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中班一天生活实施教育指南.doc
17页幼儿园一日生活实施教育工作指南 中 班环节 培养目标教师工作实施建议保育工作实施建议家园共育来园1、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与需要 2、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1、敞开门,精神饱满的站在门口,主动热情地与幼儿、家长问好(您好、您慢走)提醒幼儿为家长拿接送卡提醒幼儿与家长再见教师注意用自身的感染力,创设快乐的环境2、教师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及时调整幼儿情绪提供新鲜的手头玩具,鼓励幼儿用自选游戏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还可创设“心情小屋”,帮助幼儿宣泄情绪3、在门口提供便于幼儿整理的环境(桌子、晨间六步曲等)或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有重点地提供相应的环境与指导幼儿做好晨间整理活动. 教师自身遵守生活常规,起到表率作用4、晨检:站在门口,对幼儿皮肤、五官、精神逐个观察与询问,通过拉手、抚摸、询问家长幼儿在家情况及检查幼儿口袋是否有危险的物品对幼儿进行晨间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做好记录,交保健医处理与带药的家长做好交接工作,请幼儿家长记录好服药时间、剂量,并签好幼儿及家长姓名。
5、教师与幼儿平等相处,态度亲切和蔼,至少每天与每个幼儿积极交流一次抓住幼儿的一个特点,真诚地赞美幼儿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6、有针对的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达给幼儿提供自由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引导幼儿寻找班中的新变化7、在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并指导幼儿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8、验证与幼儿事先的约定9、依据本月音乐活动内容,有目的播放音乐,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精神环境1、开窗通风,搞好室内外卫生(擦玩具柜、窗台、门把手、水龙头、厕所、冲水器开关并消毒)2、打开水、拿消毒水杯、为幼儿准备盐开水漱口主动与幼儿问好,热情与家长打招呼与幼儿平等相处,态度亲切和蔼,至少每天与每个幼儿积极交流一次3、指导幼儿脱衣服放整齐,提醒幼儿自己倒淡盐水漱口、挂水杯、毛巾带领并指导值日生进行晨间劳动4、*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并及时调整幼儿情绪协助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有序的自选游戏活动,保证幼儿安全帮助并指导幼儿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1、家长主动与教师打招呼,引导孩子有礼貌地与教师及园内其他工作人员同伴打招呼2、教育孩子爱护园内玩具、设施不随地乱扔废物垃圾,家长起表率作用3、主动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中的情况。
4、引导幼儿安全上下楼梯,把幼儿安全送到老师手中,拿好接送卡主动与孩子和教师说再见晨间锻炼1、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情绪愉快、体会运动的乐趣2、在活动中发展基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1、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2、积极肯定并引导幼儿与众不同的合理的玩法与想法3、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提供丰富的、幼儿喜欢的玩具材料,投放易于一物多玩的玩具材料4、指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促进幼儿规则意识进一步发展5、为幼儿提供收拾、整理、收放玩具的条件,如:投放有标志的玩具分类箱6、教师跟幼儿一起玩儿7、在运动中注意调节幼儿的运动量8、鼓励幼儿合作,变换、创新游戏玩法1、提前准备游戏材料2、指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促进幼儿规则意识进一步发展3、教师跟幼儿一起玩儿4、为幼儿提供收拾、整理、收放玩具的条件,如:投放有标志的玩具分类箱1、家长志愿者参与班级活动2、给幼儿穿便于运动的服装3、参与制作游戏材料、玩具等4、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注意幼儿的安全餐前准备1、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2、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1、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玩具),培养他们初步的独立意识。
2、给幼儿创造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和条件(如学做值日生等),逐渐培养其责任感;关注幼儿在劳动中的探究表现,多给与鼓励与肯定,并引导幼儿欣赏劳动成果引导幼儿合理分工、合作关注与指导值日生工作3、结合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兴趣、需要,组织讨论、观察、游戏活动或自主活动4、鼓励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使用礼貌用语,初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 5、帮助幼儿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想法,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1、桌面消毒(清水一遍,消毒水一遍,十分钟后清水擦)2、提供符合幼儿使用的盥洗用品大小适宜的香皂,毛巾、餐巾纸)为幼儿准备好抹布值日生参与)3、指导值日生用正确的方法擦桌子、摆椅子,分餐具盥洗1、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2、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3、初步懂得节约用水,加强环保意识1、创设整洁卫生、温馨有序的盥洗环境(在盥洗室内张贴洗手程序图,还可配上适当的儿歌)2、成人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教师挽好袖子和幼儿一起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边洗边说儿歌,然后站在盥洗室门口,按身体状况(进餐慢、体弱儿、肥胖儿)指导幼儿分组洗手指导幼儿挽好袖子进盥洗室3、抓住幼儿在盥洗中发现的问题利用讨论、演示、实验等方式进行相应教育。
