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钢琴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50027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钢琴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巩艳丽(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西方成熟的女性电影可谓层出不穷,但是曾荣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钢琴课》可以说是西方电影史上一部关于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被称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导演使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圆润精致地描写了女性内心的跌宕起伏和心境变化本文试图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分析《钢琴课》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原因Keys:钢琴课;女性主义J905       :A       :1007-0125(2014)04-0225-01西方成熟的女性电影可谓层出不穷,但是曾荣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钢琴课》可以说是西方电影史上一部关于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被称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女性意识”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平权意识,二是自主意识女性要摆脱被男性观看的命运,就要努力在男权社会中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经历了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社会背景的影响,也有个体经历的生命体验一、社会原因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成为了女性主义批判的战场女性主义电影作为女性主义运动[来自wWw.lW5u.Com]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女性主义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反思的过程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是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电影中,女性没有实质性的地位,只是“配角”和“景观”;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是发展时期,代表人物是劳拉·穆尔维,她认为必须打破传统电影中女性置于被动从属地位从而仅限于成为欲望对象的现象她还拒绝男权秩序下的视觉快感,把女性从被动、被看的位置中拯救出来,建立起一种激进的、不同于好莱坞传统模式的新电影叙事模式;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是文化反思时期,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这一时期从二元论转向了多元化的观影方式,试图巧妙地利用常规和传统的叙事方式,跻身于主流电影中,而《钢琴课》的拍摄正出现在这个时期该电影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拍摄的,内容讲述的却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觉醒的故事在女性主义进入多样化发展的阶段,选择在女性极度没有地位,极度没有自由,极度被压抑的年代来讲述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重塑的故事,是对当今男权制社会秩序的不满和挑战这一时期的英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维多利亚时却是一个禁欲主义盛行的时代,在宗教和道德伦理的双重束缚下,婚姻的必要前提是性在那个时代,婚姻可以没有爱情,性也只是来完成繁衍下一代的使命。

      世界俨然成了以男人为中心的世界,女性成了被压抑、被消解的对象,随着男性话语权的强大,女性被迫生活在男权制社会中,没有自己的话语而在当今社会,女性争取自由与平等的运动此起彼伏但女性要彻底摆脱男性中心的集体无意识,完全取得同男性相等的权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就像《钢琴课》的结尾,艾达夜晚经常梦到沉入海底的钢琴和吊在钢琴上的自己导演试图通过这个镜头隐喻当今社会女性争取解放的运动只是一个虚幻的梦,女性很难获得彻底的解放二、个人原因导演简·坎皮恩,一向被视为是女性主义电影的代表导演她出生在一个从英国移民到新西兰的家庭中,因而熟知新西兰和英国的历史和文化简的父母都从事过戏剧工作,她个人也先后学习了人类学、艺术、绘画和导演,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艺术文化功底对她之后的导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女导演之一简·坎皮恩说过她曾有一个忧郁而且自闭的童年她很喜欢的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也不喜欢和人相处,对社会有些蔑视,不愿当众说话她们的性格在有些时候和电影中的人物有融合之处在她们的身上已经出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是她的电影中为什么会出现艾达这样性格的女主角在从事的电影工作中,简·坎皮恩认识到,在以男性起主导地位的电影界,基本都是男人来写剧本、拍电影,并主导着电影事业的发展方向。

      女人只能屈从于充当男人身边的配角,没有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电影导演这一职业对男性来说似乎具有某种特权,女性导演根本无法同男性导演相提并论所以,简·坎皮恩说她拍电影的目的也是出于一种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想要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对简·坎皮恩的采访中说到《钢琴课》所要传达的思想是:“女人总是感觉只被男人当成了性对象这或许是老生常谈,但男人的确经常想要一种不必完全投入的性经验不过这部电影想表现男人脆弱的一面,在性方面也一样他们需要被爱,需要有被保护的感觉[1]作为女性主义的电影导演,她试图颠覆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运用女性自己的视角,讲女人自己的故事,同常规的价值判断和快感期望断绝关系在对于《钢琴课》的创作缘由,简·坎皮恩说“这是一个‘属于我的领域’的故事,‘是那些我知道而别人无法轻易弄懂的东西’,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去演绎一部由某个时代特征的片子,我总想讲一个充满异国情遇的故事,特别是从一个女人的角度[2]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简·坎皮恩创作《钢琴课》的缘由了Reference:[1][美]托马斯·伯圭农,米切尔·赛门著.霍文利翻译,我是俗人,不是美学家——简·坎皮恩访谈[J].霍文利译.当代电影,2003,(2):55.[2]王洁松.钢琴课的叙事空间与摄影风格分析[J].电影评介,2010,(10):5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