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doc
9页吉林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初中阶段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相互独立,互不隶属,但氧化还原反应却与其中多种反应存在相互关联已知,存在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则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的是A.B.C.D.2 . 页岩气是新能源领域的新星,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关于甲烷(CH4)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是由碳和氢气组成的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D.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分子构成3 .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4 .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若家中燃气泄漏,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5 . 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B.溶解在天然水中氧气和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百分含量相同C.天然水中溶解的氧气极少,所以在湖泊中养鱼要采取增氧措施D.氧气和氮气相比较,氧气比氮气更易溶解于水6 .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B.人的呼吸C.水的沸腾D.石蜡熔化7 .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8 . 下列关于H2O2、H2O、H2等三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2个氢原子B.都含有氢元素C.都含有氢分子D.都含有氢气9 . 对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O2:表示三个氧分子B.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C.: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D.3H:表示三个氢原子10 .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黑火药B.冶炼金属C.粮食酿酒D.磨制石斧11 . 根据”题5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盐酸有挥发性B.HCl分子在运动C.Y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Y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12 .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扇子扇煤炉火D.稍稍烤焦13 . 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二氧化碳D.填充稀有气体14 .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金刚石B.空气C.熟石灰D.二氧化锰二、填空题15 . 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 ;(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 16 . 化学基础与常识(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2)“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开发绿色能源B多植树造林C焚烧植物秸秆D减少煤的燃烧(3)铁酸钠(NaFe0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杀菌消毒的作用,请将下列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4)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止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①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流程实现了变废为宝可以得到的产品是_______________17 .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方框内还应补充的粒子及数目是_________.A一个B两个C一个D两个(2)两种生成物分子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18 . 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1)地壳中所含的最多非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合的化学式为_____;(2)硫酸根离子______;(3)2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正二价_______;(5)2个氮原子______三、实验题19 . 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八年级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水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而不同的作用,请回答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A装置中水的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B装置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C装置中水的作用________。
2)A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C中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0 . 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探究 CO2能否与NaOH反应的有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向两个充满等体积 CO2的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 NaOH溶液和 H2O, 通过 U形管内液面左端上升右端下降证明 CO2确实能与 NaOH发生反应写出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 A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21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必须在A试管口加_____。
3)若用G装置盛满水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用装置D收集氧气,如何验满:_____,集气瓶应该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子上4)实验室要做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用装置_____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细铁丝在H装置中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5)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_____6)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甲烷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理由是_____收集装置可以选用E,据此推断甲烷的的密度比空气_____四、简答题22 .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与玻璃管①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_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写出用D的发生装置制备一种气体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五、推断题23 . 甲、乙、丙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是含钙的化合物,其名称是________2)乙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和丙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4)写出丙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六、科学探究题24 .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 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 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______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产生白烟,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观察到______七、计算题25 . 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图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此问必须要有计算过程)第 1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