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目前我县人社部门信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18074974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目前我县人社部门信访现状的调查与思索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担当着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因劳动酬劳、社会保险、工伤待遇、劳动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争议、信访日趋增多,这些问题处理妥当与否,不仅事关民生利益,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目前我县人劳社保部门接访现状及特点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关系和格局的不断调整,群众信访活动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据调查,我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09年共受理来信来访 314人次以上,2010年达到439多人次,2011年受理各种信访批件62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05件811人次,其中集体上访16批230余人,信访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我们主要实行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机制实行领导定期接访制度、信访联络员制度、信访事项排查制度和信访大要案领导包案处理责任制等制度依据《信访条例》有关要求,成立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协调力气选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健全信访工作体制,将监察大队、劳动仲裁、社保中心作为联合接访、办理信访事项的主体,对接访范围进行明确,详细实行“五分类”:一是属于非法用工、工资拖欠等企业违法行为的,由劳动监察大队依法查处;二是属于信访人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劳动仲裁科依法解决;三是属于农村合作医疗、养老、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待遇等问题,由社保中心依政策处理;四是属于精减退职、福利待遇、工资改革等问题由工资科(退管科)负责解决,五是属于就业、失业、技能培训等信访事项由分管领导转至相关科室办理,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引导群众向其他相关部门反映解决。

      二是规范程序严格遵守信访工作程序,对全部来访和收到的信件由专人负责登记和编号,交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批阅后,由分管领导会同相关科室办理,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并依照《信访条例》要求制作《来访人员登记表》、《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信访事项处理看法书》等规范的文书格式,建立信访专项档案,做到刚好结案、存档出台《信访督查督办工作实施细则》、《信访工作程序及规定》等规章制度,完善信息上报制度,特殊是对一些重大、敏感的群体性突发事务须刚好逐级上报此外,健全信息研判机制,增加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突出重点我们以医疗保险扩面、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关闭破产和改制企事业单位职工安置、工伤(职业病)鉴定以及拖欠工资等为重点,仔细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就业、工资改革、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录、职称评定、精减退职补助、破产关闭企业人员养老医疗待遇等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人劳社保的职能作用,改善民生,维护广阔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刚好受理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确保农夫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源头削减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务隐患四是留意沟通。

      刚好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对全部群众来信、来访和领导批示件,坚持“四办”:对群众来访或信访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且符合政策法规的,即办;对聘请录用、职称评审等热点问题,做到阳光透亮“公开办;通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但尚需时日协调的,先答复后抓紧办;凡确因政策不允许、条件不成熟而一时无法处理的,耐性说明,主动引导尽管在信访工作中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全力推动信访工作标准化建设,促进信访案件的依法、刚好、有效处理,保证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依旧面临着信访数量不断上升、信访维稳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问题结合我县近三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实际,经调研分析可发觉人劳社保部门的信访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1、信访主体多元化既有来自城镇的企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也有来自农村的农业生产者、被征地农夫、外来务工人员等,几乎分布到社会各个阶层2、反映问题多涉及民生从近几年到我局上访状况看,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工资、其他福利待遇等问题今年我局共接待信访群众873人次,书面答复政策询问89人次 ,其中涉及民生事项的信访问题占到了60%左右,主要是工资福利、退休待遇和社会保险等。

      3 、复访比例高有的信访对象对问题处理期望值过高,甚至有过分要求,如不能达成意愿,就认为处理不合理,便不断上访或越级上访,给政府施加压力;有的信访对象信“上”不信“下”,错误地认为上访次数越多、级别越高,问题就解决得越快越好,不论事情大小动辄重复越级上访;有些对象即便清晰文件政策,仍报着不解决就上访究竟的决心,重复越级上访4、调处难度大在人事劳动信访问题上,由于人事制度和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一些遗留问题的上访,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化解,一些易于解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有些信访问题本身状况比较困难,加之时间跨度长,经办人员变故多,档案资料不齐,甚至有的已经遗失,给调查取证、调解处理增加了难度,很难使双方或来访者满足有些问题涉及部门多而杂,难以有效刚好解决5、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带来了诸多冲突和问题,新劳动保障方面的诸法相继颁布施行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加,与当前一些企业仍旧存在的不签定劳动合同,超时加班加点,克扣工资,不缴、少缴或欠缴社会保险费,用工收取押金等问题引起的劳动争议和纠纷有所增加此外,要求经济补偿金、索赔双倍工资和一些边缘性问题争议增多,使得劳动保障信访压力不断加大。

