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路施工方案81603.doc
15页滨海港月亮湾海景公园道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以及地质情况: 1、本方案为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月堤海景公园道路工程,位于滨海县滨海港城宋公大堤上,南北全程12公里,30米宽绿化带景观设计,紧靠黄海,海堤有护坡防波堤外一层为扭王块削波层,扭王块最外层为破浪破碎柱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严格施工 2、本工程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紧邻黄海,土质盐渍化比较严重,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因地形标高的差异,上层土为种植土,中间层为盐渍土,下层为淤泥类质粘土层本工程开挖部分下部土层为二次填土层,工作难度相对一般. 3、 海景公园道路工程主要是园路一和园路二,分直段和曲段,南北通长主要路面结构设计为园路一(车行道沥青路面):3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5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透层油+18cm厚水泥稳定层+封层+30cm厚碎石垫层园路二(塑胶地面):3cm塑胶(PU)面层+3cm细沥青砼(最大骨料粒径小于15mm)+4cm粗沥青砼(最大骨料粒径小于15mm)+10cm后碎石(粒径3-6cm)+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3%)素土园路三(透水沥青铺装):无色透明密封+4cm彩色强化层+10cmC20砼垫层+15cm碎石垫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3%)素土.海景公园道路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的效果。
为此,我们要加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 4、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园路根据设计的路面中线进行安桩放线,每隔20M设置一中心桩,并在道路曲线的曲线起点、中点、终点各设一中心桩,在桩上注明标高,再根据路面宽度定下边桩,放出路面平曲线. 二、道路工程施工工艺 (1)土基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放宽一定尺寸进行开挖,碰到湿软土基,必须换填,压实仔细,按要求整出路拱,分批碾压,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边后中,先高后低,要求轮迹重叠,沿中心线方向进行,压路机压不倒部位,采用小型夯机纵横循环夯实,防止漏夯,碾压后,路拱不符合处及时耙开重新处理,有"弹簧"现象应返挖,晒干后填筑碾压,整形后土基平整度控制2CM内, 素土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93% (2)下基层施工 其施工程序为: 素土夯实→碎石垫层→夯实→沥青砼 1、摊铺碎石 用多孔砖放在夯实后的素土基础上,用人工摊铺碎石(碎石强度不低于8级,软硬不同的石料不能掺用),以标定的摊铺厚度.摊铺碎石一次上齐,上料应使用铁叉,要求大小颗粒均匀分布,纵横断面符合要求厚度一致料底尘土要清理出去 2、稳压 先用10~12T压路机碾压,碾速宜慢,每分钟约为25~30米,后轮重叠宽1/2,先沿整修过的路肩一起碾压,往返压两越,即开始自路面边缘压至中心.碾压一遍后,用路拱板及小线绳检验路拱及平整度。
局部不平处,要去高垫低去高是将多余的碎石均匀捡出,不得用铁楸集中铲除垫低是将低洼部分挖松,均匀地铺撒碎石,至符合标高后,洒少量水花,再继续碾压,至碎石初步稳定无明显位移为止,这个阶段一般需压3~4遍 部分未碾压到的部分采用夯机夯实 (3)C20砼水泥稳定层 施工前做好C20素砼水泥稳定层级配试验,按设计要求备好材料并进行验试,对水泥必须做安全性测试,先做一段试验一段,确定摊铺压实程序,摊铺厚度、压实次数、干密度等,松铺系数根据试验和试验段摊铺情况调整后确定 (4)AC—13C、AC—25C细粒式改性沥青上面层 1、施工现场准备: 1)、铺筑前清除粘层上的SBS浮石子和杂物等,对局部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进行冲洗,重新喷洒粘层油2)、在与沥青面层相接触的结构物面上均匀地刷涂一层乳化沥青,以保证与结构物的相互粘接3)、根据施工计划前后桩号多放样10~20m,利于数据采集和剩余料的铺筑根据设计图正线铺筑面边框线即:离中线1.5m,13m.