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II).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89936125
  • 上传时间:2024-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7.1.4 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恰如其分地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等,展示其整体美、协调美  应配合住区内建筑、道路、绿化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而设置,起到点缀、装饰和丰富景观的作用特殊场合的中心广场或主要公共建筑区域,可考虑主题性或纪念性雕塑  7.1.5 雕塑应具有时代感,要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为主题,体现住区人文精神以贴近人为原则,切忌尺度超长过大更不宜采用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  7.2 便民设施  7.2.1 居住区便民设施包括有音响设施、自行车架、饮水器、垃圾容器、座椅(具),以及书报亭、公用、邮政信报箱等  便民设施应容易辨认,其选址应注意减少混乱且方便易达  在居住区内,宜将多种便民设施组合为一个较大单体,以节省户外空间和增强场所的视景特征  7.2.2 音响设施  在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宜在距住宅单元较远地带设置小型音响设施,并适时地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以增强居住空间的轻松气氛  音响设计外形可结合景物元素设计音箱高度应在0.4-0.8m之间为宜,保证声源能均匀扩放,无明显强弱变化音响放置位置一般应相对隐蔽  7.2.3 自行车架  自行车在露天场所停放,应划分出专用场地并安装车架。

      自行车架分为槽式单元支架、管状支架和装饰性单元支架,占地紧张的时候可采用双层自行车架,自行车架尺寸按下列尺寸制作  7.2.4 饮水器(饮泉)  饮水器是居住区街道及公共场所为满足人的生理卫生要求经常设置的供水设施,同时也是街道上的重要装点之一  饮水器分为悬挂式饮水设备、独立式饮水设备和雕塑式水龙头等  饮水器的高度宜在800mm左右,供儿童使用的饮水器高度宜在650mm左右,并应安装在高度100-200mm左右的踏台上  饮水器的结构和高度还应考虑轮椅使用者的方便  7.2.5 垃圾容器  (1)垃圾容器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2)垃圾容器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普通垃圾箱的规格为高60-80cm,宽50-60cm放置在公共广场的要求较大,高宜在90cm左右,直径不宜超过75cm  (3)垃圾容器应选择美观与功能兼备、并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产品,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倾倒一般可采用不锈钢、木材、石材、混凝土、GRC、陶瓷材料制作  7.2.6 座椅(具)  (1)座椅(具)是住区内提供人们休闲的不可缺少的设施,同时也可作为重要的装点景观进行设计。

      应结合环境规划来考虑座椅的造型和色彩,力争简洁适用室外座椅(具)的选址应注重居民的休息和观景  (2)室外座椅(具)的设计应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普通座面高38-40cm,座面宽40-45cm,标准长度:单人椅60cm左右,双人椅120cm左右,3人椅180cm左右,靠背座椅的靠背倾角为100-110°为宜  (3)座椅(具)材料多为木材、石材、混凝土、陶瓷、金属、塑料等,应优先采用触感好的木材,木材应作防腐处理,座椅转角处应作磨边倒角处理  7.3 信息标志  7.3.1 居住区信息标志可分为4类: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  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  标志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  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方便维修  各种标志应确定统一的格调和背景色调以突出物业管理形象  7.3.2 居住区主要标志项目表  7.4 栏杆/扶手  7.4.1 栏杆具有拦阻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

      常用材料有铸铁、铝合金、不锈钢、木材、竹子、混凝土等  7.4.2 栏杆大致分为以下3种:  (1)矮栏杆,高度为30-40cm,不妨碍视线,多用于绿地边缘也用于场地空间领域的划分  (2)高栏杆,高度在90cm左右,有较强的分隔与拦阻作用  (3)防护栏杆,高度在100-120cm以上,超过人的重心,以起防护围挡作用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可使人产生安全感  7.4.3 扶手,设置在坡道、台阶两侧,高度为90cm左右,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老人和残障人使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高度0.65m与0.85m两道扶手  7.5 围栏/栅栏  7.5.1 围栏、栅栏具有限入、防护、分界等多种功能,立面构造多为栅状和网状、透空和半透空等几种形式围栏一般采用铁制、钢制、木制、铝合金制、竹制等栅栏竖杆的间距不应大于110mm  7.5.2 围栏、栅栏设计高度  7.6 挡土墙  7.6.1 挡土墙的形式根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经过结构设计确定从结构形式分主要有重力式、半重力式、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从形态上分有直墙式和坡面式  7.6.2 档土墙的外观质感由用材确定,直接影响到挡墙的景观效果。

      毛石和条石砌筑的挡土墙要注重砌缝的交错排列方式和宽度;预制混凝土预制块挡土墙应设计出图案效果;嵌草皮的坡面上需铺上一定厚度的种植土,并加入改善土壤保温性的材料,利于草根系的生长  7.6.3 常见挡土墙技术要求及适用场地  7.6.4 挡土墙必须设置排水孔,一般为3m2设一个直径75mm的排水孔,墙内宜敷设渗水管,防止墙体内存水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必须设伸缩缝,配筋墙体每30m设一道无筋墙体每10m设一道  7.7 坡道  7.7.1 坡道是交通和绿化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使用和感观效果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园路不应大于4%;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内;轮椅坡道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2.5%  7.7.2 坡度的视觉感受与适用场所  7.7.3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一般为1.2m,但考虑到轮椅的通行,可设定为1.5m以上,有轮椅交错的地方其宽度应达到1.8m  7.8 台阶  7.8.1 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线的作用,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的效果。

