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ppt
24页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一一) )以(因为)以(因为)————介词?连词?介词?连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以王故,戚不敢言王故,戚不敢言 ②②仆仆以以口语遇遭此祸口语遇遭此祸③③且且以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④④臣臣以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分析:分析:四句中的四句中的“以以”都解释为都解释为“因为因为”,,①②①②句中的句中的“以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③④句中的句中的“以以”后是分句,作连词后是分句,作连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以、以+ +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因) 作介词作介词2 2、以、以+ +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作连词作连词【【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①不赂者不赂者以以赂者丧 ②②赵王岂赵王岂以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一璧之故欺秦邪?③③怀王怀王以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④④诸侯诸侯以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答案:答案:四句中的四句中的“以以”都解释为都解释为“因为因为”,,①②①②句句中的中的“以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③④句中句中的的“以以”后是分句,作连词后是分句,作连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以以以以故汉追及之故汉追及之故汉追及之故汉追及之吾闻井吾闻井吾闻井吾闻井以以以以甘竭甘竭甘竭甘竭, ,李李李李以以以以苦存苦存苦存苦存人人人人以以以以其雄健其雄健其雄健其雄健, ,呼宋将军云呼宋将军云呼宋将军云呼宋将军云所谓华山洞者所谓华山洞者所谓华山洞者所谓华山洞者, ,以以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 “以以以以” ”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法是否相同?为什么?前两句的前两句的前两句的前两句的““““以以以以””””与名词性短语构成与名词性短语构成与名词性短语构成与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介词。
介词后两句的后两句的后两句的后两句的““““以以以以””””连接两个连接两个连接两个连接两个表因果关系的分句表因果关系的分句表因果关系的分句表因果关系的分句,,,,连词同步练习同步练习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1.1.又又以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夫古书之不存2.2.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3.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貮于楚也其无礼于晋,且貮于楚也4.4.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5.樊将军樊将军以以穷困来归丹穷困来归丹6.6.其竟其竟以以此而殒其生乎?此而殒其生乎?7.7.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156156是介词,是介词,23472347是连词是连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二二) )动+以+动动+以+动————修饰?目的?修饰?目的?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余与四人拥火余与四人拥火以以入入②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以朝 ③③垣墙周庭,垣墙周庭,以以当南日 ④④作作《《师说师说》》以以贻之分析:分析:①②①②句句“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③④③④句句“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
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看““以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饰,否则表目的2 2、看、看““以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3 3、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着””,表目的时可译成,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来””或或““用来用来””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以死 ②②各各竦立各各竦立以以听③③敛赀财敛赀财以以送其行 ④④举匏樽举匏樽以以相属答案:答案:①②④①②④句中句中““以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③③句中句中““以以” ” 作作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目的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三三) )与(和)与(和)————介词?连词?介词?连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况吾况吾与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②②有志有志与与力,而又不随以力,而又不随以③③怀王怀王与与诸将约曰诸将约曰 ④④吾今吾今与与汝无言矣汝无言矣分析:分析:四句中的四句中的“与与”都解释为都解释为“和和”,,①②①②句句“与与”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③④③④句句“与与”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看““与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2 2、看、看““与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是连词,否则是介词3 3、看、看““与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
4 4、看、看““与与””前后的词或短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前后的词或短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连词5 5、看、看““与与””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①①①①彼皆彼皆彼皆彼皆与与与与我之所同我之所同我之所同我之所同《《《《逍遥游逍遥游逍遥游逍遥游》》》》))))②②②②沛公军霸上,未得沛公军霸上,未得沛公军霸上,未得沛公军霸上,未得与与与与项羽相见项羽相见项羽相见项羽相见《《《《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③③③③具告以事,欲呼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与与与俱去《《《《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④④④④君安君安君安君安与与与与项伯有故?(项伯有故?(项伯有故?(项伯有故?(《《《《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⑤⑤⑤⑤秦时秦时秦时秦时与与与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游,项伯杀人臣游,项伯杀人臣游,项伯杀人《《《《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⑥⑥⑥⑥臣请入,臣请入,臣请入,臣请入,与与与与之同命。
