwater seepage prevention; second,strengthening groundwater monitoring measures; third,promoting the mechanism of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combined control,and the last,Controlling the pollution by interception well.It is expected to play a guiding role in the groundwater risk prevention work of the oil depot construction project.Key words:Area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Oil depot;Groundwater;Environmental risks;Preventive measures随着沿江地区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油品的开发、运输和贮存活动十分普遍,油库建设也与日俱增[1]。
沿江地区河网水系发达,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呈相互补排关系[2]考虑到水陆运输的便利,油库选址通常距离长江及河道较近,而一旦防护措施不力,油库泄漏极易导致地下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严重时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供水安全[3]长期以来,油类污染物(含有芳香烃、酯类、醛类等[4])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把它列为环境中应优先控制的潜在危险性大的毒害性污染物,即优先控制污染物[5]油类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就意味着加大了地表水环境污染及下游饮用水源地安全的风险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油类污染物地下水防控措施,在沿江地区油库建设和实际运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油库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以期对油库建设项目的地下水风险防范工作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1 提高地下水防渗等级油库建设主要包含油罐区、作业区、公辅工程区、污水收集池及管道、办公管理区等区域本着从严防护的原则,地下水防渗措施在严格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要求基础上,需整体提高地下水防渗等级,将除办公管理区以外的区域全部作为重点防渗区对待重点防渗区内考虑分级防渗,防渗设计要求参考《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标准。
对防渗风险大的油罐区、作业区、废水收集池区域,要求防渗系数达到或小于1.010-12cm;对其它重点防渗区域要求防渗系数达到或小于1.010-7cm具体措施如下:1.1 罐区及作业区防渗 设置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白灰砂浆隔离层、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土工布过滤层和粘土层等多层综合防渗措施;设卵石排水层,以备必要时对下渗液进行收集处理罐区防渗措施如图11.2 重点防治区地面 设置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白灰砂浆隔离层、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土工布过滤层和粘土层等多层综合防渗措施;设卵石排水层,以备必要时对下渗液进行收集处理重点防治区地面防渗措施如图21.3 污水收集池 设置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白灰砂浆隔离层、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土工布过滤层和粘土层等多层综合防渗措施;设卵石排水层,以备必要时对下渗液进行收集处理污水收集池四周铺砌混凝土采用配筋混凝土加防渗剂对铺砌地坪的胀缝和缩缝应采用防渗柔性材料填塞污水收集池防渗措施如图3所示1.4 地下管道 设置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白灰砂浆隔离层、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土工布过滤层和粘土层等多层综合防渗措施;设卵石排水层,以备必要时对下渗液进行收集处理。
地下管道防渗措施如图4所示 2 强化地下水环境监控措施针对油库地下水环境风险,宜采取多监控措施相结合的手段,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截源、早治理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2.1 实施油罐液位监测 油罐应设置完善的物料计量及监控设施(如液位计等),统计进、出物料量及贮存量,定期通过物料衡算手段分析物料泄漏损失量,查找可能的泄漏源加强运营期管理工作,定期巡检污染区,及时处理泄漏源及泄漏物2.2 建立防渗泄/渗漏监测报警系统 油罐区设置渗漏液收集井兼作检测井,用于铺设柔性防渗层(土工膜)区域的渗漏检测当上层防渗层破裂,渗漏液经土工膜上的渗漏液收集层流入渗漏液收集井内时,井内设置报警设施,当井内收集到渗漏液后,报警系统发出信号,及时检修破损的防渗膜,并将井内收集的渗滤液送至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每个渗漏液收集井的服务范围不宜超过4 000m2用于地下管线的渗滤液收集井间隔不宜大于100m渗漏液收集井典型结构见图52.3 采取地下水污染监测 在油库地下水流向下游位置设置地下水监测井,监测井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同时监测地下水水位和TOC,专人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异常时,及时上报,启动应急响应。
同时结合油罐液位记录仪数据,及时比对校核储油罐液位的下降,确定污染源3 推行地下水—地表水联合防控机制为进一步控制环境风险,可通过设置河道事故应急闸控系统,作为控制库区地下水泄漏而影响周边水体水质的控制性工程一旦发生溢油事故或库区周边水体水质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及时落闸截流,使油类污染物严格控制在事故河段内,之后可通过进一步的净化、处置等手段削减污染,同时确保油类污染物不会进入长江4 利用截获井有效控制污染为将油库突发污染事故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首先应尽快对地表的油类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处理,修缮发生污染的设施和防渗结构;其次,对已经渗入地下的油类污染物,在有效控制污染物影响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应急处理在油库发生地下水环境污染事故时,可以采取截获井的方式对油类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将地下水污染水平降到最低截获井分为以下几种,可配合使用:(1)上游水流截获井:设置在污染点的上游,用以截取上游水流(未污染),防止更多的地下水流向污染区受到污染,同时减少污染点处的受污染地下水的抽出量,减少处理费用该井所截获的地下水可排入厂区事故池暂存;(2)中心污染截获井:设置在污染点处,用以抽出受污染的地下水,排入库区事故池,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回用;(3)下游污染截获井:设置在污染点下游,通过抽水在下游形成一个水槽,防止受污染地下水向下游运移和扩散。
通过以上手段,可以有效地加强油库的地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减缓油库污染事故对外部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参考文献[1]高河东.加快管道储运建设,增强国家石油安全[J].当代石油石化,2003,11(8):5-8.[2]李云,姜月华,周迅,等.扬-泰-靖地区地下水系统水力联系与硫酸盐污染特征[J].地球学报,2014,35(2):183-190.[3]王彦昌,谷风桦.油库突发安全事故的环境风险及应急措施[J].油气田环境护.2011,21(4):45-47.[4]杨明星,杨悦锁,杜新强,等.石油污染地下水有机污染组分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6):1025-1032.[5]李丽和.石油烃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及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7:62-63. (责编:张宏民)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