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概述核工业建设者五十四年的奉献.pdf
9页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概述核工业建设者五十四年的奉献首届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高层论坛论文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 ——概述核工业建设者五十四年的奉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顾问刘述英核工业建设战线的工人、干部、科技工作者为中国核武器和核工业的诞生与成长历尽了辛劳,他们忘我而无私地奉献了知识、技能、力量、宝贵的青春乃至终生!一、核工业建设的开端 1 9 5 5 年4 月,中苏两国政府签定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原子核物理研究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规定由苏联援建一座7 0 0 0 K W 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磁极直径1 .2 M 的回旋加速器工程起初定名为6 0 1 厂,后改称4 0 1 研究所,即现今的中国原子能研究院1 9 5 6 年1 1 月,国务院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 1 9 5 8 年2 月改称二机部,1 9 8 2 年改称核工业部,1 9 8 8 年改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专司管理我国原子能事业之职责当时刚刚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还没有下属的建设队伍,工程建筑施工由北京市第二建筑公司承担,建工部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安装这是当时国内的第一个尖端科技工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怀这一工程。
建工部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派出了以李延林总工程师为首的精干施工队伍进人6 0 1 工地施工1 9 5 7 年1 月,整合这一施工队伍成为建工部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五工程处,李延林任处长兼总工程师自此,在极度对外保密的情况下,打响了我国原子能工程攻坚第一仗11 9 5 7 年6 月,他们面对6 0 1 工程的核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机器结构复杂,管道材质特殊,整个系统具有高压、高密封性、高清洁度、耐腐蚀、耐辐照等特殊要求,电气与仪表控制系统庞大新颖他们依靠良好的基础技能和科学管理能力,攻克了多项前所未遇的安装技术与试验难题,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和进度要求完成了6 0 1 工程建设任务和调整试车任务,受到了苏联专家的好评1 9 5 7 年1 0 月,三机部组成基本建设局,全面负责管理原子能建设项目的计划、投资、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1 9 5 8 年3 月,6 0 1 工程全部建成6 月,反应堆达到临界,9 月2 7 日正式移交研究所投入运行从此,我国开展了核物理、堆工程技术、钚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等项核科学研究6 0 1 所成为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核科学研究基地,也成为培养教育我国核科学研究人才的摇篮。
6 0 1 工程“一堆一器”的建设,揭开了中国核工业工程建设的序幕,锻炼了施工队伍,2 】3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概述核工业建设者五十四年的奉献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核工业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良好基础1 9 5 8 年6 月,建工部第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五工程处升格为建工部第九工业设备安装公司1 9 5 8 年8 月,根据中共中央批示,二机部分别从一机部、冶金部、化工部抽调千余名优秀人员与第九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合饼组成一支庞大的安装队伍1 9 5 8 年1 2 月2 9 日,二机部基建局接管了这支队伍尔后以这支队伍为骨干力量,不断补充发展,组成了核工业工程建设的安装大军,专门从事我国所有的绝密核工业工程建设的安装工程任务二、艰苦创业建设西北三大核工业基地 根据中苏两国政府签定的协定,苏联向我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建立一整套核工业生产设施我国决定在甘肃和青海建设三个核武器生产基地:兰州铀浓缩厂、酒泉铀钚生产联合生产基地、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这三个基地规模庞大,高端技术,系统繁多,工程量巨大,施工难度极高;其中两个基地环境恶劣,地处荒漠草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为了建设三大基地,1 9 5 8 年3 月始,三机部基建局( 1 9 5 9 年改称二机部四局) 组建了1 0 1 、1 0 2 、1 0 4 等三个建筑公司,分别承担三个基地的建筑工程任务。
