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精品论文).doc
10页数码摄影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随着医学学术交流不断增多,口腔数码摄影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llo同时,口腔数码摄影逐渐成为口腔治疗尤其是美容治疗的一 个关键环节,口腔医生通过数码摄影捕捉、保存到更多的医疗信息, 既有利于同其他医生、技师进行交流,有效地对病例进行分析、设 计、会诊,乂有利于医生进行医患沟通,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 水平另一方而,影像资料作为病历的一部分,还可作为保护医患 双方的法律依据,所以口腔医生应当意识到口腔摄影的重要性但 是,口腔临床摄影与普通摄影不同,有其特殊性本文结合摄影基 础理论对口腔临床工作中数码摄影器材的选择、拍摄技巧、数码照 片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等综述如下1数码摄影的优势数码摄影在使用效率、放大倍率以及后期影像处理和管理方面都 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数码摄影可以在拍摄后立刻看到拍摄影像,如 果效果不满意,可以马上对相机的各种设置进行调整、重扌m高像 素的数码照片便于放大观察天然牙冠轴面大小一般在lcm2以下, 许多细节不容易被看清楚,高倍放大的数码照片在进行美学修复设 计时有利于美学信息的全面捕捉;数码照片可以方便地通过各种软 件进行后期调整和二次构图,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大量数码 照片,方便病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2-4] o2 口腔摄影器材的选择2.1相机的选择:口腔数码摄影应该选择可以选配微距镜头或者 具有近摄功能且形变较小、色彩还原性好以及可以手动设置拍摄参 数的相机。
数码相机分为普通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 de)和 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dlsr),数 码摄影器材更新换代非常快,合理的选择口腔摄影器材是获得高质 量口腔数码照片的基础普通数码相机具有便携性和经济性,但其功能无法满足较高要求 的口腔数码摄影普通数码相机虽然具备近摄功能,但在微距摄影 对焦时焦距在广角端,拍摄时镜头距离被摄物体非常近,镜头成像 畸变较大,不符合口腔数码摄影的要求普通数码和机大多数只有 程序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不能完全手动调整扌n摄者需要的光 圈和快门速度,因此无法控制景深和曝光普通数码相机没有外接 环形微距闪光灯,机身自带闪光灯既无法提供良好的光源,也无法 展现良好的牙冠颜色及质感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普通数码相机 为实现便携性和经济性,i般采用较小面积的感光元件,较小面积 的感光元件容纳较多的像素会造成像素之间的干扰,降低影像质 量,因此,像素值高并不代表拍摄的影像质量高[5]这些缺点都 限制了普通数码相机获取高质量数码照片的可能,因此普通数码相 机无法满足口腔微距摄影清晰、无形变、颜色偏差小等要求。
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是由机身、镜头、闪光灯等儿部分组成,可 以根据拍摄用途灵活选配,光圈、快门、曝光强度、白平衡等拍摄 参数可以根据拍摄需要手动设置其中乂根据感光元件的面积大小 将单反数码相机分为全画幅单反相机和非全画幅单反相机,全画幅 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与传统35mm相机胶卷尺寸相同,而非全画幅 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小于35mm胶卷的尺寸,即相同视角下非 全画幅单反相机对应的镜头焦距要小于全画幅单反相机,在选择搭 配微距镜头的焦距时应考虑单反和机感光元件的尺寸,如果未能合 理地搭配镜头焦距和感光元件大小,会给扌n摄过程和扌n摄质量造成 影响如全画幅相机与较短焦距微距镜头搭配(60mm焦段),在拍 摄时会使拍摄者距离患者过近,给患者和拍摄者造成不适;如非全 画幅相机搭配较长焦距微距镜头(如lOOmm焦段),可能会造成拍 摄全牙列照片时景深过浅,不能获取整个牙列清晰的照片目前具 有全套支持口腔临床摄影器材的品牌主要为nikon, canon, sony 等,在配置相机吋,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也是临床医师应重点考虑的 问题,alvin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nikon dlOO相机的颜色还原 准确性好于canon 60d,但试验中颜色偏莠也高于人眼对于色差的 感知阈值 6e=l-3. 7[7-9]o2.2微距镜头的选择:通常将最大放人倍率在1: 4~1: 1之间的 能够在无限远处聚焦的镜头称为微距镜头。