      二、人社系统信访成因分析引发人社系统信访问题的因素很多,综合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政策因素近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补贴、医疗保险改革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动,都涉及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且内容相对集中,同时,因为留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而缺乏政治体制与时俱进,或考虑到了政治体制,但又缺乏统筹和有机统一,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政策相对滞后,对改革产生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前瞻性,致使一些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未能得到刚好有效解决,使得一些未能刚好转变思想观念的干部职工心态失衡,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了上访2、安排不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安排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因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的群体性信访事务时有发生:一是各市、县出台的当津补贴福利政策标准不一样,相差太大,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市、县出台的津补贴福利标准高一些,反之则低些,这客观上给职工造成了一种政策攀比心理,而职工对出台的政策又是看高不看低,离退休职工对此更是反映剧烈二是当前各地工资兑现存在较大差别,同一个地方也因单位经济实力不同而兑现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上访三是政策不连续性。

      由于政出多门、口径不一,一些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替代,新旧政策详细程序和做法上的差异,使得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按当时政策可以解决,但按新政策却不能解决而上访诉求四是尽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当时已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但现在当事人在趋利心理作用下,又要求“翻案”,重新处理而上访3、用工不合法少数用人单位不签订、不履行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发生工伤推脱责任,使一些问题难以得到刚好解决而引发上访例如2011年,我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前介入,从11月份起先就组织开展了拖欠农夫工工资状况专项行动,先后为农夫工追要工资368.7万元,从中反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了广阔职工维权力度在加大,同时也折射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严峻 4、信访机制不完善目前各级政府不少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甚至一些媒体也参加信访监督,造成了信访机构职责相互重叠其次,很多信访人的行为也不规范,“想找谁就找谁,想怎么找就怎么找”,就同一信访事项不断向各级政府各级信访机构和各级媒体反映诉求,无形中增加了几倍的信访量第三,当前从上到下都特殊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实行“信访一票推翻制”,甚至开设“信访直通车”,突破政策法规规定,解决信访诉求,这些机制、制度、规定及措施事实上助长了一部分信访人的投机心理,认为只要接着信访,总会给政府造成一些压力,总可能会得到肯定的“法外”补偿,从客观上引发更多的信访和重访。

      第四,信访责任制尚不完善很多的信访问题(事项)上级部门只简洁的把这些问题批转到基层解决,简洁给信访人造成“上级已经很重视了,也已经同意了,只是下面没有给办理,有意不办理”的错觉此外,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特殊历史遗留问题也简洁引发信访问题三、新时期做好人劳社保部门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改变,这既给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冲突和问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很多深层次冲突和问题通过信访渠道集中反映出来,人社部门信访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难做好新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关键是从源头预防和削减信访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坚持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能政府和上级部门出台政策时,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要充分考虑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留意政策的上下连接和连续性,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冲突纠纷要广泛深化宣扬法律、政策,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除个案外,坚决不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维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威,不搞“法外开恩式”息访2、加强源头预防,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增加人社信息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将职称评审、考试考核、收费等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以上墙、上网、上屏、上媒体等多形式地全部主动地公开,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并接受监督二是规范收入安排秩序,缩小企事业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收入安排差距探讨建立企业工资安排宏观调控方法,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料制度,不断扩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种范围,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完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削减因收入安排不平衡引发的冲突和信访问题三是加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律法规宣扬教化,增加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法律意识四是全力做好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主动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广阔职工和群众的后顾之忧 3、畅通信访渠道,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坚持信访案件的处理程序,狠抓信访跟踪督办,加大信访问责力度,确保件件落实,事事回音,削减因回复不刚好引发的信访、重访二是实行上访问题的“一站办结制”,各科(室)负责人对来访者做好政策宣扬、现场解答和人事结果查询等,对超越职责范围的问题,则以书面形式提交上级探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结果主动告知信访者。

      三是开设专线和网上信访等绿色通道,引导干部群众更多的以书信、、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保证民情、民意、民智顺畅上达,力求让信访者不出门就能刚好地得到一个明白的答复4、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工作实力一是建立信访化解协调联动机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问题,由综合管理机构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会办,防止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听证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把信访问题的处理与信访人的行为都纳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中,给当事人一个明白的公开处理方式,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 二是健全信访终结机制,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进程严格按《信访条例》中规定的程序终结信访,当事人再以相同理由提出信访,各级各部门都不再受理,按无理访对待,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对无理缠访、闹访群众的思想教化和心理疏导,对违反《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缠访、闹访者,严格按有关法律予以惩罚,以预防和削减重访、缠访问题三是建立“信访首访责任制”不管是来自哪里的信访件,只要是由本部门或本系统负责的事项,到哪一级上访,该部门就必需负责(或交由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