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制剂管理课件.ppt
35页第五章 医院制剂管理第一节 医院制剂配制与管理v医院制剂:指为满足本单位临床、教研及教学需要,或为补充市场药品供应短缺,以国家或地方药品(药材)标准收载的药品或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配制工艺制成的药物制剂v配制医院制剂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v设施要求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医院制剂的目的v配置目的:v1.为满足本单位临床需要v2.为满足科研及教学的需要v3.补充市场药品供应短缺不足的现象v配制要求:v1.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其他地方标准的质量管理要求v2.必须要有保证药品质量的房屋和设备,并保证洁净v3.必须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详细的配方、原材料来源选择及存储保管、物料及成品的质量检查,工艺流程、相关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制剂管理记录等相关文件v4.配制规程和标准操作不得任意更改v5.根据制剂配制的规程选用工艺用水v6.经过批准可以配制的制剂,应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标准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或变动v7.配制中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要用要求v8.配制人员应有健全档案,并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制剂配制工作;出入工作洁净区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并按工艺要求配制相应的工作服、帽、口罩、鞋等。
普通制剂v常用的普通制剂:v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等v液体制剂:口服液、合剂、混悬剂、酊剂等制备的工艺流程:前处理→粉碎→过筛→制粒→混合v散剂: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v可分为:单散剂、复方散剂;内服散、外用散;分剂量散、不分剂量散等v制备工艺流程: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v过筛的要求:一般散应通过6号筛、儿科或外用散应通过7号筛,眼科用应通过9号筛v混合要求:混合方法:研磨混合、搅拌混合、过筛混合,采用“等量递加”原则进行v散剂常用的包装材料:朔料袋、玻璃瓶、纸盒等v胶囊剂: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胶囊或有弹性的软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v制备工艺流程:空胶囊的选择、填充物的制备、填充、封口v硬胶囊的制备:v空胶囊的型号:000号、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填充量在50mg~1g之间v填充物料的制备:制成适宜的固体颗粒、结晶、小片等v填充:填充场所要求必须符合GMP,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35%~45%v封口:锁口型胶囊主要体帽咬合即可非锁口胶囊需用明胶或其他胶液进行封口,或用超声波封口v软胶囊制备v方法:压制法(有缝胶丸)、滴制法(无缝胶丸)。
v压制法:将明胶、甘油、水混合溶解,制成胶皮,再将药物放置与两块胶皮之间,用模具压制而成v滴制法:使药液、胶液从滴丸机的双层喷头喷出,明胶将药液包裹后,滴入另一种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依靠表面张力,冷却后可形成球体样v颗粒剂:指将药物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的颗粒状制剂v制备工艺流程:原材料混合→制备软才→制粒→干燥→整粒→包衣→包装v片剂:指把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均后采用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v可分为:口服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剂、植入片v制备方法:干法制粒压片、湿法制粒压片、一步制粒压片v湿法制粒压片流程:物料前处理→制备软才→制湿颗粒→干燥湿颗粒→整粒与总混合→压片→包衣→包装v制备过程需注意的问题:1.辅料的选择;2.出现裂片时的原因:干颗粒干燥过度、失水较多、压力过大等;3.出现松片的原因:干颗粒细分含量较多、干颗粒失水过多,药物可压性差、压力过小或冲头长短不齐;4.黏冲的原因:药物的吸湿性,干颗粒的含水量,冲模表面粗糙、锈蚀刻字太深等v外用软膏制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v可分为:溶液型、混选型、乳剂型v制成方法:研和法、熔和法及乳化法。
v制备工艺流程:药物、基质处理→配置→质检→灌装→封口→包装v眼膏剂:为无菌外用制剂v栓剂:制成形状供人体腔道用的外用制剂;根据药用分为:肛门栓和阴道栓灭菌制剂v灭菌制剂:指采用某一种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v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v灭菌制剂包括:注射用制剂,如注射剂输液、注射粉末等;眼用制剂,如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和凝胶剂等;植入型制剂,如植入片;创面用制剂,如溃疡、烧伤及外伤溶液、软膏剂和气雾剂等;手术用制剂,如止血海绵剂和骨蜡v常用的灭菌方法v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滤过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v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试剂灭菌法v注射剂: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的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v制备工艺流程v容器:前处理→清洗→干燥灭菌→冷却v原材料:原料→配液→醋滤→精滤→灌装→封口→灭菌→灯检→印字包装v工艺用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注射用水v注射剂各工艺的洁净度的要求P52表5--1v滴眼剂:指将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液。
