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重点预习43.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06562979
  • 上传时间:2024-0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 及相关法律知识》重点预习(43)作者:日期: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精讲班第 43讲讲义第八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五章安全生产相关行政法规第八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大纲要求:第八节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一、 了解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责任主体;二、 掌握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事故种类;三、 熟悉特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四、 了解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本讲大纲变化情况:无变化本讲要点1、 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必要性2、 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主体、事故种类、事故标准3、 法律责任内容讲解2001年4月21日朱镕基总理签发第 302号国务院令发布《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下称《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行政法规这部行政法规的核心,是建立了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法律制度一、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一)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是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首要条件。

      安全第一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由于各级政府加强监督管理,近些年来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事 故死亡人数明显减少,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 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损害了改革开放的形象,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法律制度从 2000年江西萍乡、广东江门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到贵州木城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从四川合江沉船事故, 到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事故,都暴露出有关人民政府及其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存在着严重的权责分离、 有权无责的问题一些负责行政审批许可的部门争权夺利, 有的有权无责,有的责任不明, 其结果是对应当依法审批或者取缔的不予审批或者取缔, 而不应当审批的却予以审批 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有法不执在追究事故的行政领导责任时,负责审批的政府领 导人或者部门负责人逃之天天,逍遥法外因此,必须依法严究执法审批者的行政责任不明确他们的行 政责任,就不能从根本上铲除官僚主义,以及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麻木不仁、领导不力、玩忽职守、失职 渎职、草菅人命以致腐败等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遏制住特大事故, 有必要依法建立健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各级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 明确追究行政责任的范围、 责任的划分和责任追究的实施等规定《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二)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重大意义(二)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重大意义《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的出台,对于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特 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 意义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有助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有助于消除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熟视无睹, 麻木不仁有的要钱不要命,要权不要责,热衷于审批收费出了事故,就官官相护,推卸责任,无人承担行政责任一个 地方和一个行业的安全状况好坏, 关键在于政府及有关部门是否真正重视, 切实加强领导 从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说,没有明确的、具体的、严格的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就不能引起政府领导人和有关 部门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就不能建立安全管理行政责任的规范机制, 就不能实现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

      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切中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要害 《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行政责任法律化,目的在于促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 作,遏制特大事故发生凡是因渎职失职、玩忽职守引发特大事故的, 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行政首长必将依法受到追究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有助于明确安全管理行政责任,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 《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领导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因失职、 渎职造成特大安全事故所应当承担的具体行政责任, 轻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从立法上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首长是安全第一责任者,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为己任, 时刻不忘安全生产工作, 身体力行,尽职尽责,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有助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工作,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负责安全生产行政审批事项 (核准、批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等 )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及其负责人,违法进行行政审批,牟取私利,致使许多 企业不符合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违法违章生产经营,造成特大安全事故。

      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将行政审批职权和行政责任联系起来, 其目的是为了明确、 督促行政审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 对于那些以权谋私、玩忽职守者,必将绳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审批机构及其审批人员牢固树立法制 观念,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安全工作的事前监督, 严格企业的安全条件, 同时杜绝和惩治行政审批工作中的徇私舞弊行为,有利于加强行政审批机关和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有助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现行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 难度最大的就是难以界定和追究各级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首长的行政责任 而行政责任的责任人及其应负的行政责任不能确定,就造成事故调查处理一拖再拖, 久拖不决,决而不行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为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扫清了障碍,有利于落实和追究行政责任,总结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有助于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是害全生产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虽有追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的规定, 但原则性较强并且难以操作,尤其是没有追究政府领导人和蒜门负责人行政责任的明确规定。

      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填补了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一项空白, 实现了从事故责任人责任追究的一般规定到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责任人责任追究的特别规定的重要突破, 加快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进程 《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通过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将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行政首长的安全管理领导; 任法律化、制度化,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重他们的安全责任感•以加强领导,扭转安全 工作的被动局面《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的立法原则主要有两个: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最宝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保障人民群众在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牛活审的人身安全, 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关键在人安全牛产的首要保护对象是人,而影响安全生产、造成特大事故的 主要因素也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生产的实质就是保障人的安全 建立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县人,既要保护劳动者,又要制约管理者当然,追究行政责任是一种手段,以此告诫、 警示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 在安全生产问题上不可有半点懈怠, 必须全力抓紧抓好,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持社会的稳定,这也是改革开放大局的基本要求。

      二是权责一致、责罚相当的原则 确定和划分负有失职、渎职行为或者领导责任的前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其职权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即权力大责任就大,权力小责任就小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行政责任,发生特大安全事 故,就要追究其行政责任确定给予责任人何种行政钋分必须体现责罚相当的原则,即责任大的应 受的惩罚较重,责任小的应受的惩罚较轻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责任主体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行政责任的责任主体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有行政责任的有关 责任人《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确定的有关行政责任人, 包括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负责安全事项行政审批和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 机构正职负责人,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 发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比照上述人员追究行政责任对中小学校违法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的, 要按学校隶属关系追究县、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同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校长的行政责 任。

      三、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事故种类《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确定的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范围为下列 7类事故:(1) 特大火灾事故2) 特大交通安全事故3) 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4) 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5) 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6)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7) 其他特大安全事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