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的父亲蒋百里.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3690303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的父亲蒋百里我的父亲蒋百里1938 年,抗日战场烽火燎原而在大后方,广西宜山,一位将军与世长辞虽然此将军身死不在沙场,但是他身后的荣耀却异乎寻常,章士钊、黄炎培、邵力子等名流宿彦纷纷送上挽联、挽诗而几年之后,他更是被国民政府以国哀之礼风光大葬纵观民国历史,能够得此殊荣者,唯其一人他就是蒋百里,民国最负盛名的军事战略家、陆军上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风云激荡、堪称传奇他是文人,他和梁启超亦师亦友,和蔡锷多年同窗,和徐志摩更是交情莫逆他做过保定军校校长,被誉为国民革命军的“智囊”,蒋纬国曾经做过他的副官,连德国的兴登堡都非常赞赏他一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自幼聪慧思想激进赴日读书,入军校与蔡锷同窗全优毕业,天皇赠剑回国后,几经辗转,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少将衔,时仅 30 岁蒋英:这个事正合他的心愿,他一心要报国,一心要建设国防,建设新的军队,所以他就上任当了保定军校校长他一进学校就抓改革,首先给每一个学生一套新军装、新皮靴,要学生们重视仪表第二就是抓伙食,他亲自到伙房去抓——是不是卫生?是不是有营养?第三是抓教学,凡是保定军校的无能力的教师,他都撤掉,让新从日本回来的老师上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创办于 1912 年 10 月,为当时全国最高军事学府,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

      蒋的到来,为学校输入了新的血液蒋英:他抓教学老师请假,他就自己亲自讲,很受学生的爱戴,学生经常给他写信但是事情不是那么顺利,他也有他的苦恼:第一,下来的人跟新上来的军官闹矛盾,就是说旧军人跟新军人相斗,不合作旧军人破坏新的改良,所以他被弄得很烦恼第二,上边的经费一直不下来,所以他就亲自到北京去教育部是由段祺瑞管,他去找段祺瑞,段祺瑞答应给他钱,但实际上一直没有落实 蒋百里多年学员,对官场之中的个中环节勾当,知也不为再加北洋当权,他不是嫡系,虽被任用,但不予方便,处处掣肘蒋有权无钱,无从施展,军人的血性充盈,决计行一事,以惊世人蒋英:他从北京回来,半夜也没睡着,起来叫书童给他磨墨,给蔡松坡(即蔡锷——编者注)写了一晚上的信蔡松坡也是留日的,跟他是好朋友他把他的苦恼告诉蔡松坡,然后还写了一封遗书给他的妈妈第二天早上,他就号召所有的学生集合,用沙哑的声音对学生说:“我要求你们做的,你们都做了,但是你们要求我做的,我没做,所以我要惩罚我自己 ”说完,他向办公室冲去,拿出手枪来自杀了学生们听见一声枪响,都很害怕,到办公室一看,校长躺在地下,鼻孔流血,一身军装都湿了 蒋百里自杀时,由于勤务兵上前夺枪,子弹打偏,没有伤到心脏,只是擦伤了肺的表面。

      但蒋以一死谢天下的行为却揭开了北洋军界的黑幕,国会对政府极为不满,提出责难各团体慰问蒋百里的电报多如雪片,要求查清事情真相的电报络绎不绝 蒋英:这时候段祺瑞也着急了,就亲自到日本大使馆去,要求日本大使派最好的医生给蒋百里疗伤,日本医生来了,还带来一位美丽的护士给蒋百里护理蒋百里脱离生命危险后,到北京来休养在北京疗养的时间里,蒋开始注意身边这个叫佐藤屋子的日本护士她不仅美貌,而且贤淑,时日长久,蒋百里开始心动蒋英:护士后来就回去了这个护士长得既漂亮又能干,蒋百里爱上了这个女子,可她回日本去了,蒋百里就给她写信,向她求婚,一封不够两封,三封,四封,写了很多美好的情书,他做文章做得很好,想必他的情书写得也很好,最后打动了这个女孩子的心,她决定到中国来蒋百里就派他的士官同学去接她,把她护送回中国天津他们就在天津结婚了,婚后,就到北京安家蒋迎娶日本妻子举案齐眉成为佳话 蒋英:她的日本名字叫佐藤屋子,她说佐藤屋子这个日本女子死了,我现在是中国女人,我姓蒋,我叫蒋左梅——蒋百里给她起的名字,他最喜欢梅花这个日本女子爱中国,爱我们这一家在家里教育孩子她说国语,穿的衣服都是中国衣服,你看不出来她是个外国人。