位置10m整桩号进行放点或有构造物相互连接地段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逐桩逐点进行放样中面层采用平衡梁方式 2、施工方案: 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①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厂温度符合要求,保证沥青能源源不断地从沥青罐输送到拌和机内.② 集料铲运方向与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避免集料离析.③ 每天开工前检测原材料的含水量,以便调节冷料进料速度,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
如果集料含水量过大,不得使用.④ 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的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⑤ 集料加热温度要达到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满足要求.集料在送进拌锅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烤干用的火焰调节适当,以免烤焦和熏黑集料.⑥ 在拌和过程中,拌和楼操作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室使用的几种矿料和沥青的用量必须严格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数据进行控制,不得随意更改送入拌和机的集料温度和沥青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和碾压温度相关控制见下表:拌和楼生产及运输温度控制方案沥青品种70重交沥青温度控制测量部位沥青加热温度170~175℃沥青加热罐矿料加热温度160~165℃(填料不加热)热料提升斗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温度170~175℃运料车装料时测温混合料贮存温度贮存过程中温度下降不得超过10℃运料车混合料运输到场温度不低于165℃※测量温度仪器为:红外测温仪⑦ 拌和过程中,通过现场温度测量对计算机打印的温度进行检验,保证混合料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适宜⑧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热料仓溢料的情况,也只能适量调整冷料仓的进料速度,并及时与试验室取得联系,分析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做出最终处理方案。
⑨ 成品沥青混合料必须在保证成品仓内贮存达到80~100吨以后才开始放料,以便混合料能连续不停地运往摊铺现场,使摊铺能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临时贮存的混合料的温度不得低于150℃. 3、运输: ① 运输车在运料之前都必须将货箱清理干净,不得有任何杂质,货箱后门必须关闭严密,不得漏料 ② 在装料之前,货箱内必须均匀地涂一层洗衣粉和植物油的混合溶液,以防混合料粘结在车箱上,但不得有多余残液积留在车厢底部装料前,车底板应排干积水,车轮上如有泥土,必须冲洗干净 ③ 放料过程中,必须分三次放料,运输车必须分前、后、中地移动车辆,沥青混合料分成三个料堆,以减少离析. ④ 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双层帆布中间夹一层棉被覆盖,并绑扎牢固,以防表面混合料降温结成硬壳.汽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机平整度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等候车辆在不少于5车的情况下进行连续摊铺 ⑤ 混合料卸至运输车上的温度不低于150℃ 4、摊铺: ① 摊铺施工采用两台ABG8820型摊铺机摊铺, 在摊铺施工前,摊铺机熨平板预热温度不得低于100℃,根据气温情况在摊铺施工前20分钟开始加热,低温时可适当提前。