之同命《《《《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①“①“①“①“与与与与””””前有时间副词前有时间副词前有时间副词前有时间副词““““皆皆皆皆” ” ” ” ②“②“②“②“与与与与””””前有否定副词前有否定副词前有否定副词前有否定副词““““未未未未””””和能愿动词和能愿动词和能愿动词和能愿动词““““得得得得” ” ” ” ③“③“③“③“与与与与””””后省略介词宾语后省略介词宾语后省略介词宾语后省略介词宾语““““之之之之” ” ” ” ④“④“④“④“与与与与””””前有疑问词前有疑问词前有疑问词前有疑问词““““安安安安” ” ” ” ⑤“⑤“⑤“⑤“与与与与””””前时间状语前时间状语前时间状语前时间状语““““秦时秦时秦时秦时””””⑥“⑥“⑥“⑥“与与与与””””前省略主语前省略主语前省略主语前省略主语““““彼彼彼彼””””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 “与与与与” ”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同步练习同步练习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下列各句中的““““与与与与””””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作介词还是作连词?为什么?①①项王项王项王项王与与与与沛公饮。
沛公饮《《《《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②②怀王怀王怀王怀王与与与与诸将约曰诸将约曰诸将约曰诸将约曰《《《《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③③余余余余与与与与四人拥火以入四人拥火以入四人拥火以入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④④况吾况吾况吾况吾与与与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⑤⑤客亦知夫水客亦知夫水客亦知夫水客亦知夫水与与与与月乎?(月乎?(月乎?(月乎?(《《《《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⑥⑥惟江上之清风,惟江上之清风,惟江上之清风,惟江上之清风,与与与与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⑦⑦而吾而吾而吾而吾与与与与子之所共适子之所共适子之所共适子之所共适《《《《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赤壁赋》》》》))))⑧⑧吾吾吾吾与与与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 ⑨⑨备他盗之出入备他盗之出入备他盗之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与与与非常也。
非常也《《《《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鸿门宴》》》》))))⑩⑩有志有志有志有志与与与与力,而又不随以怠力,而又不随以怠力,而又不随以怠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①①介词,介词,介词,介词,““““君王君王君王君王””””是主,是主,是主,是主,““““沛公沛公沛公沛公””””是客②②介词,介词,介词,介词,““““怀王怀王怀王怀王””””是主,是主,是主,是主,““““诸将诸将诸将诸将””””是客③③介词,介词,介词,介词,““““余余余余””””是主,是主,是主,是主,““““四人四人四人四人””””是客体④④连词,连词,连词,连词,““““吾吾吾吾””””与与与与““““子子子子””””合起来作全句的主语合起来作全句的主语合起来作全句的主语合起来作全句的主语⑤⑤连词,连词,连词,连词,““““水水水水””””与与与与““““月月月月””””合起来作合起来作合起来作合起来作““““知知知知””””的宾语⑥⑥连词,连词,连词,连词,““““江上之清风江上之清风江上之清风江上之清风””””与与与与““““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并列,作主并列,作主并列,作主并列,作主语。
语⑦⑦连词,连词,连词,连词,““““吾吾吾吾””””与与与与““““子子子子””””作作作作““““共适共适共适共适””””的逻辑宾语的逻辑宾语的逻辑宾语的逻辑宾语⑧⑧连词,连词,连词,连词,““““吾吾吾吾””””与与与与““““汝汝汝汝””””并列,作并列,作并列,作并列,作““““幼幼幼幼””””的主语⑨⑨连词,连词,连词,连词,““““他盗之出入他盗之出入他盗之出入他盗之出入””””与与与与““““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并列,作并列,作并列,作并列,作““““防防防防””””的的的的宾语⑩⑩连词,连词,连词,连词,““““志志志志””””与与与与““““力力力力””””并列,作并列,作并列,作并列,作““““有有有有””””的宾语方法指导方法指导方法指导方法指导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四四) )动+而+动动+而+动————修饰?承接?修饰?承接?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简能简能而而任之 ②②景公乃下席景公乃下席而而谢之曰 ③③余扃牖余扃牖而而居 ④④吾尝跂吾尝跂而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分析:分析:①②①②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承接;作连词,表承接;③④③④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修饰作连词,表修饰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看““而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2 2、看、看““而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如果只两个贯的动作,则表承接之分,表修饰如果只两个贯的动作,则表承接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②扣舷而歌之扣舷而歌之 ③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答案:①③①③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承接;作连词,表承接;②④②④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修饰。
作连词,表修饰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五五) )则(就)则(就)————假设?承接?假设?承接?•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使六国各爱其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则足以拒秦足以拒秦 •②②河内凶,河内凶,则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③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则利 •④④虑壅蔽虑壅蔽则则思虚心以纳下思虚心以纳下分析:分析:四句中的四句中的“则则”都译为都译为“就就”,,①④①④句中的句中的“则则”作连词,表假设;作连词,表假设;②③②③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作连词,表承接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句意则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虚拟的情况,表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虚拟的情况,表假设;假设;““则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一种事实,表承接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一种事实,表承接2 2、看呼应有时候,表假设时,前一分句有与、看呼应有时候,表假设时,前一分句有与““则则””相相呼应的连词呼应的连词““若若””;表承接时,前面一定没有相呼应的连;表承接时,前面一定没有相呼应的连词。
