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pdf
2页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霍城四中要卫霞班主任是一个人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主任”,他的人品、修养、学识渗透于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全部生活,乃至于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可以这样说,班主任是学生的重要领路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敬重的人感想如下;一、用爱心做学生的慈母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是称职的老师, 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1、 以自己的品质来感召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只是靠说教,更主要的是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行端正的学生所以,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越强 因此,在工作上,我要求自己忠于职守, 尽心尽职;在遵纪守法上,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要作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始终用一颗爱心感化着学生我曾经带过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她家里比较困难,买不起练习册,我就给垫钱买上,孩子说:老师你象朋友一样,我很喜欢你班里的毕兆旭同学因父亲年龄大,家庭收入少。
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记得班里有个叫艾吾扎的学生,因迷上了网吧游戏,而失学、逃课我就带上另外一名学生一起冒着雨一个网吧一个游戏厅的找,终于找到了他,并对他耐心的说服教育,不断的进行鼓励、表扬,而不是打骂、挖苦逐渐使他回心转意,使他对自己也有了信心他的父母也因此而非常感动平时班里的住校生缺钱了,都会从我那儿提前预支,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了2、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班里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我接手后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近年来,农村“留守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影响这些家长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可以了,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对于这些孩子,我经常想到这样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我对学生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并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班里有个男孩叫李昊沅, 虽有点聪明, 但精神恍惚,经常迟到,学习常常走神,通过访问,我才知道,他父母早已离异,现在和姨姨生活在一起,妈妈在乌鲁木齐打工,了解到这些,我眼睛湿润了,他还是个孩子啊!少了家庭的温暖,应该得到师生们的关怀,我常与他聊天,拉近了师生关系,消除了他的心理障碍, 他大胆的向我诉说了家庭的不幸和学习的无助,我教导他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生活有困难,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帮助你,你要勇敢起来。
后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还有一次,有些住校生看到天气暖和了就将厚衣服放在了家里,可偏偏来了寒流,看着这些孩子冻的缩着脖子,我亲自从家里找来御寒的衣物,还让走读的同学带来毛衣帮住校生渡过寒冷有时学生病了,我就自己掏钱买药给他们,让他们感到了温暖特别是住校生的家长打来说; “孩子经常夸老师对好,特别关心他们,多谢老师了”我心里也很高兴,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只有爱学生的的老师才会赢得学生的爱三、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我努力做到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 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霍城县第四中学2010 年 12 月 25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