        7.8.2 台阶的踏步高度(h)和宽度(b)是决定台阶舒适性的主要参数,两者的关系如下:2h+b=60-6cm为宜,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12cm-16cm,踏步宽度30cm-35cm,低于10cm的高差,不宜设置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  7.8.3 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大于1.2m,台阶坡度一般控制在1/4-1/7范围内,踏面应做防滑处理,并保持1%的排水坡度  7.8.4 为了方便晚间人们行走,台阶附近应设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在台阶踏步上暗装地灯  7.8.5 过水台阶和跌流台阶的阶高可依据水流效果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儿童进入时的防滑处理  7.9 种植容器  7.9.1 花盆  (1)花盆是景观设计中传统种植器的一种形式花盆具有可移动性和可组合性,能巧妙地点缀环境,烘托气氛花盆的尺寸应适合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有利于根茎的发育,一般可按以下标准选择:花草类盆深20cm以上,灌木类盆深40cm以上,中木类盆深45cm以上  (2)花盆用材,应具备有一定的吸水保温能力,不易引起盆内过热和干燥花盆可独立摆放,也可成套摆放,采用模数化设计能够使单体组合成整体,形成大花坛。

        (3)花盆用栽培土,应具有保湿性、渗水性和蓄肥性,其上部可铺撒树皮屑作覆盖层,起到保湿装饰作用  7.9.2 树池/树池箅  (1)树池是树木移植时根球(根钵)的所需空间,一般由树高、树径、根系的大小所决定  树池深度至少深于树根球以下250mm  树池箅是树木根部的保护装置,它既可保护树木根部免受践踏,又便于雨水的渗透和步行人的安全  (2)树池箅应选择能渗水的石材、卵石、砾石等天然材料,也可选择具有图案拼装的人工预制材料,如铸铁、混凝土、塑料等,这些护树面层宜做成格栅装,并能承受一般的车辆荷载  7.9.3 树池及树池箅选用表  7.10 入口造型  7.10.1 居住区入口的空间形态应具有一定的开敞性,入口标志性造型(如门廊、门架、门柱、门洞等)应与居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避免盲目追求豪华和气派应根据住区规模和周围环境特点确定入口标志造型的体量尺度,达到新颖简单、轻巧美观的要求同时要考虑与保安值班等用房的形体关系,构成有机的景观组合  7.10.2 住宅单元入口是住宅区内体现院落特色的重要部位,入口造型设计(如门头、门廊、连接单元之间的连廊)除了功能要求外,还要突出装饰性和可识别性。

      要考虑安防、照明设备的位置和与无障碍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色彩和材质上的统一所用建筑材料应具有易清洗不易碰损等特点  8 水景景观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8.1 自然水景  8.1.1 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相关联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应能融和居住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型态  8.1.2 自然水景的构成元素  8.1.3 驳岸  (1)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是否能与环境相协调,不但取决于驳岸与水面间的高差关系,还取决于驳岸的类型及用材的选择驳岸类型列表如下:  (2)对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规则几何式驳岸(池岸)还是不规则驳岸(池岸),驳岸的高度,水的深浅设计都应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驳岸(池岸)尽可能贴近水面,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最佳。

      亲水环境中的其他设施(如水上平台、汀步、栈桥、栏索等),也应以人与水体的尺度关系为基准进行设计  8.1.4 景观桥  (1)桥在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中都起到不可缺少的景观作用,其功能作用主要有:形成交通跨越点;横向分割河流和水面空间;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眺望河流和水面的良好观景场所,其独特的造型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2)景观桥分为钢制桥、混凝土桥、拱桥、原木桥、锯材木桥、仿木桥、吊桥等居住区一般采用木桥、仿木桥和石拱桥为主,体量不宜过大,应追求自然简洁,精工细做  8.1.5 木栈道  (1)邻水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了行走、休息、观景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由于木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粗朴的质感,因此行走其上比一般石铺砖砌的栈道更为舒适多用于要求较高的居住环境中  (2)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或密集排列的木条)和木方架空层两部分组成木面板常用桉木、柚木、冷杉木、松木等木材,其厚度要根据下部木架空层的支撑点间距而定,一般为3-5cm厚,板宽一般为10-20cm之间,板与板之间宜留出3-5mm宽的缝隙不应采用企口拼接方式面板不应直接铺在地面上,下部要有至少2cm的架空层,以避免雨水的浸泡,保持木材底部的干燥通风。

      设在水面上的架空层其木方的断面选用要经计算确定  (3)木栈道所用木料必须进行严格的防腐和干燥处理为了保持木质的本色和增强耐久性,用材在使用前应浸泡在透明的防腐液中6-15天,然后进行烘干或自然干燥,使含水量不大于8%,以确保在长期使用中不产生变形个别地区由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