v可分为: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和一般滴眼剂v外伤和手术用的滴眼剂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仅供一次性使用,不得添加抑菌剂和缓冲剂v一般滴眼剂:可添加抑菌剂,全过程不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中药制剂v中药制剂分为: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外用制剂v1.中药液体制剂:口服液、汤(合)剂、糖浆剂、膏剂、酒剂v制备的工艺有:煎煮、回流、渗漉、蒸馏、浓缩v2.中药固体制剂:丸剂、颗粒剂滴丸等v工艺:药材的预处理、粉碎、过筛、提取、制粒、压片(制丸)、包衣、质检、包装第二节 医院制剂质量管理v药剂部门应设制剂室、药检室和质量管理组织v制剂室要有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和工艺操作流程,审核及检查各项操作记录、操作规程执行情况v药检室负责人的职责:制定和监督药检室人员的职责,物料、中间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留样制度,检验用设备、滴定液、培养基及实验动物的管理办法和执行情况v质量监督组织负责制剂配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v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的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配置质量管理规范》v凡被《中国药典》、《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及相关地方标准收载的制剂,其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均按照其标准执行。
v由本单位自行设计,供临床应用,行之有效的自制制剂品种,由质检科人员参照相关标准制定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医院制剂的一般检查v检查的项目:制剂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v性状:包括制剂的外形、颜色、标记等v鉴别:制剂的一些物理常数v检查:以《中国药典》的凡例和附录中的制剂通则为标准,检查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杂质限量检查、脆碎度、异常毒性、残留溶剂等v含量测定: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医院制剂的依法检查v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除一般检查的项目外,还需依法检查的有:溶解度、熔点、旋光度、吸收系数、凝点、馏程、释放度、相对密度、折光率、黏度、碘值、酸值、皂化值、羟值、pH、水分、干燥失重、重金属、炽灼残渣、砷盐、氯化物、硫酸盐、溶液澄清度与色泽、崩解时限、热原、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升压、降压物质、不溶性微粒、装量差异、融变时限等医院药检室常用设备及使用技术v常用设备:分析天平、光学显微镜、电阻炉、酸度计、折光计、片剂崩解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红外分光光度仪等使用技术v一、分析天平:感量一般为0.1mg或0.01mgv使用要求:v1.用台式天平粗称物质的量,genuine称量物质的量及精密度要求,选用适宜的天平,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天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v2.开启天平侧门3分钟左右,使天平内外温、湿度趋于一致,降低天平的变动性v3.关闭两侧侧门,启动天平,调零v4.去防备称量物质以及砝码时,应戴手套或是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接触v5.将被称量物质、砝码应分别放置载物盘、砝码盘的正中央(过热、过冷、腐蚀性物质等不能直接放置在天平内称量)v6.观察光屏的法线或天平指针的摆动,若光屏右移,说明砝码太重,反之,砝码太轻,应立即关闭天平,根据光屏法线或天平指针摆动,加减砝码至天平平衡为止v7.根据砝码或法线读取称量数据v8.称量完毕,关闭天平取出被称量物质,砝码归位,并作好相关记录v二、片剂崩解仪v1.使用前准备:检查电源、线路等设施是否正常v2.在水箱中加入35℃左右的水至水箱上口约6cm,再依次盖好上盖,装好烧杯、支杆以及吊篮,并调整至适当位置v3.在烧杯中放入35℃左右的检验溶液,放入温度计,再将加热器、热敏电阻插头插入插座,开启电源,打开加热开关,加热至恒温指示灯亮为止,进入恒温状态v4.取药片分别置于12支玻璃管中,其中6支加入挡板按钮开始工作,持续观察现象,以便准确记录崩解时限v5.使用完毕,将仪器清洗干净,整理归位,并作好登记v三、光学显微镜v1.光学显微镜的正确安装顺序:目镜→物镜→聚光镜→反射镜v2.安装3个以上物镜,应按照低倍→高倍→油镜的顺时针方向安装。
v3.使用前,应进行光轴矫正使目镜、物镜光器的主光轴和可变光栏的中心点重合在一条直线上v4.使用时,应使用显微镜的专用光源,避免使用直射光或直接将白炽灯作做源v5.转换物镜时,应用手指转动转换器的转动盘,或滚花外圈v四、酸度计v1.每次使用前,应注意查看电源、线路连接等情况v2.每次使用前后,均应用蒸馏水充分洗净电极,并用干滤纸吸尽水分玻璃电极不可沾有油污,如有油污,可以用浸有酒精的棉签擦拭v3.对于pH大于9的溶液的测定,应用高碱玻璃电极,或选择相对应的量程后再进行测定v4.将电极放入被测溶液中,轻摇测试杯,使溶液均匀v5.被测溶液温度与标准缓冲液相同,否则需要调节“温度补偿器”至被测液温度v6.指针在打开开关后,应指在pH7的位置,否则需要调节零点调节器至pH7v7.打开度数开关,指针所指即为被测溶液的pH值、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即可v8.测量完毕,关闭读数开关,冲洗电极v五、折光计v1.每次测定前,应用溶液剂做空白校正零点v2.注意测定温度调节在规定温度v3.使用擦镜纸擦拭测定管两端窗口,避免磨损v六、紫外分光光度计v1.使用前、注意选择适当的比色皿(玻璃比色皿只用于350nm以上波长测定,石英比色皿可用于200nm以上波长测定)。
v2.测定时保证比色皿清洁,溶液内不得有微小气泡v3.为了保证测定值准确度,应每测定一次,就重新校正一次v七、红外分光光度计v1.固体样品需要经过压片法或糊剂法方处理可进行测定v2.注意样品池中样品的厚度要符合仪器要求第三节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vPIVA:指在符合GMP标准的情况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v主要包括:抗生素药物配置、全静脉营养药物配置、细胞毒性药物配置等v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设施与GMP要求相同v意义:PIVA的建立可以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静脉用药的无菌性,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降低给药错误,实现医院药学提供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