      二 蒋百里自杀之后获救,离开了保定军校不久,袁世凯称帝,蒋百里入川辅佐老同学蔡锷讨袁袁世凯死后,蒋百里又陪蔡锷去日本就医,旋即为之料理丧事1917 年回国之后,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开始首次撰写军事方面的论著《孙子新释》 、 《军事常识》等等,出版之后成为了军校的教辅1918 到 1919 年,蒋百里受邀考察巴黎和会,游历欧洲,他在法国的凡尔登亲见战火过处,民不聊生,深为触动此后,竟俨然有偃武修文之意于是回国之后不久,蒋百里著书一册,名叫《欧洲文艺复兴史》 可请谁来作序,蒋百里想到了一个人 蒋英:梁启超和我父亲蒋百里是顶好的朋友我父亲称梁启超为老师,其实他们又是老师又是朋友,经常在一块儿,一起写文章梁启超也经常到我们家里来,我们也到梁启超家里去蒋百里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请梁启超给他作序,梁启超写了序,写了 5 万字,所以梁启超又倒过来请蒋百里再写序现在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已经又重版了 梁启超曾经回忆,为蒋百里作序,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篇幅几与原书埒天下古今,固无此等序文后来这篇长序以“清代学术概论”为名成书出版,被后人引为佳话但蒋百里毕竟还有一个身份是军人,而 20 世纪初叶的中国,军阀混战,蒋百里也难身免。

      蒋英:五四运动以后的情况就不大好了,军阀混战,弄得中国一片战火硝烟各路军阀都请蒋百里做他们的军事顾问,蒋百里也都接受了,但是都站在打败的一方蒋百里先后以军师职,服务几任军阀最后辅佐的是自己的学生唐生智,无奈军阀混战,胜败难于论断,蒋介石的北伐军开到,唐生智不敌,蒋百里也因战败逃亡蒋英:唐生智大败以后,就逃到日本去了蒋百里在上海,那时候蒋介石抓不到唐生智,就说我们一定要抓蒋百里,因为蒋百里家里有一个无线电台,而唐生智办公室里头有密码但是蒋百里那时候住在上海的法租界,他们不能动手许多人劝蒋百里说:唐生智逃到日本去了,你也可以到国外去蒋百里说:我没有钱,我不去蒋介石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要逮捕蒋百里他派了蒋百里的一个学生叫刘文岛,来劝说老师到杭州去“休息休息”,蒋百里大概也无知,就真的到杭州去休息了他在杭州待了几天,被逮捕到南京去,关到三元巷的军狱里他还算受优待——给他两间土房子,家人可以来看他我母亲天天早上带着孩子去看他,晚上回来他隔两间房是邓演达,邓演达的家属不能进去,他有什么秘密的信,就托蒋百里的夫人给他带蒋百里跟邓演达有的时候晚上也说几句话,但是不久邓演达就不见了蒋百里在监狱里,主要是写书法,他天天写字,有的时候跟孩子们玩,教孩子们打桥牌、下棋,七八岁的小孩不是对手,都教不会,但蒋百里不寂寞,还有孩子陪他。

      蒋百里入狱,震动八方,但头一个跳起来的不是他的学生、部下,而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徐志摩早年间,蒋百里曾和他一起创建新月社,交情莫逆,以至于徐志摩登高一呼,文学青年应者无数,当时流行一句口号:陪百里先生坐牢去 蒋英:父亲跟徐志摩是同乡,徐志摩也是海宁人,徐志摩的父亲跟我父亲的父亲是好朋友,徐志摩尊重蒋百里,蒋百里入狱,他不服,打个铺盖卷,也到监狱去陪蒋百里一宿蒋介石想枪毙蒋百里,但是他不敢,因为他周围保定军校的军官们太多了,怕影响,所以一直拖了三年,最后由他的参谋长说好话,才放出来 1932 年,两蒋言和,但对蒋百里,蒋介石仍然有所忌惮,于是祭出法宝,请百里先生出国考察1933 年,蒋百里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拟就国防计划,以备中日之战1935 年,他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国后,迅即得到蒋介石电令,赴西安汇报考察情况蒋百里登机之时,是 1936 年 12 月 11 日,翌日,西安事变爆发 三 翌晨,曙光未起,闻枪声四起,疑系军队凌晨演习,初未介意俄尔,机关枪声大作,辨为实弹射击然犹以练习打靶,决未料及祸变发于俄顷也未几,枪声由远而近,似在咫尺之间余伏案整理文稿,有一青年排闼而入,询余姓名毕,即曰“请先生至客厅休息” 。

