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总结.doc
28页Page 1 of 28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 页 (共 28 页) 知识改变命运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复习资料(根据题型总结的资料)填空题 1.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1.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1.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1.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1.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1.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2.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商品经济 2.3、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2.4、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2.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2.6、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2.7、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8、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2.9、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10.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商品经济3.1、资本总公式是:G—W—G‘ 3.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4、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3.5、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3.6、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7、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是:资本积累 3.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 3.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3.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4.1、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4.2、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生产阶段 4.3、按照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4.4、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劳动资料 4.5、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4.6、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7、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必然:优先增长 4.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4.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5.1、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5.2、资本家计算其生产商品的成本是:以耗费的资本来计算的 5.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成本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是:剩余价值 5.4、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利润率 5.5、部门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是:部门之间利润的平均化。
5.6、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全社会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过程 5.7、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5.8、形成生产价格的前提是:平均利润的形成 5.9、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利润6.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独立执行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职能的资本是:商业资本 6.2、商业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限度 6.3、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6.4、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 6.5、资本主义银行的信用业务包括: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6.6、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6.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6.8、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构成:绝对地租 6.9、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Page 2 of 28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 页 (共 28 页) 知识改变命运7.1、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然地:走向垄断。
7.2、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7.3、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 7.4、在垄断阶段垄断银行资本的新作用是: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7.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统治者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7.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结合 7.7、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和广泛发展 7.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7.9、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调控的主要方式是:间接调控8.1、垄断资本国际化和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实质是: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8.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8.3、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8.4、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从商业资本国际化到借贷资本国际化再到产业资本国际化 8.5、新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打着援助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 8.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有利益一致之处,又有矛盾和争夺。
8.7、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 8.8、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争取和平与发展9.1、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停滞两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垄断 9.2、垄断资本依靠其垄断地位和实力使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了 9.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延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 9.4、食利国是指:依靠资本输出进行剥削和掠夺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9.5、私人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出现: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9.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9.7、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和维持政治统治的手段是:暴力镇压群众和推行改良主义 9.8、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垄断资产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0.1、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0.2、资本主义既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又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这是指: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现代工人阶级。
10.3、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10.4、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0.5、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10.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方式是:按劳分配10.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10.8、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于不同部门实际上就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10.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二、选择题2.9.市场经济是 (ACDE)A.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写 B.生产者之间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从微观方面优化资源配置 E.在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阶段出现的2.10.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各自配置社会资源的领域是(AD)A.市场经济从微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B.市场经济从宏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C.计划经济从微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D.计划经济从宏观方面配置社会资源 E.计划经济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配置社会资源2.11.统一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ABC)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保障机制 E.就业机制3.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ABD) Page 3 of 28 学习提升能力 第 3 页 (共 28 页) 知识改变命运A.自行增殖的价值 B.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一定的物品 D.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 E.一定数量的货币3.2.剩余价值(ABE)A.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B.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C.是由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 D.体现着商品经济的一般经济关系 E.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3.3.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资本划分为(BD)A.固定资本 B.不变资本 C.流动资本 D.可变资本 E.流通资本3.4.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BD)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降低雇佣工人工资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E.提高工人劳动强度3.5.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是(BD)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延长工作日 C.改进生产技术 D.提高劳动强度 E.缩短必要劳动时间3.6.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是(CE)A.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增加供给以满足消费需求 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D.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E.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3.7.相对过剩人口(BCD)A.产生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 B.产生的原因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C.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D.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E.是相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