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集体合同的类型.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Wo****W
  • 文档编号:207556101
  • 上传时间:2021-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集体合同的类型篇一:集体合同的类型1集体合同的类型1、按主体和适用范围(企业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区域集体合同、国家集体合同)2、按合同内容(一揽子合同、专门合同)3、按签订的程序(自由合同和强制合同)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补充保险和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集体合同期限、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双方认为应该协商的其他内容 集体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调整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调整雇主或其组织同工人之间的关系 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3诚实诚信,公平合作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1集体协商,拟定集体合同草案2讨论并通过集体合同草案3签署集体合同与审查备案4公布 集体合同的变更:是指集体合同生效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双方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内容进行修改的法律行为。

      集体合同的解除是指集体合同生效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签订集体合同的双方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前终止合同的行为可以变更或解除集体、专项合同的的情形:1、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2、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3、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的终止: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合同所确立的法律关系的消灭 第七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按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作而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所有休息时间之和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息休假法律限制调整的重要意义: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3、协商劳动报酬分配和促进就业 工作时间的种类:1、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2、非标准工作时间(1、缩短工作时间2、不定时工作时间3、综合计算工作时间4、计件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的种类:1、1个工作日内的休息休假2、连续2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3、公休日4、法定节假日5探亲假6、年休假7、婚丧假8、女职工的产假。

      不受法律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限制的情形:1发生自燃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1、在法定节假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2、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3、为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的,4、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第八章 工资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 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即工资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工资的特点:1、工资是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取得的劳动报酬2、工资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向本单位的劳动者支付3、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4、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收入:是指用人单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货币和实务报酬。

      工资分配基本原则:1、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2、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原则3、宏观调控原则4、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原则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促使企业的工资微观分配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协调,引导企业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工资分配 工作指导线的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两低下”原则2、实行协商原则,以劳动行政部门为主会商政府有关部分、工会、企业协会等组织共同制定,3、结合地区、行业、企业特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调控的原则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 价位制度主要内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工资关系,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 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有利于政府劳动工资管理部门转变职能,能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合理工资分配、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平、提高劳动者求职的成功率和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整体效率;有利于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机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 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最低工资确定和调整的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保障:1、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2、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3、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4、按期支付工资;5、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保障的监察:1、用人单位应当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工资支付制度 2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3、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支付赔偿金 第九章 职业安全卫生 劳动保护是指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状况,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项法律规范 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作用:1、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用人单位的义务:1、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2、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3、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4、对从事有职业危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5、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劳动者缴纳保险费; 用人单位的权利:1、有权依法制定内部劳动安全卫生规则或纪律,并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2、有权对企业内部的职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定的执行实施监督检查,纠正规章操作行为;3、有权对违反职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并造成事故的劳动者给予纪律处罚 劳动者的权利:1、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2、知情权;3、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4、拒绝执行的权利;5、获得工商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1、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3、报告义务 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1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之前,依法对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能力、资格以及其他安全卫生因素进行审查、评价并确认资格或条件的制度。

      对企业安全卫生生产资格的认证:1、煤矿企业安全认证2、建筑企业安全认证3、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企业安全认证4、职业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资格认证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发生了职业安全卫生事故后,对事故进行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的法律制度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第十章 职业规则 职业规则:又称工作规则,是指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要求本单位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同遵守的劳动行为规则其特征:1、职业规则是由用人单位一方制定的;2、职业规则是用人单位一方制定的;3、职业规则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其作用:1、职业规则有利于保证生产和经营的安全有效2、职业规划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用人单位的任意行事 职业道德是指劳动者在进行某种职业或行业的劳动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规则与职业道德的联系:1、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都是劳动者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2、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都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3、虽然违反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都要承担某些消极后果,但职业规则与职业道德都不属于法律规范职业规则与职业道德的区别:1、行为规范的层次不同,道德是行为规范;2、产生途径不同,职业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职业道德则产生于人们对特定职业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

      表现形式不同,职业规则一般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4、适用范围不同,职业规则只适用于本单位劳动者实现手段不同,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遵守本单位的职业规则,职业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等,还靠人们内心的自制力完成 奖励的形式:记功、记大功、晋级、通令嘉奖、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等 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第十一章 工会法律保障 工会的性质:阶级性、群众性和自愿性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在:1、工会的唯一性和独立性2、工会具有法人资格 工会两方面考察:1、工会的合法性2、工会的独立性 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的权利:1、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2、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3、帮助、指导签订劳动合同和签订合同的权利;4、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5、交涉和协商的权利;6监督和调查的权利;7、参与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 工会的义务主要表现:1、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2、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3、会同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组合字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4、根据政府委托,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及工会与用人单位及其组织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劳动争议的特征:1、劳动争议时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2、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或其组织,一方为劳动者或其组织,及工会3、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环绕劳动义务劳动争议的类型:按争议标的性质分为1、权利争议:是指因为劳动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争议;2、利益争议:也称确定权利的争议,是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而发生的争议按劳动争议主体划分:1、个别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2、集体争议:是指劳动者组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范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职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1、着重号调节,及时处理2、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劳动争议协商、劳动争议调节、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