      语未毕,两健卒挟余出蒋英:那时候西安很紧张,蒋百里跟张学良有一定的关系张学良很佩服我父亲,张学良说他:“不做官,没有钱,有学问张学良很信任蒋百里,就请教蒋百里,说蒋介石不见人,也不说话,我没有办法,你想想办法吧 ”蒋百里就觉得那个时候绝对不能打事变第 5 天,也就是 12 月 16 日下午 4 点,蒋百里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请百里先生坐到了床前的沙发上,对他说:“张学良想派一人先往南京商谈,其心目中以你最为适宜,但我未置可否 ”蒋百里赞成派人去南京商谈,他认为“南京和西安之间相持不决,眼下已成僵局”,但是他本人“和党国关系不深,去了于事无补,必须派南京所信任的人前去,才能解决问题” 从蒋介石居所辞出,蒋百里问张学良:“留在西安的军事大员当中,你最恨的是谁?”少帅回答:“我不恨什么人,只有蒋鼎文这个人好出坏主意,我就是看他不顺眼 ”蒋百里于是说:“那么最好派他去 ”张学良被弄糊涂了蒋百里给他解释:“派一个最不喜欢的人前去,就可以表示你绝无伤害其他中央大员之意,也可以表示你对和平解决时局抱有极大的诚意,这样,就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张学良深以为然 蒋英:父亲问张学良:你有多少兵?张学良说:蒋介石有多少兵在这儿呢?蒋百里说:那你兵多,你是居胜,要打的话,你会打胜的。

      但是空中呢?你有多少飞机?张学良说:我一架也没有蒋百里就提醒他:蒋介石有很多飞机,他要来轰炸你所以这个事情,我劝你绝对不要打蒋百里去劝和,作了一些贡献 “西安事变”的历史结局,早已是众所周知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从此掀开新的篇章是年 12 月 27 日,蒋百里和那批“有幸”做了一回“政治俘虏”的南京要员们,一道登上了平安离别西安的飞机刚到上海家中,他马上就电邀好友、著名报人陶菊隐相聚畅谈,向陶菊隐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这意外“撞”进“西安事变”的种种亲身经历不过碍于当时言论的限制,尽管蒋百里所述的内容非常精彩,陶菊隐也只好把它浓缩成短短数百字的《西安归客谈》,披露在了上海的《新闻报》上据说,国民党军政界上层人士有的获知这些“离迷惝恍的内幕新闻”之后,“一致认为蒋百里(在事变当中)做了一篇好文章,促使问题迎刃而解” 蒋英:从西安回来以后,他住在上海,有一辆汽车他说:现在打仗了,我是军人,我也要上战场他开着汽车到南京去,自己报告说:我是军人,我要去打仗,我的汽车不要了,捐给国家 此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但东三省已失,华北危如累卵尽管蒋百里几次向国民政府请示,要求上前线带兵抗日,但都被婉拒。

      于是他再入书斋,1937 年,新作写成,名为《国防论》 在这本书里,蒋百里除了断定中日之间全面战争不可避免,更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字句:“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蒋英:写《国防论》,他不是连续地写,他走到哪儿,《大公报》的记者就跟到哪儿他有什么就写什么,写完了记者就拿走,也不留稿,都是零碎的东西,事后收集起来形成一本书书里有许多论点,建议打持久战,这样子可以切断日本人的补给线,日本人没办法再打下去,中国一定会胜利 四蒋百里在《国防论》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第一,用空间换时间,等待局势扭转;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防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蒋英:蒋百里亲自写信给蒋介石,告诉他怎么打信我看过,他建议在湖南衡山作根据地南京政府很好地安排他,他到处作报告,讲演,写文章发表,说中国一定会打胜,中国是有希望的 1937 年,蒋介石命蒋百里以特使身份,出访意大利和德国宣传,争取援助百里虽不抱希望,但“知其不可而为之” 蒋英:墨索里尼接见了蒋百里蒋百里有一个很好的讲话,说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说是打共产党,其实是来欺负中国人民的,我们希望意大利给我们精神上的支持。

      这是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是让他到德国去,因为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是同盟,但是德国与意大利还不一样,日本听说中国有代表来,早就派人做了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