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doc
2页1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处理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少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少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少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 那么怎样引导孩子画画呢? 一、以言语引导孩子画画 当孩子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例如:孩子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带孩子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孩子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做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 “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 若要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画作内容,则可和孩子共同讨论分享,掌握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原则,对孩子做言语上的刺激以画烤肉为例,问孩子:“你和谁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边?”“是早上、傍晚,还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们还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饮料?唱歌?打球?” 二、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
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孩子要透过亲身的体验,才2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老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让父母纳闷的画了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三、提供能引起共鸣的图画书 借助图画书引导孩子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像四至六岁孩子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各国民间故事,或近代创作中的《好饿的毛毛虫》、 《下雨了、 《变色岛》等书,都是扩展孩子认知经验及刺激想象力的好作品 再者,图画书的故事结构最好有三、四段不同的情况或高潮,且要易于描绘,孩子作画时才能得心应手,甚而将几个高潮加以整合,选择一段表现在画中 四、善用琅琅上口的儿歌 除了图画书,还可以善用“儿歌”这个好帮手像“花儿卖香水”:小花蕾,打开门,卖香水小蝴蝶,飞飞飞,买香水,这朵看一看,那朵闻一闻 这首儿歌,曲调轻快,将花与蝶拟人化,花儿、蝶儿有笑脸,花儿头发飘飘飘,粉色鲜色香四溢!内容易于理解与联想,且符合“图式期”孩子万物皆有灵的想法。
像这样简单的题材,搭配创意的联想,就能帮助孩子创造生动的画面以儿歌引导孩子时,最好能亲子共同带动唱,使孩子在愉悦的情境、深刻的动作体验下,领略歌词中的含义若孩子的作品内容稍嫌空洞,父母还可就歌词中提到的事物、景物、人物,以言语引导孩子大胆将内容做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出不同的情况 五、陪伴孩子进入童话世界 作画的题材不难寻,只要有敏锐的感知心;作画的方式不难,只要勇于尝试与创新当孩子发现新颖的、属于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现方式时,他的画就有了生命大人3千万不可画给孩子看,或要求孩子临摹,这些都会逐渐抹杀孩子对事物统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现内容的独创性 六、给父母的 10 个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 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 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 画画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画画可以锻炼孩子小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培养孩子善于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特征的好方法,也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因此,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