另组建了1 0 3 安装公司,专门负责承担三个基地核心工程的安装及调试任务1 9 6 0 年8 月,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撕毁援建合同,撤走全部专家此时,三大基地正处于工程开初阶段( .- - /以称幸的是,我国有关人员早有警觉,在苏联政府撕毁援建合同前将所需关键设备尽快抢运至国内) 此后,核武器生产基地的一切工程科技工作都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完成了! 这对我们的建设队伍是新的莫大的考验和锻炼在兰州铀浓缩厂建设过程中,1 0 1 、1 0 3 公司和厂方构成三位一体的核军工联合战斗大军,统一在王介福、王中蕃、周振远、李延林、吴世英、李E l 余等同志的领导下,共同奋斗,克服苏联专家撤走后留下的全部技术难题首先,1 0 1 公司在建筑巨大跨度和超长的主厂房施工中,采用了当时新颖的大批量钢筋混凝土预制及吊装技术施工过程几经波折,但经过不懈努力,从而保质保量高速度地建成了7 0 0 多米长的主厂房,建成了我国黄河中心的第一个河心泵房,争得了扩散机组及其主要设备提前运抵我国的时间,当苏联撕毁合同时,苏方无可奈何地将扩散厂的设备留给了中方1 0 3 公司面对复杂高端的扩散机组、巨大的高低压输变电系统、大量精密繁杂的控制仪表系统、庞大的管道系统,施展才能,攻克一个一个技术难关,安装并调试了所有机、电、仪、管系统。
最终,我们于1 9 6 2 年全面建成兰州铀浓缩厂,1 9 6 4 年1 月生产出合格的铀一2 3 5 产品1 9 5 8 年7 月,新组建的1 0 4 公司在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开荒辟地,从挖第一锹土、制第一块砖、搭第一顶帐篷开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揭开了基地艰苦创业的新篇章在二机部统一领导下,公司与厂合并,对外统称“青海机械厂筹建处“ ,李觉任筹建处主任,1 0 4 公司经理刘志民任筹建处副主任,主管基建1 0 4 公司所属的9 8 0 0 多名职工承担了基地1 7 个场区的建筑工程1 9 6 0 年1 0 3 公司2 0 0 0 多名职工进厂,承担了基地的全部安装工程1 9 6 4 年前,两个公司完满建成了基地的所有工程任务,保证了核武器试验与研2 14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概述核工业建设者五十四年的奉献制工作得以提前顺利进行与此同时,1 0 2 、1 0 3 公司在酒泉铀钚生产联合生产基地开展了全面的建设工作当兰州铀浓缩厂取得铀一2 3 5 产品后,立即被运往酒泉铀钚生产联合生产基地在刚刚抢建而成的三分厂的萃取车间和铀炼制及切削车间提炼加工成原子弹的装片,而后立即运往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装配。
从而于1 0 月1 6 日在戈壁滩上的罗布泊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震惊世界的原子弹!原子弹是在酒泉铀钚生产联合生产基地未完全建成投产前爆炸成功的在此胜利的基础上,建设者们再接再厉,1 9 6 6 年1 0 月,完满地建成了酒泉的钚一2 3 9 生产堆,为1 9 6 7 年6 月1 7 日成功爆炸的中国第一颗氢弹提供了原料11 9 7 0 年建成了4 0 4 厂的放射性化工后处理厂( 三分厂) ,即圆满地建成了酒泉铀钚生产联合生产基地在建设酒泉铀钚生产联合生产基地时,1 0 2 、1 0 3 公司在大型反应堆工程建筑与安装施工中自力自强,独立完成了前所未遇的任务:巨型的反应堆基础、巨型冷却塔群、超高型排气塔;钚反应堆大型钢结构拼装焊接和吊装、导向管多层群孔精密镗孔、大型堆内构件安装、堆内大厚精密石墨反射体砌筑、大型不锈钢伏面制造拼装与焊接、各型不锈钢管道氩弧焊接技术的全面推广使用、采用多种试化验和金属无损探伤技术、庞大的电气与仪表控制系统及放射性检测系统的安装调整与试运行、⋯⋯,都被两个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出色地完成了!三、立足战备,抢建三线核基地 美国曾经扬言要突然袭击我国已经建成的三大核工业基地,迫使我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建成新的备用的核工业基地! 新的核工业基地必须“靠山、分散、隐蔽”,以防敌人的空袭。
