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章 第2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
5页第2章第2节探索生命的方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我国明代著名保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2.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3. 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边观察边记录,分类记全各项信息B. 将自己喜欢的花草釆回家种植C.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记录,不喜欢的就不记录D. —边旅游,一边看,不认识的才好好观察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 “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组别ABC蚕卵数(个)10001000800培养温度(C)16C20C30C培养)显度(%)75%75%75%孵化岀幼蚕 所需时间(天)1098孵化率(%)90%98%68%A.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B.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C.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CD.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5.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B.所有条件均不能相同C.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同D.所有条件均相同6.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所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7. 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错误的做法是()A. 进行实地调查,不需要做记录B.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C. 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D. 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而应当如何做8. 通过学习生物,我们提高了能力,获得了知识,如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是()A.控制变量 B.设置对照 C.减少误差 D.以上三项都是9. 在“测量花生种子的热价”实验时,每次测得的数据都不相同,你认为他们的数据 应取A.第一次 B.最后一次C.最高一次 D.各次数据的平均值10. 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抨插条生根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对照实验,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A.低温、室温 B.高温、室温C.咼温、低温 D.咼温、室温、低温11. 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用同一品种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做重复实验,三次测定的数据分别是6230焦、6250焦、6225焦,则该花生种子所含能量为A. 6225 焦B. 6235 焦C. 6230 焦D. 6250 焦12•下列对教材中“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B. 实验目的是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 该实验能够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D.将实验动物换成“水蚤”,一样能达到实验目的13. 下列实验中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甲丁A.甲: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 B.乙: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C.丙: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D. 丁: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二、连线题14. 小明在看到一群蚂蚁搬运食物后,进行了科学探究,想知道蚂蚁喜爱的食物。
将小 明的操作步骤和相应的探究步骤用直线连接起來①小明对蚂蚁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现象产生疑问A.得出实验结论②然后根据经验结合观察情况提出观点B.完成实验③接下來根据自己的观点设计实验的过程C.讨论、交流④紧接着实施他的计划,以便验证观点的正确性D.提出问题⑤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岀蚂蚁的食性E.作出假设⑥为了验证结论是否正确,与同学交流F.设计实验三.识图作答题15. 运用图表,回答以下问题视力测试结果1008034020O 看演的字母比例(%)4 6 8 10距离(m)一个具有正常视力的人站在离视力表不同距离的地方,尝试看清表中的字母下面 的折线图给出了测试的结果1) 阅读图表:横轴对应的变量是 :纵轴对应的变量是(2) 解释数据:随着人体与视力表的距离越来越远,看清的字母的比例(3) 控制变量:这个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4) 预测:你认为这一结果与远视眼的人测试结果有什么差别?请说明你的理rh。