4、注意在饭前、入厕后及把手弄脏时提示幼儿洗手5、幼儿洗手时教师注意观察和提示6、直接使幼儿感知洗手后的变化如:观察洗手水的变化7、夏季户外运动出汗后,提供温热或干的毛巾擦汗8、在秋冬季节,洗手后涂抹擦手油9、和幼儿一起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并做成提示图,张贴在盥洗室进餐1、有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有规律的集体生活2、能轻松、愉快的尝试使用筷子进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1、将长发梳起提醒幼儿对保育员老师说:谢谢老师2、让幼儿了解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餐具,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自豪感和快乐感如:开展有关筷子的主题活动、阅读图书、听故事等3、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使用筷子,如:利用游戏“娃娃家”或“餐厅” 练习指导幼儿根据自己需要主动尝试自己添饭、菜,不催饭,照顾体弱儿4、对幼儿出现的吃得慢、掉饭粒、掉筷子等现象予以理解,不责怪承认幼儿的进餐差异,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如:幼儿吃多少、吃得快与慢、和谁一起吃、坐在哪里吃5、提供轻松进餐环境,根据本班幼儿进餐情况,有选择的播放不同性质的音乐,(进餐缓慢时应播放节奏相对欢快的音乐不带歌词),允许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轻声自然交流提供符合年龄特点的餐具;可以让幼儿自己取放餐具;在餐桌上提供抹布,为幼儿收拾餐桌提供方便。
教师不大声说话,不议论与进餐无关的事情,不说消极的话,用激励语言进行正面教育幼儿激发幼儿进餐兴趣6、保证幼儿的运动量,提高幼儿的食欲7、适时适度的增加自助餐的方式进餐或老师轮流与幼儿一起进餐8、提醒幼儿饭后用温水漱口(儿歌、小青蛙吐荷叶游戏),幼儿根据所吃食物洗手(如鸡翅、排骨等)养成正确收放餐具的习惯有相应的环境:收放餐具小标记等)9、通过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如:营养主题教育;有针对性的餐前教育10、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如:不咬筷子等1、将长发梳起掌握时间准时开饭积极与幼儿应答,说:不用谢2、提供符合幼儿使用的盥洗用品大小适宜的香皂毛巾、餐巾纸)3、根据幼儿进餐量分饭、菜向幼儿介绍饭菜名称及营养,激发幼儿食欲不大声说话,不议论与进餐无关的事情,不说消极的话,用激励的语言进行正面教育激发幼儿进餐兴趣学习一些饭菜营养知识)4、照顾幼儿进餐,巡视幼儿进餐情况,指导幼儿自己添饭、菜,照顾好体弱儿,肥胖儿先喝汤用亲切、自然,轻声的语言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允许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轻声自然交流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保持桌面、地面清洁在餐桌上提供抹布,为幼儿自己收拾餐桌提供方便5、指导幼儿用筷子进餐,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如:不大声说笑、不咬筷子、不玩餐具等)用餐要专心,保持桌面干净,饭后会收拾餐具,清洁桌面6、保证幼儿运动量,提高食欲7、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调整肥胖儿、体弱儿的饮食结构1、在家中为孩子提供独立进餐的环境,指导孩子在家中用筷子进餐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剩饭2、请家长在家指导幼儿保持幼儿在园养成的良好卫生、进餐习惯,按时进餐,少吃零食3、家长在家庭进餐时,做到不在进餐过程中批评孩子4、对于肥胖儿、体弱儿的家长,应积极采纳教师的建议,为孩子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室内区域活动1、遵守活动区规则2、在老师指导下想办法,克服困难,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3、学习做选择、计划决定,并能执行和表达4、知道爱护和正确使用玩具,听到音乐后迅速准确地收放活动材料,保持环境整洁5、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1、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创设环境,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幼儿分层次投放充足的游戏材料,开展多种游戏活动2、尊重幼儿意愿,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指导幼儿按常规要求有序的活动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交往合作,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适时帮助提升幼儿经验4、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分析评价幼儿发展水平,活动结束后提供展示的环境。
5、教育并指导幼儿活动后主动收拾整理活动材料,保持环境整洁6、引导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7、尝试多种阅读方式,体验阅读的快乐;8、有顺序地收放图书,知道爱惜图书;9、尝试使用表达色彩的材料和工具,感受不同材料表现出的美感特征1、配合教师组织指导幼儿游戏,游戏中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醒幼儿入厕、喝水便后整理好衣服,不露小肚皮2、观察幼儿行为,配合教师对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及时制止和教育3、游戏后及时清理活动室及盥洗室卫生4、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牛奶5、引导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1、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游戏、阅读2、阅读、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一起将玩具、图书放回原处入厕1、学会自理大小便,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1、创设温馨的、适宜幼儿使用的厕所环境及设施 (便后冲水、掖衣服图示、纸篓、小筐、入厕步骤图)提醒幼儿便后主动整理衣服、洗手,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提示幼儿观察自己尿液的颜色、大便的形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录3、提示幼儿检查自己服装是否整理好4、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盥洗习惯,采取相应措施如:定时提醒幼儿入厕5、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知道有规律的大便、及时洗手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如:讲故事、说儿歌、集体讨论等6、鼓励幼儿学习擦屁股,对确实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忙1、照顾幼儿入厕,提醒幼儿大小便,并提醒指导幼儿整理衣服,指导幼儿正确洗手2、指导家长帮助幼儿在家养成独立大小便、盥洗的良好习惯3、保证厕所清洁、通风、无积水、无异味 1、鼓励孩子独立入厕,教孩子整理好衣服2、大小便后提醒孩子洗手3、帮孩子在家养成独立大小便、盥洗的良好习惯4、教育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果汁下楼1、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社会行为规则1、检查幼儿衣服、鞋带、扣子是否整理好,不露小肚皮2、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排成一队靠右行,不蹦跳不推挤儿歌)3、主动与保育员沟通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