普通镜头的最大放大倍 率要远低于微距镜头口腔临床摄影中常常要突出单个牙冠或局部 牙列的色泽、形态以及咬合等细节,必须采用微距镜头才能达到满 意的效果虽然微距镜头都提供1: 1的放大比率,但实际应用中 还涉及到镜头是否为内对焦,内对焦镜头将镜片分割成偶数群组, 在对焦时保持镜头长度不变,不移动全组镜片,只移动中间的镜片 组来作对焦,称为内对焦,具有内对焦的微距镜头在临床使用时可 以避免镜头距离患者过近而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和拍摄不便微距镜头以定焦镜头为主,在选择镜头焦距时应考虑与机身的搭 配,由于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尺寸是随相机不同而不同,所以相同 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视角也不同,即 等效焦距不同全画幅相机,微距镜头焦距即为等效焦距,非全画 幅相机,微距镜头的等效焦距等于镜头焦距乘以转换系数,常见转 换系数如下:尼康非全画幅单反相机的转换系数是1・5,全画幅数 码单反相机是1;佳能非全画幅单反相机为1・6,全画幅单反相机 为1由于等效焦距对景深和对焦距离有影响,所以在选择镜头焦 距时应考虑与何种类型的机身搭配口腔临床摄影最适合应用的微 距是100mm焦段[10],因此,如果选择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则选 择100伽焦段微距镜头,如果选择非全画幅单反相机,则选择60mni 焦段微距镜头。
2.3微距闪光灯的选择:口腔临床摄影需姜通过较小光圈、较快 的快门速度获取大景深、清晰的影像资料,所以要借助辅助光源提 供照明以获取适当的曝光量,应用于镜头前方的微距闪光灯也成为 最合适的选择[10]微距闪光灯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环形闪光灯, 另一种是双头闪光灯前者提供均匀的光照,在拍摄正面微笑,全 牙列咬合,上前牙正面像吋会在前牙唇面留下较大的环形光斑,有 利于表现牙冠表面结构后者光源距离镜头中轴较远,光源易被颊 部组织遮挡,形成阴影3 口腔摄影的基本要求口腔摄影的基木要求包括图像清晰,色彩还原基木准确,曝光适 宜等3.1图像清晰:清晰的图像要求拍摄时对焦准确、景深合理以及 拍摄稳定对焦准确是获取清晰图像的先决条件,由于口腔内光线 欠佳,相机可能无法自动对焦,尤其是在后牙区,应开启微距闪光 灯的辅助对焦灯或使用手动对焦景深是指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显现 的范围,景深越大,能够清晰显现的范围越大,景深越小,前景和 背景越模糊影响景深的因素包括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人小,口 腔微距摄影中,微距镜头都为定焦镜头,在相同放大比例下拍摄距 离也是一定的,因此需要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通常为使 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都能得到清晰的影像,推荐使用小于 f/22的光圈。
为了减小拍摄瞬间因拍摄者抖动对影像造成的模糊, 一般将快门速度调整至快于l/125s,拍摄正面和侧面像时可以使用 •三脚架以提高稳定性3.2色彩还原:彩响数码摄影色彩还原的因素主要是相机对色彩 信号转换的算法和白平衡的设置[11]色彩信号转换算法是由相机 内部芯片决定,因此需要通过设置正确的白平衡来调整色彩还原 数码相机中的白平衡相当于传统相机里不同滤色镜的选用,本质都 是对色温的控制和校正,相同的拍摄条件和相机设置,不同的口平 衡,影像的色彩效果完全不同,在口腔数码摄影中推荐使用自动白 平衡[10, 12-13]或者手动白平衡设置,而手动设置白平衡需要使 用反光率为18%的灰板,要求拍摄者有一定的摄影基础,所以推荐 使用数码相机的自动口平衡,以增加拍摄口腔数码照片的可操作 性3.3止确的曝光:止确曝光是光圈、快门以及感光度的合理设置 正确曝光的影像能够获得丰富的层次感,拍摄对象的细节可获得正 确的反映,而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将导致影像细节的丢失[5]口 腔临床实际拍摄中,为防止抖动造成影像模糊,快门速度应快于 l/125s,为获得足够的景深,设置光圈小于1/22,局部拍摄时光圈 可设置为1/11,感光度使用最低感光度,在保证以上参数的基础上, 通过拍摄者适当的训练与合理设置快门、光圈和闪光灯强度来获得 正确的曝光[12]。
