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形体官窍.docx

37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92290930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34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形体官窍形体官窍的状态,精确地反映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安康状况,犹枝叶之与根本所以,从形体官窍外部表征的特别变化,可以把握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盛衰,从而测知病变之所在而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一、形体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构造,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亲密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一)脉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1.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

      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亲密的联系,心与脉在构造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亲密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2.生理功能(1)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肯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汲取,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供应充分的养分假如脉中气血数量削减,养分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缺乏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特别,运行缓慢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2)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亲密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淌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亲密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是全身信息的反映人体气血之多寡,脏腑功能之盛衰,均可通过脉象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切脉来推断病理变化,可以诊断疾病3.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脉:脉为血液运行的通道,它能约束和促进血液沿着肯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脉为血之府,血液通过脉能将养分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局部所以,脉间接地起着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的作用心主脉的机制有二:一是由于心与脉在构造上直接相连,息息相通,即“心之合脉也”之意二是脉中的血液循环往复,运行不息,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因此,心不仅主血,而且也主脉全身的血和脉均由心所主,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故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所以,心的功能正常,则血脉流畅;心的功能特别,则血行障碍如心气缺乏,煽动乏力,则脉象虚弱;心气缺乏,血脉不充,则脉来细小;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紫绀,胁下痞块,脉律不整2)肺、肝、脾与脉:肺朝百脉;肝主藏血,调整血量,防止出血;脾主统血,使血液不溢于脉外所以,脉的生理功能与肺、肝、脾等亦有亲密关系。

      若肺、脾、肝的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脉络损伤,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而形成出血、血瘀之候二)皮皮,皮肤的简称皮毛是皮肤和附着于皮肤的毫毛的合称,包括皮肤、汗孔和毫毛等组织皮肤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整呼吸和抵挡外邪等功能在五体中所说的皮,实指皮毛而言一般习惯上经常皮与皮毛混称1.解剖形态:皮肤是掩盖在人体外表,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局部皮肤的纹理及皮肤与肌肉间隙处的结缔组织称之为皮腠,为腠理的组成局部在中医文献上,有时又称皮肤为“腠”皮肤为一身之表,具有护卫机体、抵挡外邪、调整津液代谢、调整体温,以及呼吸、感觉等功能2.生理功能(1)护卫机体:皮肤是体表防备外邪的屏障卫气行于皮毛,助皮肤以爱护机体,使皮肤发挥抵挡外邪的屏障作用若卫气虚弱,皮肤疏缓,皮腠开,则外邪易于侵袭而致病故曰:“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人,人则抵深”(《灵枢·百病始生》)2)调整津液代谢:汗为津液所化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汗主要通过皮肤的汗孔(玄府、气门)而排泄,以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卫气功能之强弱,皮肤腠理的疏密,汗孔之开合,可影响汗液的排泄,从而影响机体的津液代谢。

      如汗出过多必损伤津液,轻则伤津,甚则伤阴、脱津所谓“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灵枢·决气》)3)调整体温:脏腑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少火,是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少火达于皮肤,使皮肤温柔,保持肯定的温度汗孔(又称鬼门、气门)是阳气藏泄的门户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的作用皮肤通过排泄汗液,以调整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恒定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汗出无太过不及,则体温无凹凸之害,更无寒热之苦阳热过盛则皮肤疏松,汗孔开张,增加汗出以泻热;阴寒太盛则皮腠致密,玄府闭塞,以削减阳气之丧失所以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4)调整呼吸:肺为呼吸之橐箭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有呼吸吐纳之功,故又称汗孔为玄府凡人之气,由口鼻呼吸出入者,其大孔也;其实周身八万四千毛孔,亦莫不从而嘘嗡(呼吸吐纳之意——注)(《读医随笔·论喘》)遍身毛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存存斋医话稿》)3.与脏腑的关系:肺主皮毛肺与皮肤、汗腺、毫毛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