我国政府指令并批准二机部自1 9 6 5 年开始抢建下列第二套核武器生产制造工厂及核科学实验装置工程:( 1 ) 四川峨边铀浓缩厂( 8 1 4 ) ;( 2 ) 绵阳核武器研制基地( 9 0 2 ) ;( 3 ) 宜宾核燃料元件厂( 8 1 2 ) ;( 4 ) 涪陵军用钚生产厂( 8 1 6 ) ;( 5 ) 广元军用钚生产厂( 8 2 1 ) ;( 6 ) 平武核部件生产厂( 9 0 3 ) ;( 7 ) 夹江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工程( 9 0 9 ) ;( 8 ) 夹江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 4 9 3 ) ;( 9 ) 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工程( 4 5 1 ) ;( 1 0 ) 陕西洋县离心机试验厂( 4 0 5 ) 等一系列核工厂和实验装置工程以上1 0 项工程都分散、隐蔽在四川与陕西的山川峡谷之中,这就是我二机部的“三线“ 工程遵照二机部的指令,四局所属的基本建设大军全部立即奔赴三线工地,为抢建新的核武器基地工程而奋斗11 9 6 5 年底,1 0 1 、1 0 2 、1 0 公司改称二一、二二、二四建筑工程公司,1 0 3 公司改称二三安装工程公司,另新组建了二七建筑工程公司。
二一公司承担八一四和4 0 5 工程;二二公司承担8 2 1 和8 1 6 及后来的8 2 7 工程;二四公司承担9 0 2 和9 0 3 工程;新组建的二七建筑公司承担9 0 9 、4 9 3 、4 5 1 工程;二三公司则承担所有核工程的安装任务这些工程自1 9 6 5 年起,相继开工,1 9 6 9 年至1 9 7 5 年间陆续建成投产( 其中8 1 6 、9 0 4 两项工程因故半途停建) 这些核设施的投产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核实力尤其是夹江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工程( 9 0 9 ) 的成功,开启了我国建造国产核潜艇的先河11 9 7 4 年二机部命令二三公司第2 】5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概述核工业建设者五十四年的奉献四工程处派出一支精干队伍,帮助我国海军在沿海某部基地开展核潜艇动力堆的安装,对我国海军力量的提升作出了可喜贡献经过十年核工程项目建设的锻炼和考验,二机部四局直属的建筑安装队伍不断壮大,科技队伍、人才技能、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等,得到长足发展,总人数已达5 万5 千余人在这5 万5 千多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中,近百分之五十是党员他们的骨干力量大部分来自我国东北、上海、北京等工业发达地区。
很多干部和工人是转业的解放军官兵,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由大学、中专和留苏学生中选调而来他们都有兴国之志和报国之心! 当他们进入核工业这一极度保密的建设队伍时,他们就把个人的全部身心交付给了国家和事业他们一切行动服从组织安排,不讲条件,不思报酬,不怕艰苦,甚至不计个人安危当时由于极端保密制度的限制,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员可能并不知道工程的最终产品是什么,但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与国家的强盛紧密相关,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是自己的光荣义务和责任其中少数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知道自己亲手所建的工程是生产原子弹、氢弹原料及其加工和试验的工厂、是核潜艇装置,他们感到极大的振奋与光荣,责任感和使命感倍增! 因而他们忘我工作,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不息,把知识、力量、青春和终生都奉献给了核工业建设事业! 核工业建设队伍中涌现了众多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培养了数千名高级技工、技师和技术能手,锻炼出了3 6 0 多名高级工程师,还造就了入选“中国2 0 世纪知名科学家名录”的李延林、吴世英二位杰出的工程科学家两弹一艇的成功,表征着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强大了,国际地位扎扎实实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再也不会被别国侵略和欺侮了!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的伟大胜利,是全党、全国人民及核工业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奋斗而取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果! 核工业部基建战线的全体成员有幸为祖国的核工业、特别是为两弹一艇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因而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四、调整改革,保军转民 核军工的需求绝不是无限的。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军工企业实践“保军转民”方针核工业建设大军一方面把三线工程的收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予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