4 口腔摄影在色彩信息传递中的应用众所周知,义齿颜色的选择和再现是口腔修复学中的难题之一目前比色方法分为传统视觉分析法、仪器比色法和计算机分析数码 照片法[14]在传统比色法中采用分区进行个性化比色,但这种比 色方法也无法完整地传递义齿的色彩和形态信息,而仪器比色法提 供的色彩信息也只是一个平均数值或局部平均数值很多学者对数 码照片是否能够用于修复体比色进行了研究,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 论,alvin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nikon dlOO相机的颜色还原准 确性好于canon 60d,但试验中颜色偏差也高于人眼对于色差的感 知阈值5 e二1-3・7[7-9]tung和caglar等[15-16]认为在合适的光 源和准确的口平衡下,数码照片可以满足修复义齿比色要求,沈晓 艇等[17]认为数码摄影可以基本反映比色板和天然牙的颜色,可为 口腔科牙齿比色提供参考,但alvin等[6]认为数码单反相机还不 能稳定、准确地反映牙齿的颜色,数码照片只能传递色彩的相对程 度、牙齿形态以及表面细节由此可见,口腔摄影在口腔修复色彩 信息传递中的实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数码照片主要用以 传递牙冠表面纹理特征和相对色彩特征。
5保护患者权益在临床病例的拍摄中,应与患者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取得患者 的同意和配合作为临床影像资料,版权应当属于医疗机构,照片 作为教学科研交流为目的使用时,并不需要患者的同意但患者享 有肖像权,如果患者的肖像资料被用于出版、媒体介绍、网络、学 术会议等,则需要患者的知情同意应告知患者肖像资料是病例资 料的重耍组成部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重耍的意义如果未经 患者同意,则在刊出前必须对面部照片进行处理,眼部等特征部分 机型遮挡或马赛克化[18-20] o随着数码和机在口腔临床应用的日 益广泛,数码摄影已成为现代口腔临床工作中的必备工具,作为一 名口腔医师,有必要学习规范的口腔摄影技术,以提高诊疗水平和 科研论著质量,密切与技师沟通只有选配合理的器材,掌握摄影 的基本原理,熟悉拍摄基本技巧,才能拍出规范的口腔数码照片, 充分发挥数码摄影的优势[参考文献][1]daman 1, patton d, rashid r. standardized portrait photography for dental patients [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0, 98: 197-205.⑵刘峰.口腔数码摄影[m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12.[3] gallegos ag・enhancing inter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digital photography [j]・j calif dent assoc, 2001, 29: 752-7.[4] smith rv.the digital camera in clinical practice[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02, 35: 1175-1189.[5]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m].北京:中 国摄影出版社,2008: 46-48.[6] wee ag, 1indsey dt, kuo s, et al. color accuracy of commercial digital cameras for use in dentistry [j]・dent mater, 2006, 22: 553-559.[7] urban p fcd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