      肺主气,肺气宣发,使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温养皮毛皮毛具有抵挡外邪侵袭的屏障作用皮毛的养分,虽然与脾胃的运化有关,但必需赖肺气的宣发,才能使精微津液达于体表故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五脏生成》)若肺气虚弱,其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挡外邪侵袭的力量低下而易于感冒,或消失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由于肺与皮毛相合,外邪侵袭皮毛,腠理闭塞,卫气郁滞的同时也经常影响及肺,导致肺气不宣;而外邪袭肺,肺气失宣时,也同样能引起腠理闭塞,卫气郁滞等病变其二,皮毛汗孔的开合与肺司呼吸相关肺司呼吸,而皮毛上汗孔的开合,有散气或闭气以调整体温,协作呼吸运动的作用在中医学中汗孔又称“气门”(玄府、鬼门),故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素问·水热穴论》)汗孔不仅排泄由津液所化之汗液,实际上也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展着体内外气体的交换所以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因此,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自汗出而呼吸微弱;外邪袭表,毛窍闭塞,又常见无汗而呼吸气喘的病症三)肉肉,肌肉的简称,泛指解剖学的肌肉、脂肪和皮下组织肌肉又称肌、分肉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界限清楚,故称。

      肌肉具有主司全身运动之功1.解剖形态:肉,肌肉的纹理称为肌腠,又称肉腠、分理人体肌肉较丰厚处称之为胭或肉胭,“胭,肉之聚也”(《类经·脏象类》)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称为溪谷,为体内气血会聚之所,亦是经气所在之处大的缝隙处称谷,小的凹陷处称溪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素问·气穴论》)肌肉与皮肤统称为肌肤,肌肉与皮肤之间的部位称为肌皮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为肉节2.生理功能(1)主司运动:人体各种形式的运动,均需肌肉、筋膜和骨节的协调合作,但主要靠肌肉的舒缩活动来完成肌肉收缩弛张,始能动作故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紧固,血脉盛满,故好步”(《灵枢·天年》)2)爱护脏器:“肉为墙”(《灵枢·经脉》)墙,障壁之谓,房屋或园场四周的障壁称之为墙墙具有屏障作用肉为墙”,意即肌肉起着屏障作用肌肉既可爱护内在脏器,缓冲外力的损伤,又可抗拒外邪的侵袭如“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灵枢·五变》)3.与脏腑的关系脾主肌肉:肌肉的养分来自脾所汲取转输的水谷精微脾主肌肉,是由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所打算的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养分养分充分则肌肉兴旺饱满因此,人体肌肉壮实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故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中藏经》),“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如脾气虚弱,养分亏乏,必致肌肉瘦削,脆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四肢,又称四末,是肌肉比拟集中的部位,“四肢为脾之外候”(《体仁汇编》)所谓“脾主四肢”,是说人体的四肢,需要脾气输送养分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脾气健运,养分充分,则四肢轻劲,敏捷有力;脾失健运,养分缺乏,则四肢倦怠乏力,甚或痿弱不用在临床上,中医学有“治痿独取阳明”(《素问·痿论》)之说,意即调理脾胃是治疗瘘证的重要方法之一四)筋筋,在五体中指肌腱和韧带筋性坚韧刚毅,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爱护作用:在经络学说中,筋为经筋之简称1.解剖形态:筋是联结肌肉、骨和关节的一种坚韧刚毅的组织,为大筋、小筋、筋膜的统称附于骨节者为筋,筋之较粗大者为大筋,较细小者为小筋,包于肌腱外者称为筋膜诸筋会聚所成的大筋又称宗筋宗筋缓和,发为筋痿”(《素问·痿论》)。

      宗筋的另一含义特指yin茎,宗筋聚于前阴,故常以宗筋代指yin茎或睾丸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故称“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2.生理功能(1)连结骨节: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诸筋从骨……连续缠固,手所以能摄,足所以能步,凡厥运动,罔不服从”《圣济总录·伤折门》筋连结骨节肌肉,不仅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而且还有爱护和帮助肌肉活动的作用故曰:“筋者,周布四肢百节,联络而束缚之”(《风劳臌膈四大证治》)2)帮助运动: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局部组成的筋附着于骨节间,起到了骨连结的作用,维持着肢体关节的屈伸转侧,运动自如肢体关节的运动,除肌肉的舒缩外,筋在肌肉、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故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痿论》),“机关纵缓,筋脉不收,故四肢不用也”(《圣济总录·诸风门》)3.与脏腑的关系(1)肝主筋:“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分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敏捷,肝血虚衰则筋力疲乏,屈伸困难肝体阴而用阳,故筋的功能与肝阴肝血的关系尤为亲密。

      所谓“筋属肝木,得血以养之,则和柔而不拘急”(《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肝血充盛,使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维持其坚韧刚毅之性,肢体关节才能运动敏捷,强健有力若肝的阴血亏损,不能供应筋和筋膜以充分的养分,则筋的活动力量就会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