词3 3、看翻译表假设时,、看翻译表假设时,““则则””可译成可译成““就就””,也可译成,也可译成““那么就那么就””,表承接只能译成,表承接只能译成““就就””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故远人不服,故远人不服,则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文德以来之 ②②曰师曰弟子云者,曰师曰弟子云者,则则群聚而笑之群聚而笑之③③既其出,既其出,则则或咎其欲出者或咎其欲出者 ④④若弗与,若弗与,则则请除之答案:答案:四句中的四句中的““则则””都译为都译为““就就””,,①④①④句中的句中的““则则””作连词,表假设;作连词,表假设;②③②③句中的句中的““则则” ” 作连词,表承接作连词,表承接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六六) )何(疑问)何(疑问)————副词?代词?副词?代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我畏段某耶?我畏段某耶?何何敢言我!敢言我! ②②何何可胜道也哉!可胜道也哉! ③③长桥卧波,未云长桥卧波,未云何何龙?龙?④④姜氏姜氏何何厌之有?厌之有? ⑤⑤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 ⑥⑥闻姊家有阁子,且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何谓阁子也?谓阁子也?分析:分析:①②③①②③句中的句中的“何何”作副词,在句中作状作副词,在句中作状语;语;④⑤⑥④⑤⑥句中的句中的“何何”作代词,在句中作定语、作代词,在句中作定语、宾语或主语。
宾语或主语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从语法上辨别从语法上辨别何何””作副词时,在句中作作副词时,在句中作状语;作代词时,在句中作定语、主语,作动状语;作代词时,在句中作定语、主语,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词或介词的宾语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2 2、从意义上辨别从意义上辨别何何””作副词时,译成作副词时,译成““为为什么什么”“”“怎么怎么”“”“何必何必””等;作代词时,译成等;作代词时,译成““哪里哪里”“”“什么什么””等3 3、从相邻词上辨别如果、从相邻词上辨别如果““何何””后有后有““能能”“”“可可””之类的能愿动词,这个之类的能愿动词,这个““何何””肯定是副词肯定是副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①何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②夫子夫子何何哂由也?哂由也? ③③何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事不语,何情不诉!④④君君何何患焉?患焉? ⑤⑤而又而又何何羡乎?羡乎? ⑥⑥何何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答案:答案:①①为什么,副词为什么,副词②②为什么,副词为什么,副词③③什么,作定语,什么,作定语,代词代词④④什么,作宾语,代词什么,作宾语,代词⑤⑤什么,作宾语,代词什么,作宾语,代词⑥⑥怎怎么,副词么,副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 1】】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①①东犬西吠,客踰庖东犬西吠,客踰庖而而宴 ②②及在槛阱中,摇尾及在槛阱中,摇尾而而求食 ③③哙拜谢,起,立哙拜谢,起,立而而饮之④④景公召景公召而而数之曰数之曰 ⑤⑤姜出姜出而而赋: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⑥⑥执敲扑执敲扑而而鞭笞天下鞭笞天下⑦⑦兵刃既接,弃甲曳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而走答案:答案:①①表承接表承接②②表修饰表修饰③③表修饰表修饰④④表承接表承接⑤⑤表表承接承接⑥⑥表修饰表修饰⑦⑦表修饰表修饰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巩固练习巩固练习2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①①蜩蜩与与学鸠笑之曰学鸠笑之曰 ②②今日吾今日吾与与汝幸双健汝幸双健 ③③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与臣有隙④④秦时秦时与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游,项伯杀人 ⑤⑤君王君王与与沛公饮 ⑥⑥吾诚愿吾诚愿与与汝相守以死汝相守以死答案:答案:①①作连词作连词②②作连词作连词③③作介词作介词④④作介词作介词⑤⑤作介作介词词⑥⑥作介词作介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巩固练习巩固练习3 3】】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以””的用法。
的用法①①汝不必汝不必以以无侣悲 ②②臣臣以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夙遭闵凶 ④④吾吾以以捕蛇独存捕蛇独存 ⑤⑤以以三保勇而多义,推为长三保勇而多义,推为长 ⑥⑥往往有得,往往有得,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⑦⑦怀王怀王以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答案:答案:①①作介词作介词②②作介词作介词④④作介词作介词⑤⑤作连词作连词⑥⑥作作连词连词⑦⑦作连词作连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1.1.. .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不传也久矣 2 2、而从六国破亡、而从六国破亡之之故事3 3、余、余之之力尚足以入力尚足以入 4.4.较秦较秦之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5.5.古人古人之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往往有得6.6.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之过也过也7.7.天天之之亡我,我何渡为?亡我,我何渡为?判断下列句子中判断下列句子中“之之”的用法的用法【【巩固练习巩固练习4 4】】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11.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的一组是(2008.(2008.湖南湖南) )A.A.因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不如不如因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而厚遇之,使归赵B.B.初彭州,初彭州,以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母夫人老,不果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以之兴怀之兴怀C.C.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其藏者藏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其势弱于秦势弱于秦D.D.使使与与之游,待之极厚之游,待之极厚 有志有志与与力,而又不随以怠力,而又不随以怠 【【答案答案】】C. C. 代词,他们的代词,他们的.A..A.连词连词, ,于是于是/ /介词介词, ,趁机趁机.B..B.连词连词, ,因因为为/ /介词介词, ,因为因为.D..D.介词介词/ /连词连词9/17/2024制作:祁阳一中李映武。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