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学物理教法研究》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36.docx
17页福建师范大学22春《中学物理教法研究》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 何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怎样利用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求解任意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何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怎样利用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求解任意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称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对于点电荷系,可分别求出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电场中任意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然后求它们的矢量和,即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为 对于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首先在带电体上取一电荷元dq,其线度相对于带电体可视为无限小,从而可将dq看成一个点电荷,该点电荷dq在电场中任意点P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取各个电荷元对任意点P的电场强度,并求矢量积分,可得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在任意点P的电场强度为 2. 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和像的大小______,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和像的大小______,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可知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与像的大小相同,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相等;相同;垂直;虚.3. 下列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下列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变大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D试题分析: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105km/s, A错误,不符合题意;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特点可知你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C错误,不符合题意;D、近视眼晶状体突起,看远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呈现在视网膜上应用发散透镜来矫正,发散透镜为凹透镜,D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D.4. 不属于物理新课导入方法的是( )。
A.史料运用法B.试验导入法C.习题练习法D.逆向思维法参考答案:C5. 物理教材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热值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D试题分析: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值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和热值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点评:在此题中注意了解7.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环境下的学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谢雨欣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______m谢雨欣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______m.(1)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的,所以是光的反射原理;(2)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谢雨欣离镜2m,所以她的像离镜也是2m;故答案为:光的反射;2.9. 有一克尔盒放在正交的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之间,已知克尔盒的厚度l=5cm,极板之间的距离为1mm,其中所盛的液体有一克尔盒放在正交的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之间,已知克尔盒的厚度l=5cm,极板之间的距离为1mm,其中所盛的液体为硝基苯,克尔常量k=2.13×10-12m·V-2.若以频率为107Hz、峰值为6000V的高频电压加在克尔盒的两极板上,试计算λ=546nm的线偏振光通过克尔盒时每秒内的遮断次数.根据克尔效应光差程关系: 且有:δ=nλ 所以. 根据题意有每个周期有4n+2次遮断,取k=3. 所以 N=(4n+2)·f=(4×3+2)×107=1.4×108次. 10. 长为2a的匀质棒AB,以铰链固定在A点,最初,用手在B点把它放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当放开B端,棒绕A点转到竖直位长为2a的匀质棒AB,以铰链固定在A点,最初,用手在B点把它放在水平位置静止不动.当放开B端,棒绕A点转到竖直位置时,去掉铰链,使它成为自由落体.在以后的运动中,它的质心沿抛物线运动,而棒则绕质心旋转着.问当它的质心下降距离h时,棒转了几转?棒的运动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绕定轴转动.第二阶段去掉铰链后,棒做平面平行运动.这一阶段相对而言较复杂. 棒绕A做定轴转动:转动惯量.设去掉铰链时,棒的角速度为ω.由机械能守恒有:得 棒做平面平行运动:由于在这一阶段,棒仅受重力作用,对过棒质心的转轴,棒受的外力矩为零,角动量守恒.因此棒绕质心的角速度ω恒定不变 棒的质心作平抛运动,下降人所需时间为t则 在这段时间内棒转过的角度 故转过的转数. 11. 环境是客观物质世界,即自然界。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 )环境是客观物质世界,即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 )正确1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发现法B.演示法C.参观法D.探索法参考答案:BC13. 为什么聚合物熔体的黏度会随剪切应力增大而降低?为什么聚合物熔体的黏度会随剪切应力增大而降低?解释一:一般认为,当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分子链间可能因相互缠结而形成链间物理交联点这些物理交联点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处于不断解体和重建的动态平衡中,结果是整个熔体或浓溶液具有瞬变的交联空间网状结构,或称作拟网状结构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缠结点破坏速度大于重建速度,黏度开始下降,熔体或浓溶液出现假塑性 解释二:因为高分子是长链分子,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容易通过链段运动而取向,导致黏度下降,剪切应力越大,取向程度越高,黏度下降越明显,因此聚合物熔体的黏度会随剪切应力增大而降低 14. 物理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A.拓展知识B.解决问题C.发现物理规律D.提高教学质量参考答案:ABD1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D.在扬州瘦西湖的水中可看到白塔的倒影A、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曲,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B、池塘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是由于来自池底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像比池底位置高,所以升高变浅,属于光的折射.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阳光照射到人身上时被身体挡住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塔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因此属于光的反射.故选 D.16. 某电视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105MHz,则其波长为( )A.1mB.1dmC.1cmD.1mm某电视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105MHz,则其波长为( )A.1mB.1dmC.1cmD.1mm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等于光速(即:3×108m/s).电磁波波速c=3×108m/s,电磁波的频率f=3×105MHz=3×1011Hz,由公式c=λf可知λ=cf=3×108m/s3×1011Hz=1×10-3m=1mm.故选D.17. 增塑剂的加入会导致Tg下降。
)增塑剂的加入会导致Tg下降 )正确18. 科学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9.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在哪一年?( )A.1989B.1999C.1979D.1969参考答案:B20. 拉伸模量为应力-应变曲线起始直线部分的斜率,因此没有单位 )拉伸模量为应力-应变曲线起始直线部分的斜率,因此没有单位 )错误模量为应力-应变曲线起始部分的斜率,也就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由于应变是没有量纲的,因此,模量的单位与应力相同21. 实验物理教学研究法的特点有( )A.揭示因果性B.具有主动性C.可重复性D.可控制性参考答案:ABCD22. 目前,我国物理课程价值取向的特点是( )A.精英教育取向B.大众教育取向C.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向D.由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转向参考答案:C23. 小明身高1.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_______1小明身高1.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_______1.76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等于24. 有一干涉滤光片间隔层厚度为2×10-4mm,折射率n=1.5,试求: (1)正入射情况下,滤光片在可见光区有一干涉滤光片间隔层厚度为2×10-4mm,折射率n=1.5,试求: (1)正入射情况下,滤光片在可见光区内的中心波长; (2)透射带的波长半宽度(设高反射膜的反射率R=0.9); (3)倾斜入射时,入射角分别为10时的透射光波长正确答案:25. 导出光束正入射或以小角度入射到两介质界面时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表示式导出光束正入射或以小角度入射到两介质界面时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表示式正确答案:解 光束正人射或以小角度入射时cosθ1≈cosθ2≈1因此:\r\n解光束正人射或以小角度入射时,cosθ1≈cosθ2≈1,因此:26. 在宽带去偶13CNMR.谱中,谱图特征为( )A.除去了13C一2H二键以上的偶合B.全部去掉了1H对13C的在宽带去偶13CNMR.谱中,谱图特征为( )A.除去了13C一2H二键以上的偶合B.全部去掉了1H对13C的偶合C.除去了溶剂的多重峰D.除去了所有元素对13C的偶合正确答案:B27. 属于科学素养内涵的有(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观D.科学技能参考答案: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