② 开始摊铺时,必须连续缓慢均匀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和减少离析螺旋布料器在布料时控制布料速度,并调整进料口的高度,使混合料保持在布料器高度的2/3处,能减少混合料的离析现象 ③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保持匀速前进,并始终沿事先标定的行走线路前进,不得随意停顿和改变方向注意对已摊铺完路面的厚度及温度进行检测并及时调整正常施工时摊铺温度为145—155℃,不得超过165℃;低温施工时摊铺温度为150—160℃,不得超过170℃当气温低于10℃时不允许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 ④ 摊铺后,对于有缺陷之处,人工进行局部修整,特别对于局部离析和边线不顺直的地方,要及时将其清除或补以新的沥青混合料 ⑤ 严格控制摊铺后的平整度并对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进行人工修整,直至其合格为止 5、碾压: ① 初压由2台双钢轮压路机成梯队型由低向高处碾压,每台压路机要压满全幅②复压由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③终压由三钢轮静碾压路机碾压2遍,共计6遍④压路机碾压必须从低处向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对于轮胎压路机应为1/3~1/2轮宽、对于双钢轮压路机应为10—20cm宽。
在碾压边缘时,应先空出30~40cm,待碾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避免沥青混合料向外推移.⑤当碾压完成后,不得过早开放交通,即应在已成型路面的温度已下降到50℃以下后才能开放交通 6、施工缝的处理: ①纵接缝:沥青面层与结构物纵向接缝,摊铺机布料时均匀、饱满,路面工跟踪、检查补料和粗平碾压按正常程序进行,死角地带用小压路机碾压.无侧石地段,用小压路机静压稳边摊铺机设置螺旋转速时熨平板搅笼端头必须有堆积料确保纵向接缝平整、饱满碾压时纵缝必须经过全方位碾压钢轮压路机平行于缝线以每遍20cm的碾压面递增直至全部进入松铺面为止最后用人工清理工作面碾压按正常程序进行 ②横接缝:除特殊情况,横接缝预留在正常段落和对接部位,在预留前200米时开始计划混合料选择预留位置时注意横接缝上下错位20米以上和避开特殊地段横接缝预留前端1米处,先在下承层面上撒一层1米宽与横断面同长厚约2mm的石粉(屑)作隔离层碾压完后立即作端头接缝切除,先用3M直尺划出不合格最远点,垂直中线画线进行切除切除后清除端头段在清理过程中注意不要破坏接缝面和清洗工作质量横接缝分为顺接缝和对接缝两种,顺接缝施工方法:首先测量接缝面厚度,计算出支垫高度。
一般松铺系数比正常铺筑时略小,要根据施工经验进行确定接缝处铺筑有3米的松铺面后,用3米直尺检查松铺面平整度和已铺面与松铺面的间隙如果合格,摊铺机继续正常铺筑,如果不合格,调整高程再摊铺直至合格在施工员的指挥下,路面工先进行接缝线的精平,直至理想为止,严禁在碾压过程中粘补.用钢轮压路机平行于缝线(垂直于中线)以每一遍20cm的碾压面递增,直至全部进入松铺面为止,最后用人工清理工作面,碾压按正常程序进行对接缝施工方法:用钢丝引导法,在布设钢丝时,布设长度约25-30米(长度包括延伸的长度约5—10米)并在缝线处布设立杆,根据钢丝引导法布设钢丝顶面高程此时顶面高程略低于正常布设时约2—3mm布设完后,用棉线检查接口缝线与绵线的间距是否正确,然后对钢丝顶面高程进行调整,比较前后钢丝顶面高程.摊铺进入钢丝引导位后,应转移至钢丝引导法进行找平、摊铺速度夯锤频率振幅全部减半进行铺筑,即时检测松铺面与棉线间距,逐步调至合格间距(间距为10cm)摊铺机进入对接缝位置时再次降低摊铺速度至08m/min,此时注意找平传标,防止滑落注意送料的数量,防止不足和过多,注意摊铺机抬头,防止突抬头突下降.摊铺完后,摊铺机立即驶离工作区按顺接缝的工法对接缝进行处理和精平检测,直至合格方可进行碾压。
碾压进入钢丝引导区后,暂停碾压接缝精平完后用一台钢轮按顺接缝方法进行接缝碾压,然后初压一遍后剩余的20米松铺面按正常碾压程序进行 7、由试验人员在拌和站检测AC-13C、AC—25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油石比以及毛体积密度,确认配和比符合设计5)PU塑胶地面 1、基础层的复验及找平 按照场地设计要求和塑胶铺设工艺对场地基础的要求,对该场地基础进行复核,括测量场地平整度、坡度是否符合室外运动场的规定,同时在铺设塑胶面层之前,基础必须有足够的保养期检测基础层的平整度采用3m 直尺检测基础层的最大凹陷程度3m 直尺的尺长精度为±3mm,尺的底面平直无缺陷,0-25mm 塞尺,塞尺精度为±1mm将3m 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3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